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滑動看圖
這些瓶瓶碗碗是什么時期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還是前天從某北歐家居品牌的樣板房里拿出來的?
乍一看這好像是爛大街的“復(fù)古”風,可假如我告訴你,這些玻璃不是復(fù)古,而是來自真正的古代呢?假如你知道兩千年前的古人就能造出和現(xiàn)在幾乎一樣的玻璃器皿,會不會很意外?
是的,這些瓶瓶碗碗的產(chǎn)地都在絲綢之路的沿途,正在國家博物館的“平民情懷”特展里展出。它們是古代當之無愧的奢侈品,在絲路西端的羅馬如此,在東端的中國更是如此。而在中國,它們有個熟悉而又遙遠的名字:
琉璃。
“琉璃”和“玻璃”之間的爛賬
要厘清古代琉璃和玻璃的概念,其實并不容易。
中國人從西周起就開始燒造玻璃,但相關(guān)名詞卻出現(xiàn)得很晚。較早的史料是《漢書·西域傳》:
“罽賓國……出珠璣、珊瑚、虎魄、壁琉璃。”
據(jù)考證,“壁琉璃”的詞源可能是古羅馬的vitrum或古印度的vaidūrya,后來簡稱成“琉璃”。
戰(zhàn)國·鑲嵌玻璃、玉銅鏡。哈佛大學藝術(shù)博物館藏
中國的早期玻璃具有鉛鋇含量高的特點,被稱為鉛鋇玻璃,特點是燒成溫度低,色彩混濁且易碎;與此相對的是西方的鈉鈣玻璃,顧名思義,主要由氧化鈉、氧化鈣和二氧化硅組成,特點是耐高溫且透明度高,也就是我們?nèi)缃褡畛S玫牟AА?/p>
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代的“琉璃”其實大部分都是從羅馬進口的。但是,漢人看到西方透明的鈉鈣玻璃后并沒有意識到這也是人工制品,而是把它當成了名貴的天然玉石……
東漢·纏絲紋長頸玻璃瓶。洛陽博物館藏
這種情況到北魏時才得到改變,《魏書·大月氏傳》記載:
“世祖時,其國人商販京師,自云能鑄石為五色琉璃,于是采礦山中,于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于西方來者。……自此中國琉璃遂賤,人不復(fù)珍之。”
這說的很清楚了。北魏時有個阿富汗哥們來到大同,想通過燒造琉璃(鈉鈣玻璃)掙點錢。沒想到技術(shù)太好,一不小心把中國的琉璃業(yè)燒崩盤了……既得利益者咽不下這口惡氣,于是一口咬定:世界上就是有天然琉璃,你這人工的充其量算廣義琉璃,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
北魏·玻璃小瓶。大同市博物館藏
所以我們看唐代的書,比如《本草拾遺》說:“琉璃,西國之寶,玉石之類,生土中。”顏師古注解《漢書》也說大秦(即羅馬帝國)琉璃“蓋自然之物,采澤光潤,踰于眾玉,其色不恒”。
羅馬人一臉懵逼:我咋不知道我家的玻璃是土里長出來的??
1970年,陜西省何家村出土了一批非常牛逼的金銀器窖藏(牛逼到進陜博看它要單獨買票)。其中有一個蓮瓣紋銀罐,蓋子上的唐人題記有一句“琉璃杯碗各一”,結(jié)果對應(yīng)的是水晶杯和玻璃碗,傻傻分不清。
這樣,我們就捋順宋元以前所說的“琉璃”了:既包括今天說的各種玻璃,也包括一種并不存在的“西域玉石”。在實際操作中,一些透明的礦物可能會被當成后者。
唐·何家村窖藏凸紋玻璃杯。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那么,宋元以前的“玻璃”一詞又是指什么呢?答曰:寶石。
還得感謝那個何家村的銀罐。除了“琉璃杯碗各一”,蓋子上還有一句“頗黎等十六……”,對應(yīng)著罐里的十六塊寶石,包括藍寶石、滴水藍寶石、黃玉石、玫瑰紫寶石和綠瑪瑙等。這正符合《廣物異名疏》的記載:“惟玻璃寶生高峰,難得。”
何家村窖藏的銀罐蓋墨書與相關(guān)寶石
我們今天的“琉璃”與“玻璃”的概念只有幾百年。原來中國人從南北朝起開始將鉛釉陶運用在建筑上。它并不是通體透明,只是陶器外表蓋了一層釉,但為了好聽也叫“琉璃”。宋元尤其是明清以后,這種鉛釉陶大量用于官式建筑,于是“琉璃”成了它的官方名稱,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琉璃瓦、琉璃磚之類。
清·琉璃龍紋瓦當。中國園林博物館藏
這種琉璃建筑的極致,是被張岱贊為“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的南京大報恩寺塔。這座曾令無數(shù)外國人傾倒的寶塔通體用琉璃磚砌就,精美絕倫,可惜毀于太平天國時期。如今我們只能在帝國時代3、文明5或者唐人街外賣盒上看見它。
1665年《從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往韃靼國謁見中國皇帝的外交使團》一書中的大報恩寺塔。約翰·尼霍夫繪制
鉛釉陶叫琉璃了,那人工燒造的透明的啥啥啥沒名字了咋辦?Emmm……就把玻璃的名字轉(zhuǎn)給它吧!
現(xiàn)在懂了吧?北京的琉璃廠并不做透明的容器,而是給皇家做鉛釉陶的建筑構(gòu)件。但這只是官方,民間稱呼到現(xiàn)在還亂哄哄。比如北方有一種吹著玩兒的民間玩具,如今看來應(yīng)該屬于玻璃,可人家就叫“琉璃咯嘣”或“琉璃不對”,你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這就是琉璃咯嘣,莫名像克萊因瓶……
看到這里我知道你已經(jīng)蒙圈了,讓我們用一張表格回顧一下:
熱熱鬧鬧的中國玻璃
中國原始玻璃(鉛鋇玻璃)出現(xiàn)在約3000年前的商末周初,一般認為是西亞文明逐漸傳播的結(jié)果。我們看早期玻璃的代表作“蜻蜓眼”,大多帶有滿滿的異域風。
向上滑動看圖
為什么中國早期玻璃含鉛高呢?專家推測,這可能是因為青銅冶煉中加鉛能降低熔化溫度,所以匠人做玻璃時也試著拿它當助熔劑。甚至,這時許多玻璃器還“抄襲”了銅器的范鑄法,即先用泥土做好陶范,然后把玻璃液倒進去,冷卻退火后雕刻紋飾,最后磨光,有點像現(xiàn)在用模具生產(chǎn)石膏像。
加鉛的后果是玻璃透明度明顯下降,但古人也著實聰明:干嘛要按套路出牌?既然不透明,我就開發(fā)不透明的用法,俗稱“有啥吃啥”!
西漢·玻璃耳杯。河北博物院藏
要不怎么說中國人的實用哲學厲害呢。湖南出土過許多戰(zhàn)國玻璃璧,絕大多數(shù)來自小型的士和平民墓,而諸侯和大夫墓中卻見不到,說明玻璃制品已經(jīng)普及。最牛的是西漢的妾莫書墓,里面出土了近600片玻璃衣片,明顯是玉衣替代品。這些玻璃片燒造時在表面撒了一層粉狀物質(zhì),使其呈現(xiàn)白色陶瓷狀,更像是未經(jīng)細磨的玉石。
西漢·妾莫書銅縷琉璃衣。揚州博物館藏
要知道,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考古學家剛看見它時竟然認其為“石衣”,可見以假亂真到了何種境界!
魏晉南北朝,越來越多胡商傳來了西方玻璃技術(shù),中國不透明的鉛鋇玻璃逐漸被有剔透視覺效果的鈉鈣玻璃器具所替代,達到一個高峰。
北燕·玻璃缽、碗。遼寧博物館藏
北魏·玻璃碗。山西博物館藏
北周·薩珊玻璃碗。寧夏固原博物館藏
向上滑動看圖
隋唐時期,在對外交流頻繁與重視佛教的背景下,玻璃制品較之前有了更多的使用,其中許多受到了波斯薩珊王朝的風格影響,又或者就是直接從中亞進口來的。
隋·李靜訓(xùn)墓出土玻璃扁瓶。國家博物館藏
唐·玻璃茶盞茶托。法門寺博物館藏
唐·刻紋藍玻璃盤。法門寺博物館藏
向上滑動看圖
宋元時中國玻璃業(yè)衰落了一段時期。到了元末明初,以淄博博山為代表的彩色玻璃又發(fā)展起來,并在清代達到了另一個高峰。這種玻璃是用著色劑加彩的,又稱料器,有孔雀藍、硨磲白、雞油黃、葡萄紫等。一句話形容,就是狂拽炫酷到?jīng)]朋友。
清·黃玻璃桔瓣式渣斗。故宮博物院藏
清·白套藍玻璃纏枝蓮紋碗。故宮博物院藏
清·白套紅玻璃蓮瓣紋缽。故宮博物院藏
向上滑動看圖
為什么加不同的“佐料”能做出五顏六色的器皿呢?原來鐵、銅、鈷、錳等過渡金屬在玻璃中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它們的價電子在不同能級間躍遷,引起對一定波長可見光的選擇性吸收,所以我們看見了不同顏色。
嗯,就是有時候有點晃眼睛……
清·攪玻璃瓶。故宮博物院藏。不是理發(fā)不是理發(fā)不是理發(fā)
這種料器發(fā)展出來的小玩具,相信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吧。
玻璃在中國的發(fā)展就是這樣啦,讓我們用一張表格復(fù)習一下吧:
穩(wěn)扎穩(wěn)打的西方玻璃
中國人喜歡比老,但就玻璃而言,怎么老也老不過五千年前出現(xiàn)在兩河流域的“費昂斯”(faience)。雖然看上去很像彩陶,但它的內(nèi)核不是粘土而是石英砂+天然堿,所以燒出來有點釉的質(zhì)感,可稱為原始玻璃。
《我的世界》玩過沒?里面用沙子燒玻璃還是挺真實的。
古埃及費昂斯珠衣。波士頓藝術(shù)博物館藏
費昂斯多是簡單的小飾品,真正用玻璃制造容器的技術(shù)是古埃及人發(fā)明的,即“砂芯法”。砂芯法的過程是:
用黏土細砂做成內(nèi)胎,然后將其放進熔融的玻璃液中。匠人趁熱在玻璃層上進行裝飾,最后掏出砂芯得到容器。巧克力火鍋吃過吧?差不多那個意思。
隨著玻璃技術(shù)不斷傳播,到公元前4世紀,敘利亞和亞歷山大已成為兩大玻璃制造中心。然而不幸(或者說幸運)的是,這兩個地區(qū)隨后都納入了羅馬帝國的版圖。除了砂芯法,古羅馬人還從古希臘學走了“吹制法”,極大提升了玻璃技術(shù)。
古羅馬玻璃的巔峰之作“波特蘭花瓶”,大英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它實在太過經(jīng)典,以至于英國老牌瓷器Wedgwood現(xiàn)在還在模仿
但隨著玻璃技術(shù)的發(fā)達,古羅馬人逐漸膨脹了。由于羅馬有成熟的金銀冶煉技術(shù),而鉛又是制銀的副產(chǎn)品,所以他們后期不再使用埃及的堿性釉料,而是自作聰明換成氧化鉛釉料。于是一件詭異的事發(fā)生了:公元1世紀的漢朝和羅馬帝國,同時各自出現(xiàn)了鉛釉陶!
古羅馬時期的鉛釉陶
可問題是,中國人拿鉛釉陶當冥器(后來是建筑構(gòu)件),古羅馬人拿它日用,日常使用啊!!所以羅馬帝國怎么衰落的,其中一個說法就是鉛釉陶導(dǎo)致全體國民重金屬中毒……
但總之,玻璃技術(shù)在西方是穩(wěn)定向前發(fā)展的。尤其是工業(yè)革命后,路布蘭制堿法使過去依靠天然堿和燒木制灰法的狀況得到了徹底改變,為玻璃的量產(chǎn)提供了有效途徑。1851年,以鋼材和玻璃為主體的“水晶宮”于倫敦落成,成為首屆世博會的奇觀。
清代的王韜描述水晶宮道:“窗欄檻悉玻璃也。日光注射,一片精瑩。”如今看圖片它更像一個蔬菜大棚……
自此玻璃就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了。仔細想想,從埃及到羅馬到中國,我們用了五千多年才讓這晶瑩剔透的材質(zhì)“掉價”到人人買得起。多不容易呀!
當然,光說不練假把式,具體玻璃器是怎么做的,看動圖來爽一下吧:
均來自DarkPantherProductions
作者:吳二棒
編輯:鄧彪、王劈柴
一個AI
我現(xiàn)在看我的玻璃茶缸子頗有古風
本文轉(zhuǎn)自果殼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cè)二維碼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