文/張洪濤 美國藥理學博士 鳳凰網《腫瘤情報局》特約專家
核心提要:
1。 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來自瑞典的科學家斯萬特·帕博(Svante P??bo)獲獎。他在發現“關于已滅絕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的發現 ”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2。 巧合的是帕博的父親是生物化學家Sune Bergstr?m,曾于 1982 年因對前列腺素和相關物質的發現,也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時隔40年,帕博獲得了與父親同樣的榮譽。
3。 帕博對于滅絕物種進行基因研究的意義曾受到質疑,帕博指出了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之間曾經有過交換基因的活動。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跟免疫疾病的風險有關,而在歐洲人中,正是由于攜帶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才導致感染了一些病毒。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斯萬特·帕博(Svante P??bo),以表彰他在發現“關于已滅絕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的發現 ”方面作出的貢獻。圖源:nobelprize.org
”人類總是對自己的起源感興趣。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和我們的祖先有什么關系?是什么讓我們智人與其他原始人類不同?
Svante P??bo 的開創性研究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對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的基因組進行測序。他還發現了一種此前不為人知的原始人類:丹尼索瓦人(Denisova)。重要的是,P??bo 還發現,在大約 7 萬年前人類離開非洲后,基因從這些現已滅絕的原始人類身上轉移到了智人身上。這種古老的基因流動在今天仍與人類存在生理上的關聯,例如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對感染的反應。
P??bo 的開創性研究產生了一門全新的科學學科:古基因組學(paleogenomics)。他的研究通過揭示所有現存人類與已滅絕原始人類之間的基因差異,為探索是什么使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人類提供了基礎。“
——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獎詞
斯萬特·帕博為何會獲2022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他的發現意味著什么
瑞典諾貝爾獎以表彰陳舊的極度冷門的科學家而著稱,今年再次得到了證實。
10月3日,2022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瑞典裔進化遺傳學家斯萬特·帕博(Svante P??bo)獨自獲獎。
諾貝爾委員會發表的獲獎理由,稱這位瑞典遺傳學家在對第一個尼安德特人基因組進行測序并發現智人與尼安德特人雜交時,“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而這一發現是在2010年。諾貝爾醫學獎委員會在12年后,對此進行了獎勵。
▎得知自己獲獎的時候,斯萬特·帕博正在喝咖啡。震驚之余他問可不可以把這個消息告訴他的妻子琳達。然后琳達給他拍了這張照片。圖源:twitter
帕博的主要成就,來自對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人的研究:
1。 領導完成了對尼安德特人基因組的測序(2009 年 );尼安德特人基因組序列草圖于2010年在《科學》雜志上發表;
2。 研究了西伯利亞丹尼索瓦洞穴中發現的手指骨的DNA,結果表明這根手指不屬于現代人類,而是屬于已滅絕的人類近親。這一物種現被命名為丹尼索瓦人。
3。 2014 年,出版了《尼安德特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一書。在這本書中,帕博以回憶錄的形式,科普了對尼安德特人基因組圖譜的研究工作,同時表達了對人類進化的看法。
帕博的獲獎,出乎了很多人的意外!確實是爆了一個冷門。看到他的研究成果,有人可能會有點兒恍惚:諾貝爾是不是增加了一個考古獎?還是文學獎提前頒發了?
▎尼安德特人基因組測序。圖源:nobelprize.org
諾獎新紀錄:父子兩人相隔40年同獲諾貝爾醫學獎
帕博還創造了諾貝爾醫學獎的一個奇跡,他的父親是生物化學家Sune Bergstr?m,于 1982 年因對前列腺素和相關物質的發現,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他在40年后又獲得與他父親同樣的榮譽。
▎斯萬特·帕博的父親在1982年與其他兩位科學家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圖源:nobelprize.org
鮮為人知的是,1975 年,他的父親還曾被任命為瑞典諾貝爾基金會董事會成員。
另據相關信息,帕博2008年,曾擔任蘇州冷泉港亞洲科學顧問。
▎瑞典女王西爾維婭與諾貝爾基金會主席Sune Bergstr?m教授在1976年諾貝爾獎宴會上的合影。圖源:Getty Images
諾貝爾醫學獎去年的獲獎者是 David Julius 和 Ardem Patapoutian,因為他們發現了人體如何感知溫度和觸摸的秘密。
該獎項的現金獎勵為 1000 萬瑞典克朗(近 90 萬美元),將于 12 月 10 日發放。這筆錢來自該獎項的創造者、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Alfred Nobel) 留下的遺產,他于 1895 年去世。
▎帕博出生在斯德哥爾摩,與他的母親愛沙尼亞化學家 Karin P??bo一起長大。他的父親是生物化學家Sune Bergstr?m,他于 1986 年在烏普薩拉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從事研究調查腺病毒的E19蛋白如何調節免疫系統。圖源:Getty Images
帕博被稱為古遺傳學的創始人之一,古遺傳學是一門利用遺傳學方法研究早期人類和其他古代種群的學科。1997 年,帕博及其同事報告了他們對尼安德特人線粒體 DNA ( mtDNA ) 的成功測序,該基因來源于尼安德山谷費爾德霍夫石窟中發現的一個標本。
對2400年前滅絕物種進行基因研究的意義何在?斯萬特·帕博獲獎,其實顯示出了基礎研究的重要性
有人可能難以理解對于一個滅絕物種進行基因研究的意義,被進化所淘汰的基因,有啥重要性呢?
但是,“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滅絕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可以作為一面鏡子,讓我們更好地了解現代人的基因。
也正是因為獲得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序列,帕博才能指出這樣一種可能性:尼安德特人雖然滅絕了,但是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仍然存在。在現代人的基因中,也混雜著尼安德特人的基因!這表明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之間曾經有過交換基因的活動。
▎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之間的交換基因活動。圖源:nobelprize.org
2020 年,帕博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跟免疫疾病的風險有關,而在歐洲人中,正是由于攜帶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才導致感染了一些病毒(如新冠病毒)之后,更容易出現比較嚴重的癥狀。
所以,帕博的研究與生理學、醫學都是有關的。
科學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
如今是一個流量的時代,有了流量,才有網紅。于是大家就有了一個錯覺:偉大的科學研究,都應該是萬眾矚目的,都應該是可以直接拉動GDP的。
帕博的獲獎,直接打臉了這種認識。科學研究,其實需要踏踏實實做,需要靜下心來做,不是什么火做什么。
選一個冷門的課題,如果做得好,也許會爆出一個冷門的大獎。但冷門研究并不一定就很容易做,比如帕博對古生物的基因測序,就特別容易受到現代人基因污染的干擾。
當然,并不是說只要科研做得好,就必有大獎。事實上,在每一個諾貝爾獎者身后,都有許許多多有著重要研究、但沒有得獎的研究者。
科研不容易,且做且堅持。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