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奧運獎牌的背后是科技
來源/經濟日報
在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表現優秀,呈現了許多精彩瞬間。在這些激動人心的場面背后,離不開高科技的輔助。
高科技在體育競技中的應用,幫助中國運動員延長運動壽命、打破運動紀錄。
在奧運會上以9秒83創造亞洲男子百米短跑紀錄的蘇炳添,把自己的論文帶火了。在這篇論文里,蘇炳添等作者總結了新時代以來中國男子100米短跑躋身世界前列的經驗,“踐行科學化訓練理念”被放在六大原因之首。
在蘇炳添的訓練中,計算機仿生模擬給出了跑步時步長、預備時膝關節角度等多方面數據。這是典型的科研型訓練,即以“冠軍模型”為指導,通過高速相機、生化分析儀、人工智能分析系統等各種高科技設備和技術,對運動員進行全方位監控,制訂個性化、數據化的訓練方案,全面提升其競技能力。
這種科學訓練的提升效果顯著,讓曾因傷病計劃退役的蘇炳添,在被視作運動員“高齡”的32歲,創造了個人最好成績。這并非特例。本屆奧運會中,有多位年過三十的中國老將喜獲金牌,他們運動巔峰期的延長,與科研團隊的支持密不可分。
高科技在體育競技中的應用,也是中國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提升的體現。
在本屆奧運會中,奪得金牌的游泳和賽艇項目都獲得了中國“風洞”技術的加持。這其實是航空航天科技的外溢。風洞是空氣動力學研究和試驗中最廣泛使用的工具。通俗地講,“風洞”原本被用來研究飛機、導彈等會遇到氣流問題的飛行器,現在拿來研究會遇到氣流或水流問題的運動員也一樣適用。此前,利用“風洞”進行針對性訓練,提高運動員成績的方式,已被英、德、美、加等國廣泛采用。
網友把幫助我國女子四人賽艇項目奪金的“風洞”技術稱為“亦可賽艇”,這個詞組諧音英語單詞“exciting”,意為“激動人心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一輩科學家曾在大山里篳路藍縷建設風洞,為飛行器研究奠定基礎。如今,反映一國航空航天科研水平的風洞技術,已經可以從容應用于運動員成績的提升,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激動和自豪。
現代體育競賽絕不是一個人的“戰斗”。奧運會激發運動員的拼搏精神,挑戰人類身體極限,也暗含著國與國之間的比拼較量。科技的投入,可以幫助運動員在他國壟斷的領域打破空白,成為世界頂尖選手;可以幫助運動員減少傷病,科學探索更高、更快、更強的人體極限;可以從運動實踐中反饋數據,促進我國運動科學水平的提升。
蘇炳添的論文和“亦可賽艇”的風洞,看似兩個偶然出現于本屆奧運會的網紅符號,實則是中國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提高的生動展示。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