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許少業
不久前,備受關注的國有股減持方案終于出臺。其中令人矚目的是,辦法規定“凡國家擁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眾投資者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均應按融資額的10%出售國有股。”消息公布后,最近提出增發的公司大部分股價均大幅下挫。這10%的威力真的有那么大?市場究竟擔心什么?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增發板塊的概況。統計資料顯示,截至6月14日,共有88家上市公司提出增發預案,其中含國有股的有66家。這66家公司的國有股共計132.97億股,占總股本的53.59%,平均每家含國有股2.01億股。其中國有股比例超過50%的有40家,比例最高的是華菱管線,達83.84%,最低的是華源制藥,僅4.24%。66家公司平均每家增發新股6962萬股,資金需求8.47億元,以資金需求量計算,平均每股增發價約為12.17元,其中20元以上的有8家,10至20元之間的有42家,10元以下的有16家,最高的是海螺型材,達27.4元,最低的是本鋼板材,為5.39元。66家公司加權平均每股凈資產為2.82元。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國有股減持10%,則66家公司平均每家減持的國有股為696.2萬股,對國有股比例較高的公司影響應該不大。對國有股僅400萬股的華源制藥來說,增發后將不再有國有股。由于增發將提高社會公眾股的比例,這些公司的國有股比重將有所降低,特別是一些總股本較小的公司,國有股比重更是大大下降,如天鵝股份將從75%下降到51.65%,桐君閣將從65%降至40%。從這點上看,總股本較小的公司減持效果顯著,將進一步實現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多元化,有利于規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有利于增強機構投資者與社會公眾股東對上市公司的監督,使得上市公司的行為更為規范、公開與透明。對證券市場來說,這是個長期利好。
那么市場的擔心來自何方呢?我們只能從減持的方案中來尋找答案。
有關市場人士認為,首先,減持的關鍵是定價。由于減持辦法只規定,減持國有股原則上采取市場定價方式,留給市場很多懸念。這個市場定價方式,是按一級市場的發行價定價,還是按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定價呢?或是按凈資產值、市盈率?很顯然,這種“市場定價方式”,存在著相當大的變數。
其次,這10%的國有股是算在融資額之內,還是在融資額之外?如果這10%國有股份算在融資額之內,那么公司就只能拿到90%資金,可能引發的后果就是擬增發公司提高增發價;另外,如果10%算在融資額之內,新股和國家股只能是一個價,即國家股按新股發行價出售,這么一來,市場預期國有股減持參照凈資產就將落空,增發板塊不受追捧應在情理之中。
其三,由于這一減持方案會拉長國有股減持的過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市場都將接受來自國有股減持方面的綿綿不斷的考驗。
其四,由于核準制后,首發和增發的門檻大大降低,到時會不會因為想多籌集一點資金而讓“次品”大肆包裝招搖上市呢?
其五,由于目前大多數增發價同二級市場價格非常接近,二級市場上跌破增發價的例子常有發生。
據有關部門預測,今年計劃再融資的公司中,將有一半以上選擇增發,增發的再融資額將超過配股融資額。如果推出增發方案的公司投資者避之惟恐不及,則對公司、券商和管理層都是個巨大的考驗。
當然,站在全局和總體的高度上看,國有股減持是好事,減持部分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不僅不會影響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并最終還將還富于民,還富于全社會。相信管理層在制定國有股減持的操作細則時,會更多地考慮投資者的利益,也會更多地考慮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的。
點擊此處發送手機短信將此條新聞推薦給朋友 短信發送,浪漫搞笑言語傳情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