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黎炫岐
來源/鋅刻度(ID:znkedu)
在被持續“口誅筆伐”兩年有余后,愛奇藝日前終于宣布取消“超前點播”。
“我已經是會員了,還讓我花錢買片……”在愛奇藝取消超前點播不久之后,《一年一度戲劇大賽》上線,直接將“在愛奇藝上吐槽愛奇藝”送上熱搜,可以說讓愛奇藝狠狠作秀一番。
不久前,愛奇藝上線的《魷魚游戲》解說版,就迅速引發爭議——一邊忙著聲討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侵權,一邊又在自家平臺上線涉嫌侵權的解說視頻,讓不少網友直呼“打臉”。
不過,在盈利的困境之下,愛奇藝這場鬧劇的背后,實際上也折射出整個視頻網站行業的尷尬境地。
一邊吐槽一邊侵權
2021年,《魷魚游戲》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大爆款。這部由奈飛制作推出的韓劇,已創造出近9億美元的“影響力價值”,成為史上最有價值的流媒體電視劇。
隨著熱度不斷上升,不少國內視頻平臺也開始眼紅,想方設法蹭一波流量。然而苦于沒有版權,只能打著擦邊球入場,結果不僅沒因此獲利,反倒飽受用戶質疑。
這其中,就有涉嫌“抄襲”的優酷。優酷近期公開的一張新綜藝海報,使用了明顯的《魷魚游戲》符號和色調——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而“兒時游戲”、“強劇情”、“智力與體力大挑戰”幾個關鍵詞,也很難讓人不聯想到《魷魚游戲》。
很快,這引來網友的質疑,直呼 “抄襲”、“丟人”、“打臉”。輿論發酵后,優酷通過官方微博緊急回應,“因工作失誤,誤將新綜《游戲的勝利》已經被‘斃掉’的設計初稿在招商會現場進行了使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優酷的“抄襲”風波剛歇,上線劇情解說并標明“原創”的愛奇藝也陷入輿論漩渦。
眼下,在愛奇藝搜索《魷魚游戲》,仍能看到上萬個相關視頻。其中,“《魷魚游戲》韓劇全集速看”、“《魷魚游戲》懸疑劇”等命名極具混淆性的視頻,不僅標明了“原創”,還模糊了“解說”這一關鍵詞,往往給用戶一種“有版權的正片全集”的錯覺,實則均為視頻解說。
有用戶難掩失望,在評論區發問,“這么多視頻,就沒有一個是正片?”,也不乏用戶發出質疑,“這種頂著正片的名義發解說,不算侵權?”
而名為“《魷魚游戲》背后的人性”這一解說視頻,甚至還被設置為“付費視頻”。與此同時,愛奇藝還通過《魷魚游戲》頁面,大力推廣VIP會員服務,在《魷魚游戲》頁面顯著位置打出“新客專享!VIP首月不超12元”的廣告。
值得一提的是,解說版以及“幾分鐘看XX”類視頻是否侵權?愛優騰今年曾多次聲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認定未經授權對視頻的切條、搬運、速看、合輯等均為侵權行為。
在6月舉辦的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還曾如此表達其對短視頻二次創作的不忿,“(二次創作)不僅打擊了頭部創作者的創作熱情,更破壞了市場的正常秩序,影響了行業的長期發展,最終導致用戶、創作者、影視從業者、平臺等多方利益受損。”
不曾想,在巨大的流量池面前,愛奇藝前一秒還在吐槽《魷魚游戲》,下一秒就蹭起熱度進行二次創作,這番操作,多少有些“打臉”。
深陷尷尬的 “二次創作”
如果說愛奇藝僅僅是打著擦邊球侵權《魷魚游戲》,倒也不至于招致如此多質疑,關鍵是正如上文提及,這一年來,愛奇藝自己也在不斷維權。
事實上,近年來,“幾分鐘看完這部劇”、“解讀電影”這類經過二次創作和解讀的視頻作品正不斷搶奪流量。在抖音、快手、B站等短視頻平臺上,粉絲過百萬、千萬的視頻博主不在少數,他們將影視作品剪輯成多個短視頻,再配以自己的解說形成解說類電影;把多部電影片段拼湊在一起,制作成混剪類電影;新劇上線后,第一時間對其相關內容吐槽或推薦......
然而,這類“不生產內容只做內容搬運工”的視頻,明顯動了“愛奇藝們”的蛋糕。
所以,自今年4月起,以愛奇藝為首的長視頻平臺開始向侵權的“影視剪輯”發出警告。愛奇藝先是因《中國有嘻哈》節目起訴了B站,并順利獲賠共計53500元,隨后又聯手70余家影視機構發布抵制短視頻侵權的倡議書,稱“將對目前網絡上出現的對影視作品內容未經授權而進行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行為,發起集中和必要的法律維權行為”,導致短視頻平臺接連“地震”,不少UP主不得不出走……
據媒體報道,針對目前的情況,抖音平臺已經在進行新一輪整頓,以限流的方式打壓剪輯號,而B 站的二創投稿通過率也有明顯的降低,甚至已經有大量的二創視頻被下架。
在業內人士看來,“相較于針對電影、電視劇、綜藝,進行簡單剪輯和切條搬運的‘XX追劇族’、‘XX熱劇’、‘XX劇透社’等影視剪輯號,的確是在明晃晃地進行侵權行為,但是愛奇藝一邊高舉維權大旗,一邊自己又明知故犯,顯然有些雙標,難以服眾。”
更何況,愛奇藝侵權也并非首次。早在積極維權之前,愛奇藝的侵權黑歷史也不少。
早在2020年,樂視就曾兩次起訴愛奇藝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
根據公開的民事判決書,在這兩起案件中,愛奇藝都曾辯稱,作品由用戶上傳,被告為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適用“避風港原則”。
而據中國新聞網此前報道,在2018年的“劍網2018”專項行動中,有關部門曾約談過快手、B站、微視等15家企業。當時相關負責人已明確,未經授權不得直接復制、表演、傳播他人影視、音樂、攝影、文字等作品,不得以用戶上傳為名、濫用“避風港”規則對他人作品進行侵權傳播。
所以,對于上述案件,法院一審判決,被告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賠償原告西藏樂視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分別為1萬元和1.5萬元。
盈利太難,被困的不止愛奇藝
愛奇藝為何如此“難堪”?細究一番則能發現,這和其盈利困境不無關系。
公開資料顯示,雖然早在2018年即已實現美股上市,愛奇藝卻始終無法扭虧為盈。
自2018年上市披露業績數據以來,愛奇藝的虧損步伐從未止歇。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愛奇藝營收分為250億、290億、297億元,而同期凈虧損為 91億、103億、70億。三年累計虧損264億。
股價更是猶如過山車一般,從高峰46.34美元/股,跌至近日的8.5美元左右。
為此,愛奇藝還不得不開啟了港股二次上市的歷程,據彭博社報道,愛奇藝考慮籌集5億美元,最快今年底在港上市,并考慮將美國銀行、高盛和法國里昂證券作為其上市承銷商。
而吞噬愛奇藝盈利空間的主力,正是各類短視頻平臺。
先是搶走用戶觀看時長。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短視頻時長份額達到19.5%,遠高于在線視頻的7.2%。
再是奪走廣告收入。在愛優騰三大玩家中,廣告收入下降最為明顯的正是愛奇藝。財報顯示,2018-2020年,愛奇藝的廣告營收逐年下降,分別為93億、83億、68億元人民幣。今年一季度19億元,與去年四季度持平,二季度為18億元。同期,短視頻行業的廣告收入增長近30%。
盡管愛奇藝也試圖開拓出更多的戰線,比如短視頻平臺“隨刻”,下沉類軟件愛奇藝極速版,甚至還上線愛奇藝閱讀、愛奇藝泡泡、愛奇藝知識、飯飯星球、手游產品等獨立APP。但今年Q2財報顯示,愛奇藝其它業務的營收達到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0%,占總營收的16%,還遠遠無法扛起盈利的重任。
所以,愛奇藝今年多次炮轟短視頻平臺的侵權行為,或許也正是因為后者對其沖擊太大。
事實上,在超前點播取消之前,為了應對短視頻的沖擊,愛奇藝也曾探索多條盈利之路,不過都走得并不容易。
一是自制內容。2015年,《盜墓筆記》在愛奇藝上線,讓會員付費開始被觀眾逐漸接受。此后,愛奇藝推出的“迷霧劇場”也一度備受好評。然而自制內容背后的制作成本顯然也成為了沉重負擔,尤其是當騰訊、優酷、芒果TV等競爭對手也緊隨其后,燒錢變成了唯一的選擇。
此前騰訊副總裁孫忠懷就曾透露,騰訊視頻過去3年投入的內容成本已經超過500億元,并且未來三年仍將投入超過千億元。
更何況,愛奇藝日前新推的《八角亭謎霧》,作為2021年迷霧劇場的開場之作,5.7分的網絡評分遠不如預期,潮水般的負面評價,更是讓這部劇遠離了爆款的行列。
二是頭部綜藝。《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中國新說唱》等綜藝原本是愛奇藝的“爆款”,獲利空間也顯然不小。據報道,2018年愛奇藝花3億重金打造的《偶像練習生》,僅靠農夫山泉的獨家冠名費就收回了2億成本,而這個節目還囊括了小紅書、你我貸、網易云音樂等其他贊助商。有媒體稱,四年來愛奇藝僅在《偶練》和《青春有你》的冠名費方面,就賺了近30億元。
然而,今年受“倒奶事件”影響后,愛奇藝和騰訊的王牌綜藝都遭遇停播,靠粉絲經濟獲取收益的路徑也被斬斷。
條條路都難走,盈利便成為“老大難”問題。當然,不只是愛奇藝,整個長視頻行業都陷入了盈利的焦慮。據“派財經”,無論是現在的愛優騰、還是曾經的土豆、搜狐、pptv、迅雷,除了芒果TV,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能實現盈利。
而愛奇藝面臨的種種難題,無論是自制內容的成本不斷“內卷”,還是綜藝節目的風聲收緊,也都將給其他玩家們增加同樣的壓力。
只不過,愛奇藝的困窘目前似乎尤為突出。根據財報,截止2020年底,愛奇藝所持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和短期投資總額為143億元,但到了2021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僅剩余123億元。
中信證券研報在總結愛奇藝的風險因素時提到,融資困難會導致現金流斷裂風險。愛奇藝的招股書中也提到,自己可能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償還巨額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