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富中文網
當歐洲的消費者走到收銀臺前結賬時,可供他們選擇的付款方式并不少。
大多數地方都接受Visa、萬事達卡以及本地支付系統,例如德國的Giro或法國的Carte Bancaire等方式付款。當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時,他們的選擇就更多了,諸如PayPal,有時還能夠用中國的移動支付巨頭支付寶付款,也許還能支持一些新的金融科技初創公司提供的支付選項,比如瑞典支付公司Klarna的“先買后付”服務。
然而,盡管有這么多選擇,許多歐洲大銀行仍然支持建立一個新的支付網絡,可以覆蓋全歐洲,取代各國自己的系統,并挑戰Visa和萬事達卡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
此前,歐洲人就為創建這樣一個泛歐支付網絡努力過,但都失敗了。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一個名為Monnet的項目還沒有落地就夭折了。
但這一次的不同。這次的項目看起來很有希望——應該起碼能夠看到它落地。因為新的“歐洲支付倡議”(European Payments Initiative,簡稱EPI)不僅關乎商業,也關乎政治。
伊朗核協議下的考量
歐盟委員會和歐洲中央銀行于2018年開始就聯手向銀行施壓,要求其建立歐洲專用的跨境刷卡支付系統。
那時,美國的特朗普政府退出了“對伊問題聯合全面行動計劃”——說得簡單點,就是美國的“伊朗核協議”。歐盟一直遵守這一協議,不希望他們的對伊政策被控制在美國和特朗普手中。
然而,它現在面臨著越來越現實的威脅,即美國可能實施所謂的“二級制裁”,將迫使萬事達卡和Visa兩家美國公司,不再為任何繼續與伊朗做生意的歐洲金融機構或公司服務。而歐洲的絕大多數跨境卡交易還是通過萬事達卡或Visa進行的。
“歐盟極易面臨這樣的風險,即來自其他國家的貨幣權力不會為歐盟謀得最大利益,甚至會被反過來壓制它。”2019年12月,時任歐洲央行董事會成員的本諾伊特·科雷在布魯塞爾的一次會議上說。
但一些國際支付公司的高管都表示,這有點杞人憂天了。美國從未真正采取行動,切斷歐洲與萬事達卡和Visa的聯系。
的確,在歐洲面臨的威脅中,來自美國政府的可能不多,更多的是來自中美兩國強大的科技公司。
給歐洲央行敲響警鐘的是, Facebook現已停用的Libra移動支付項目,還有支付寶和微信等中國支付方案,使得歐洲相形見絀。因為歐洲央行沒有能力監管這些支付網絡,歐洲的銀行很少參與消費者支付業務。
“站在歐洲的立場上,建立歐洲支付計劃以保持獨立很重要。”德意志銀行的一位發言人告訴《財富》雜志,并解釋了這家德國最大的銀行決定加入歐洲支付計劃的原因。
“單一歐元支付區”(SEPA)協議
歐洲央行推動“歐洲支付計劃”也有其他原因。
歐洲的銀行不僅沒有處在創新的前沿,有些還落后于整個技術周期的水平。歐洲跨境銀行間的轉賬可以根據一項“單一歐元支付區”(SEPA)協議進行。但是一些銀行仍然在使用專為大型機時代設計的計算機系統,這些系統會分批處理按該協議進行的交易,每天只可以處理一次,有時可能需要長達三個工作日才能夠完成交易結算,并讓資金出現在收款人的賬戶。
歐洲央行擔心,與美國和中國等其他大型市場相比,即時支付的缺位會讓歐洲消費者和企業處于不利地位。為了迎頭趕上上述市場,歐洲央行甚至提出了創建歐洲獨有的數字貨幣的想法。
跨境交易的摩擦增多,強化了國家之間的貨幣邊界。歐洲央行正在致力于消除這種邊界,促使歐洲的銀行轉向了全新的轉賬系統,這一系統10秒內就可以完成高達10萬歐元的轉賬。
歐洲央行還表示,希望通過同樣的即時轉賬協議來處理信用卡和信用卡支付。但是,許多歐洲銀行沒有這種處理跨境信用卡交易的基礎設施,而且這種新式即時支付方式的應用推進一直很緩慢。
為了滿足歐洲央行的要求,來自7個歐洲國家的31家銀行組成了EPI,其中包括德國和法國部分最大的銀行。兩家大型支付處理公司也作為初始股東加入。
該項目最初以“泛歐洲支付系統倡議”(Pan-European Payment System Initiative)的首字母縮寫PEPSI而聞名,但同名飲料公司百事(Pepsi)表示強烈反對,最后被迫改名為EPI。
60億歐元的項目
這家公司的總部設在布魯塞爾,金融咨詢公司奧緯咨詢的前合伙人瑪蒂娜·魏默特已經被任命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負責實施該項目。
她說,EPI將從點對點支付開始,因為這種方式無需大型商戶網絡,以及專門的實體支付終端。這些功能稍后將會引入。
今年早些時候,她告訴英國的《金融時報》,EPI將花費“數十億歐元”來啟動和運行。據民間估計,這一數字高達60億歐元。
EPI計劃在新的“單一歐元支付區”協議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支付網絡,在2022年投入使用,并在2025年提供全套功能。
但是,甚至連德國儲蓄銀行協會(簡稱DSGV)的主席、EPI的主要支持者約阿希姆·施馬茲爾也承認,這一目標是“極具野心的”,它將依賴于參與者聯盟的共識——而單就這一點,就很難實現。
許多歐洲支付專家指出,包括瑞典和丹麥在內的一些北歐國家已經建立了成功的即時支付網絡,它們不太可能希望轉變成泛歐洲體系。此外,EPI目前已經有了一家競爭對手——完全歸歐洲銀行所有的即時支付清算機構EBA。
如此來看,要達成EPI的計劃可能難上加難,因為它甚至還沒有弄清楚應該如何盈利。
魏默特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堅稱,EPI將提供與萬事達卡和Visa不同的“商業模式”。
萬事達卡和Visa是通過向商戶收取所謂的“交易費”來處理支付的成本,并防范欺詐來賺錢。此外,這兩家公司還向發卡銀行收取其他服務費。長期以來,歐洲政界人士和監管機構一直反對“交易費”的存在,并在2015年限制了信用卡網絡的費用收取金額。
但魏默特對EPI將如何做到“不同”的具體內容含糊其辭,只是表示EPI將向商戶所選擇的銀行收取即時支付處理服務的費用,銀行則可以將部分成本轉嫁給商戶。
這種交易不透明性可能是許多歐洲大型支付處理機構沒有匆忙加入歐洲支付計劃的原因之一,他們采取了一種觀望的態度。一些支付行業內部人士表示,當前的跨境支付系統運行得相對良好,歐洲支付計劃是“一個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擁抱信息時代”
Worldline是歐洲最大的支付處理公司,也是該項目的參與者。
相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最初的設計只是為了處理物理銀行卡支付。他說:“我們認為,這是設計一個為數字時代打造的新支付品牌的大好機會。”
格拉賓內特表示,歐洲支付計劃將從一開始就被設計成全渠道無縫對接,能夠實現線上線下購物、借記卡和信用卡支付以及即時的點對點轉賬。目前,歐洲國內的信用卡支付網絡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這也是丹麥支付處理公司Nets表示將參與歐洲支付計劃的原因。在被意大利的Nexi集團收購后,Nets準備在整個歐洲擴張。
Nets的證券發行和電子安全服務部門的首席執行官托爾斯滕·哈根·喬根森稱,歐洲消費者將會在此項目中受益,因為歐洲消費者越來越需要一種單一的數字支付方式,不管他們在哪里購物,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在商店里,都能夠使用這種方式。
Worldline公司的格拉賓內特表示,企業也應該支持歐洲支付計劃。目前,缺乏一個統一的借記卡支付網絡意味著,在歐洲各地擁有成百上千家商店的大型零售商,必須與幾十個當地支付網絡相連接,每個網絡都有各自的收費和支付終端。
他還指出:“要想與所有這些本地計劃接軌,需要付出大量額外成本。它是建立一個商家利益之上的統一支付平臺。”
盡管歐洲支付計劃經常被定位為萬事達卡和Visa的競爭對手,但萬事達卡負責歐洲市場開發的執行副總裁詹森·萊恩表示,他并不認為新的支付網絡是人們想的這樣。
事實上,萊恩認為,歐洲支付計劃可能不得不與萬事達卡和Visa合作來處理歐洲以外的跨境支付。更重要的是,萬事達卡正努力成為新支付系統的技術提供商,在反欺詐措施和非接觸式支付等方面提供幫助。
萊恩說:“我們正在接納一種協作的心態。我們認為,建立起這個歐洲實體是有意義的。”
Visa不愿對此發表評論,因為擔心惹惱歐洲銀行,這些銀行是Visa支付網絡的成員。
考慮到實現這一目標的政治壓力,歐洲支付計劃會啟動是勢在必行了。但歐洲消費者想就此停用他們的萬事達卡和Visa恐怕為時過早。(財富中文網)
作者:Jeremy Kahn, Christiaan Hetzner
編譯:陳聰聰、楊二一、於欣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