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一轉眼的時間,春節假期又進入尾聲了。
不知道你是否會有這樣的感覺:最美好的周末在于周五下午,最開心的假期在于放假前的半個小時,而假期本身,很多時候并不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快樂。
與其說我們期待假期,不如說是期待在平淡的生活里出現任何一點能夠說“我都辛苦了這么久,I deserve this ”的機會。
沒時間、沒錢、在家還得工作、不知如何選禮物、要應付親友靈魂拷問的家庭聚會……都可以是你“每逢佳節倍苦惱”的原因。那些一到假期就冒出來的焦慮、郁悶和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到底是什么?
有善解人意的人們,為這種情緒起了個挺有趣味的名字,叫“節日憂郁癥”。或許,你也有“節日憂郁癥”嗎?以下,Enjoy:
1
在“想過節”和“內心毫無波瀾”
模式里輪流切換,是你嗎?
春節假期進入尾聲,不管你是正在上學還是上班,內心應該都很難平靜:你備考、放假、辭職、躺平、找借口買買買、懺悔去年什么也沒做、展望明年還可以做什么的時刻,又來了。
長假漫漫 Permanent Vacation (1980)
眾所周知,過節是麻煩的,越盛大的節日越是如此。在這個一年里最重要的節日季,我們期待的與其說是那充滿意義的幾天,不如說是期待日復一日的生活里出現任何一點能讓你惡狠狠地想“我都辛苦了這么久,I deserve this”的機會。
關于這一點,有兩個事實可以證明:任何節日都有人問為什么不放假,以及是個節日最終都會變成購物節。俗話說,未經審視的日子不值得一過,身為一個當代人,就是要解構節日的神圣地位,直面節日的現代性,承認它們或許就是若干個被起了名字的日子,若干個不能讓你的煩惱解除、但能讓你比平日煩惱得更有新意的日子。
達奇與莉莉 Dash & Lily (2020)
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東西是不存在的。一些善解人意的人們,為我們一到節日季就冒出來的那些焦慮、郁悶和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起了個挺有趣味的名字:“節日憂郁癥”,英文叫 holiday blues。
2
對有些人來說
節日是一種憂愁
對“過節很開心”這件事持懷疑態度的人可以分成很多派。野生思想家會說過節的本質其實是在踐行拉康,因為“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極簡主義者會說節日都是商家和消費主義的陷阱;青年觀察公眾號則聲稱那是因為年輕人厭倦了什么節日都扯上戀愛、帶貨和社交媒體上的廢話熱點。
銀色圣誕 White Christmas (1954)
信奉科學的人也許會告訴你,其實你的上一個和上上一個節日也是這么乏善可陳,只不過大腦為了保護你,選擇性忘記了那些不愉快。而更多忙到不知今夕何夕的打工人可能會誠懇地發問,一個不放假的節日,它跟其他平平無奇的工作日之間到底有什么區別?
相對正經一些的心理研究和商業調查,大多是這樣解釋 “節日憂郁癥” 的:這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現象,指的是人們在節日前后感受到的壓力(又稱 festival stress)、孤獨、沮喪,以及疲憊、生氣等等情緒。它可以來自工作和家庭,并且能夠跟你在節日里的喜悅并存。
至于壓力的源頭,沒時間、沒錢、在家還得工作、不知如何選禮物的不知所措、總是被選中打雜還要應付親友靈魂拷問的家庭聚會,乃至超市里每到年底就千篇一律無限單曲循環的《恭喜發財》,都可以是你每逢佳節倍苦惱的原因。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2004)
傳統和現代意義上的過節問題,或許可以用所謂的城市化作為分界線。前者的代表形象是電影《過年》和一些國產賀歲喜劇:各懷心事的一家幾代,在團圓的名義下,因為一些陳舊的家庭瑣事和私事相互拌嘴,但最后總是要留下一張面和心不和的全家福;
而后者則更像是《我們所知道的生活》里男女主角在節日宴會上的吵架,以及眾多圣誕電影的前半段,主要強調的是個體在都市中際遇的隨機和不可預期,所以更喜歡安排機場相遇或重逢。至于我們,差不多就剛好站在這兩個階段的中間。
過年?(1991)
相比之下,雖然不是在講節日、但同樣展現了一樁中式喜事全過程的《喜宴》可能比較接近那個折中點。每個人都處在一種微妙的“almost happy”狀態,用不開口的方式把整件事默契地糊弄過去。
這個思路似乎也能回答所有節日的根本矛盾:你的煩惱遠不及眾人的體面和氣重要,只要你不說問題就不會存在,并且你很清楚其他人也是這樣。而歡笑之余的惆悵,就像《一一》里那個同樣見證了各種喜事卻總是困惑不已的小孩子,周圍的一切熱鬧非凡,八歲小孩的內心卻憂愁得無法形容。
喜宴 囍宴 (1993)
一一 (2000)
相比電影里的含蓄,現實生活中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們想出的路子就野多了。早在 2015 年,生活方式和設計網站 Coolhunting 就提出了“節日季大多與愿景、喜悅和宴席有關,但對于有些人來說,它只是一種痛苦”的洞見,并且體貼地盤點了一份專門給發愁過節的人使用的物件:
其中包括“對不起,我真是個混蛋”氣球(朋友聚會場合的室內掛飾)、“沒意思”帽子(公司團建玩游戲的時候戴上)、“孤單也快樂” T恤(拒絕假期邀約專用)、“去你媽的”小旗子(全世界都過節只有你在家時貼在窗外)、“安靜”霓虹燈(先鋒裝置藝術兼文明聚會標語)、“該結束了”手作補丁貼(含蓄表達想要趕緊回家的心情)等等精品物件,任誰看了都要感慨一句這個清單生不逢時,放在今天一定有很多人想入手。
同樣是藝術創作,來自 Instagram 的街頭藝術家 Seth(就是那位舉牌小哥),絕對是藝術家里最關注我們節日心情的那一位。他不僅在紐約街頭舉起過“給單身的人也弄個節日”“下雪天應該放假”“多來點三天連休的周末”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標語,還曾經用“沒人在意你的 Spotify 歌單”“訂個婚而已,可以別那么激動嗎?”等金句,呼吁人類放棄對某些節慶儀式感的過分執著。
他甚至還搞過一個多達九個牌子的“節日建議”清單,內容從“休假時別給我發郵件”“節日攝入的卡路里不算數”到“別等到圣誕夜才開始大采購”“不要在公司的節日 party 上勾搭同事”一應俱全,言簡意賅卻令人暖心,為了讓過節和不過節的人都不再難過,基本上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堪稱當代節假日哲學第一人。
Instagram @dudewithsign
3
啊對,我就是過節廢
也許你會想問,過節而已,人類也能有那么多不爽和郁悶嗎?事實是,我們似乎就是會在一些特定的時刻,冒出一些不那么應景的念頭來,它們不像憤怒、悲傷或者恐懼那么強烈,更像是一種顆粒度很小的東西,或者多種心情的疊加態。
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 (1994)
比如,那個經常被搬運到國內的知名網站“無名悲傷辭典(The Dictionary of Obscure Sorrows)”,迄今為止收錄的當代悲傷已經有 800 多種;在線雜志 The Cut 也提出過一種叫做“Too much birthday(快樂過多以至于忽然高興不起來了)”的奇怪情感,非常適合形容一個人放假太久幾近癡呆的樣子。
就連《紐約時報》,也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里詢問讀者們,疫情發生之后,是否經常體驗到一種“像是隔著霧蒙蒙的窗子看著自己的生活”的提不起精神(languishing)之感,可以說是非常關懷大家的精神健康了。
我們所知道的生活 Life as We Know It (2010)
在現代人更加精細和理性的審視下,不管是節日憂郁還是別的什么憂郁,都已經從相對沉重的本義中走了出來,逐漸變成了一種更加輕盈的狀態描述和情感宣泄。
我們不僅會在懷舊的時候感傷(有研究說懷舊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不快樂),宴會和婚禮之后難過(post-wedding blues),還陸續發現了黃昏孤獨癥、陰天綜合癥、節后綜合癥、賢者時間憂郁,甚至還有“一覺醒來發現天都黑了”型憂郁,以及“凝視星空過久以至于感到一切都失去了意義”的眩暈……僅僅是隨意列舉,就已經覆蓋了生活中的諸多日常。
戀愛假期 The Holiday (2006)
所以,我們應該擔心節日焦慮會令自己快樂得不夠充分嗎?好像也沒必要。《紐約時報》對此的解釋是,“給情緒起個名字”本來就是應對情緒問題的最佳方法之一,因為這樣能讓你把模糊不清的經歷凝結成一個相對清晰的定義;而且,當社會逐漸接受了這個概念之后,人們就可以很方便地用它來誠實回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只能用“還好”和“就那樣吧”來應付一切了。
長假漫漫 Permanent Vacation (1980)
考慮到當下的情況,比起水逆、天氣或者別的什么原因,你可能會發現,節日憂郁反而更適合形容我們當下的惴惴不安。就像女作家? Laren Stover 說的,“憂郁并不是具體的事情造成的,也不會因為你聽到好消息就消失不見”,它更像是一陣隨機經過的霧或風,“如果憂愁降臨……穿上最合身的家居服,坐進最舒服的沙發或躺椅,或是躺在兩棵榆樹間的吊床上,讓憂愁安頓下來”。
慶祝一個節日,談一場戀愛,去一次演唱會,買下一件渴望已久的東西,每一種巔峰體驗都不可避免地包含著悵然若失,它們的令人喜悅正在于它們蘊含著背離常態的片刻可能。
所以,最美好的周末其實是周五下午,最開心的假期其實是放假前的半個小時。倘若我們對辭舊迎新還有所期待,那么,在那激動人心的一天到來之前,我們能做的大概也只有穿上最合適的睡衣,先跟自己的憂郁一起舒服地躺一會兒。
參考資料:
[1]https://coolhunting.com/design/holiday-gift-guide-2015-the-curmudgeon/
[2]https://cn.nytimes.com/health/20220111/covid-mental-health-languishing/
[3]https://www.theatlantic.com/family/archive/2021/12/holiday-blues-nostalgia-memory/621059/b
[4]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evidence-based-living/201712/what-we-know-about-the-holiday-blues
[5]http://www.qdaily.com/articles/17498.html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