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所謂打卡,看似是追求個性和“獨異性”,但實際上就是一種跟風,是在融入一種“同質化”風潮
近段時間,野外網紅打卡地持續引發輿論的關注。有網友發現,浙江杭州建德的廢棄礦洞成了近期社交平臺小紅書上的“避暑勝地”。在平臺上搜索一下,就能發現今年夏天有不少博主在礦洞前拍照露營,更有人進洞探險,精美的照片和刺激的攻略讓礦洞成為了“網紅打卡地”。不過,考慮到存在安全隱患,村委會還是把5個礦洞的洞口全部封死。
存在安全隱患的廢棄山洞、原生態河道等在一些平臺成了被重點推薦的網紅打卡地,這一現象引發了輿論對于平臺責任的討論。同時,不少人無視安全風險,對“野生”風景跟風的行為,也觸動了社會反思。除此之外,另一個問題也值得關注——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寧愿冒險,也要向往“原生態”風景?
從簡單的角度來說,人作為高級動物,對土地、大自然的親近感,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與生俱來的。只不過,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們的觀念以及生活環境都在被改造,逐漸遠離了對于“原生態”的依賴,骨子里對土地的親近感也被抑制。取而代之的,是工業風、科技風的流行。
但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對于鋼筋水泥的審美疲勞,再加上大眾媒體在觀念上的塑造,使得越來越多人重新迷戀野生、原生態風景,與戶外挑戰運動、極限運動等的流行,背后其實都是有著內在的邏輯一致性。這也可以看作是現代都市人群對于安穩、無趣,甚至是重復的日常生活的一種短暫逃離和反叛。
當然,看起來具有刺激性,但這里面的很多行為,很難說能真正與勇敢、挑戰劃等號。很多時候,那不過是一種自我暗示而已。但另一方面,值得警惕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對于真正風險的感知和判斷能力出現了鈍化乃至蛻化。很多本來不該有,被稱為“作死”的行為頻頻出現,并不是說人們真正熱愛冒險,而更多是無知導致的無畏。
當然,在注意力稀缺的網絡社會,個人對于非標準化、少人工干預的野生風景、原始場景和事物的迷戀,也有著吸引眼球、追求個性的內在驅動。德國社會學家安德雷亞斯·萊克維茨就提出過“獨異性社會”概念,指的是任何機構與個人,如今追求的都不再是普通、常規,而是要與眾不同,獨異于人,甚至哪怕是同樣的商品,也要有自己不同的玩法,要做所謂“有態度的消費者”。歸根結底,到網紅野生景區打卡也好,到廢棄的礦洞探險也罷,都是為了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獨異性”。也正因為很多人拍照種草,在網絡上進行自我展示,最終這些原本不為人知的野生之地,也就變成了流行的網紅地。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可能并無多少特別之處的地方又被不斷“賦義”,從而吸引更多人的參與。
然而,很多人的所謂打卡,看似是追求個性和“獨異性”,但實際上就是一種跟風,是在融入一種“同質化”風潮。其實,在消費主義文化大行其道,社會資訊幾乎過剩的今天,很難說還有真正的另類和“秘境”,整個社會的趨同性要遠遠大于異質性。真正的“陌生之地”正在不斷消失。
當這種虛幻的“獨異性”被洞穿,更多人需要明白:真正的異質化,或者說特立獨行,一定是植根于內心的,是一種由內而外的長期追求。并不是說喜歡野生風景,推崇自然,就代表了個性和特別。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朱昌俊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