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霄總
來源: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
如果不是因為馬斯克的“墻裂”推薦,海外用戶也沒多少人會用到“信號”(Signal)。
當然,對個人隱私的迫切需求早就產生了巨大的勢能,只是點燃這個需求的火柴沒有劃動。第一個引爆點,源自此前海外用戶最為青睞的WhatsApp的一項決定:因為扎克伯格的一個拍腦門想法,WhatsApp官方兩周前宣布將對其隱私政策進行部分更改,也就是說這款應用要和母公司旗下的 Facebook 進行數據共享,而且用戶協議中會強迫使用者同意這一改動。
如果用戶不同意呢?對不起,你將無法使用WhatsApp了。
于是乎,一直看小札不順眼的埃隆·馬斯克(特斯拉CEO)在1月7日發了條推文:用“信號”吧。
此后,包括推特 CEO 杰克·多西以及部分西海岸互聯網圈的大V開始推波助瀾,紛紛推薦網友使用這款加密通訊軟件。這波推動變成了第二次引爆,雖然馬斯克是自家股價的大殺神,幾乎是每發一條推文特斯拉股價就會迎來暴跌,但是到了別人家,發一條就火一把……
你要說馬斯克和杰克·多西完全是大公無私,無償推薦Signal、絕無任何私信也不太準確,這個錯綜復雜的關系后面提到,而接下來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了:無數用戶開始登錄注冊Signal,公司的服務器被瞬間擠爆了。
不為盈利:他們是想做啥?
面對蜂擁而至的用戶,Signal團隊估計也是一下子懵了。
讓人忍俊不禁的是,另一家與Signal八竿子都打不著一毛錢關系的Signal Advance(某不知名上市公司),在1月8日股價突然暴漲527%,第二天再次上揚91%。這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原本是0.6美元/股,現在則暴漲到7.19美元。不過,Signal Advance的管理層這幾天竟然沒有馬上拋售股票套現。
回到Signal本身,這家做隱私加密聊天軟件的小公司,到底是什么鬼?
可以說,Signal的創始人是來玩情懷的。
Signal是一個非營利組織運營的小型創業公司,這款應用可以替代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和蘋果的iMessage,目前這家公司是由Signal Technology Foundation資助運營,完全依賴“投資者捐贈的資金運作”。
Signal應用程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時一家名為Whisper Systems的創業公司首次啟動了兩款安卓應用:一個是TextSecure,該應用程序對文本消息進行加密,另一個是RedPhone,該應用程序在語音通話中也能起到加密作用。
2011年,這家公司被Twitter收購,這些應用作為免費的開源軟件對外正式公布。2013年,Whisper Systems的創始人之一莫克謝·馬林斯派克(Moxie Marlinspike)離開了Twitter。他是一位傳奇軟件工程師,也是“白帽子”黑客圈的大牛,這種神人的脾氣通常是不受約束外加特立獨行。
馬林斯派克離職后成立了一家初創公司Open Whisper Systems,并繼續開發TextSecure和RedPhone的功能。2014年,他布將這兩個應用合二為一,并改名為Signal。2018年,馬林斯派克和WhatsApp聯合創始人Brian Acton組成了非營利組織Signal Foundation,以繼續開發該應用程序并保持其免費和開源軟件的地位。
在創立之初,馬林斯派克和幾位創業伙伴就提出,自己的使命就是要推動端到端加密成為常態,未來即使Signal本身消亡也并不重要。
從軟件設計層面來看,Signal 使用了先進的端到端加密(由開源的 Signal 協議提供支持)技術,來確保用戶聊天信息的隱私和安全性,也就是說——包括運營公司和第三方機構都無法看到用戶聊天的文字信息,也不能聽到用戶的聊天語音和通話內容。
對于 Signal 來說,隱私加密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這正是 Signal 應用的運行模式,每條信息,每通語音會進行加密,讓交流信息難以被破譯,保護使用者的隱私。
正是這種強大的隱私保護能力,讓大量逃離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的海外用戶開始下載和安裝Signal。當然,另一家小有名氣的聊天應用Telegram也被幸福撞了一下腰,上周全美蘋果應用商店的下載量中,Signal和Telegram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
爆棚了:WhatsApp慌不慌?
不過,用戶暴漲意味著服務器資源和運維人員的緊張,接下來的運營成本也將水漲船高。
這一點,對于用愛發電的Signal團隊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1月17日,Signal方面也從此前的巨大“驚喜“中緩過勁兒。公司官方發布推文表示:自己已從困擾服務器能力超過一天的宕機中斷中恢復過來了。但是該公司也發出了一個小警告,由于服務器宕機和服務中斷,過去這一天內的”斷片“可能會導致一些信息殘留錯誤,例如丟失消息內容,接下來的應用更新將自動解決這些問題。
過去幾天,隨著服務器要處理大量WhatsApp用戶的涌入,Signal的消息傳遞甚至用戶登錄都變得不可靠,Signal方面也表示,“擴大產能”將是幫助自己應對用戶激增的唯一方法。
沒有人知道過去一周多的時間Signal一共新增了多少用戶,《紐約時報》近日的一篇報道中倒是透露了一點:僅1月11日就有130萬新用戶注冊。而Telegram也從WhatsApp的事件中受益,在短短三天內就增加了2500萬新用戶。
我們先不去討論Signal背后是否有其他社會因素,僅從社交網絡的市場和技術演化來看,這次“信號”對于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個變革前的征兆。
首當其沖的是臉書的社交網絡應用。或許是看到Signal下載量爆發,WhatsApp方面近日表示,用戶的離場外逃是信息混亂、以訛傳訛的結果,并強調WhatsApp是無法閱讀用戶任何消息。但是,目前用戶流失已經造成了很多損失,許多年輕用戶確信WhatsApp會與Facebook分享聊天記錄。
要知道,WhatsApp在美國市場崛起就是源自年輕用戶的青睞。在全球社交網絡,得年輕人者得天下,這是不變的道理,一旦失去了年輕用戶的青睞……
這也是其管理層目前開始感到恐慌的原因。作為在全球擁有超過20億月活用戶的超級社交應用,WhatsApp的用戶增速也令人咋舌,其用戶數量在2016年為10億,到了2018年則接近15億,2020年預計總用戶數應該會超過20億。
這股力量和增長勢能,僅次于其母公司的社交媒體之王Facebook(2019年Facebook 月活用戶量為24.5億)。但是Facebook在去年提出要在WhatsApp上提供廣告展示位置計劃后,就已經讓大量WhatsApp用戶感到憤怒了,在他們看來,Facebook要打通與WhatsApp的展示通道——在部分功能中集成廣告,就是已經對兩個平臺用戶的“底細”做了摸底。
這種狀態下,加上WhatsApp官方兩周前宣布將對其隱私政策進行更改,平臺的用戶自然更不干了。你小札要推“應用全家桶”也就罷了,要打通數據做廣告服務用戶可不能忍,要讓用戶放棄部分隱私權那就更不能忍了……
年輕人換個社交應用并沒有多大心理壓力,而且呼朋喚友地去使用一款新的社交應用還是一種潮范兒。從公開數據來看,目前WhatsApp在美國的主要用戶群體集中在18至24歲,其中有44%的用戶經常使用這款應用發送日常信息。而在25~29歲以及30-49歲這兩個年齡段,這一數字只有31%和26%。
反觀Signal近期的用戶暴增態勢,甚至有可能在過去一周多的時間增長了超過千萬,雖然這樣的用戶量增長對于WhatsApp只是九牛一毛,但是架不住這勢頭太猛了呀!尤其是Signal服務中斷后,頭腦發熱的用戶還經過了一兩天冷靜期,但是服務恢復后的兇猛態勢依然表明,這種需求非常強勁。
對于Signal這樣的小眾應用來說,這種趨勢當然預示著一個很好的前景。截至2020年12月底,該公司只擁有2000萬月活用戶,相對于WhatsApp的20億只是百分之一。
那么,經歷了這次用戶大“跳槽”事件之后,未來一年 Signal會增長到什么樣的規模?這種趨勢對全球社交網絡市場,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