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下有教育從業者稱打算轉行 專家建議從四方面考慮

“雙減”政策下有教育從業者稱打算轉行 專家建議從四方面考慮
2021年08月02日 01:14 證券日報

  原標題:“雙減”政策下有教育從業者稱打算轉行 專家建議從四方面考慮

  本報記者 桂小筍

  “政策有這么大變化,還是轉行吧。”提及近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意見),有教育從業人員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

  旗下有教育業務的上市公司也受到投資者的關注。截至目前,滬深股市共有13家擁有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發布了公告,對可能出現的影響進行了解釋和說明。

  “對于K9教育領域,從供給端來講,培訓機構的數量會銳減,大型機構的營收規模也會出現明顯萎縮,培訓行業的‘大躍進’時代將一去不復返。從需求端來講,短期培訓的需求很難明顯被抑制,個人工作室、家教培訓、游擊培訓等模式會卷土重來,這也為監管帶來不小挑戰。”愛培優聯合創始人李立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

  13家公司公告“雙減”影響

  因教育題材在資本市場的火熱表現,此前曾有不少上市公司高調進入相關領域。在“雙減”意見發布后,A股市場擁有教育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對投資者關心的事項進行解釋。截至目前,兩市已有13家公司發布了相關公告。

  大部分上市公司稱,政策的變化對公司的業務影響不大。其中,美吉姆在7月28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業務中的留學語言培訓,涉及K12年齡階段的校外培訓業務。青少年留學服務相關業務的營業收入、凈利潤指標在上市公司相關數據的占比較小,業務波動不會對公司整體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三盛教育表示,公司未開展K12學科類校外培訓業務,本次“雙減”意見對公司主營業務不存在直接重大不利影響。不過,也有部分上市公司的業務正好踩在“雷區”,在公告中稱“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有教育從業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最擔心的是資金問題。“很多企業是預付費的,如果出現大規模退費現象,企業的資金鏈是扛不住的。”

  從業者轉型可考慮四個層面

  在“雙減”意見出臺后,很多從業者開始考慮轉型。

  一位從業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幾天業內都在說這件事。我已打算轉行了,去年受疫情影響,線下培訓班就一直在虧損,支撐到今年已經很勉強了。”

  對于轉型,李立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建議從業者從四個層面進行考慮:“如果堅持做義務教育的培訓,要專注于做小而美,告別資本、擴張幻想,堅持做內容和口碑;改變商業模式,與公立學校形成有益補充,例如,做公立學校課后服務采買的供應商,做好行業微利的心理準備;延伸到中小學素質教育領域,需要做出產品特色、提供價值服務;轉型到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領域,但與中小學教育業務模型差別較大,遷移成本較高。”

  業內也曾擔心,如果大量教育企業向職業教育轉型,會否對該領域造成沖擊。李立勛認為,職業教育培訓并不會因為“雙減”意見的出臺而造成資本擁擠,這并不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而且,義務教育的一些監管思路,如資金監管、資質監管、營銷監管等,同樣適用于職業教育培訓領域。

轉型線下教培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