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經濟半小時》:國債為何難買?

2001年06月24日 09:56  CCTV經濟半小時 

  排隊搶購的現象如今已不多見,而今年發售憑證式國債時,老百姓排成“長龍”踴躍購買的景象又出現了。普通百姓把買國債稱作國庫券,這種投資方式為何會有這么旺的人氣?其火爆的原因是什么呢?請看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記者李春巖的報道。

  6月15日早晨7點,當我們來到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的一家商業銀行時,購買憑證式二期國債的人已經在門外排起了長隊。

  記者:您幾點來,能排第一位?

  賣國債者:我5點多鐘就來了。

  而就在對面,一家建設銀行卻靜悄悄的,似乎無人問津。百姓們為何寧可在這里排隊,也不到附近的幾家銀行呢?

  賣國債者:都說沒有,都說沒有(國債)。就它這里說15日有(國債)

  對此,銀行有自己的說法。

  銀行工作人員:不敢宣傳,宣傳后很快賣完了。因為現在國庫券我們不太敢在外面宣傳,因為給的量特別少,一旦宣傳了以后,我們上幾次一、兩個小時就賣完了。賣完以后百姓一過來就覺得特別不理解。

  從原來的攤派式銷售到今天的連宣傳都不做,國債銷售火暴可見一斑。這并不是這期國債銷售獨有的現象,今年以來,憑證式一期、二期國債在全國一些城市都出現熱銷的場面,西安、廣州等地方媒體紛紛報道,許多大銀行都在當天銷售一空,排在前十名都買不上的比比皆是。那么,熱銷的原因何在?有人算了這樣一筆帳:3年期國債利率為2.89%,5年期利率為3.14%,收益比扣除利息稅后的銀行存款利率分別高出0.73和0.756個百分點,因此,國債自然吸引了一批人的目光。

  賣國債者:百姓買這個不上(利息)稅就差這個唄,工薪族得算這個小帳。

  記者在北京和哈爾濱分別采訪到了40位購買者,發現這個購買群體年齡整體偏大,其中老年人占了7成以上;他們往往尋求一種有穩定收益的投資方式,但這些人購買力不強,多數人在3萬元以下,其中部分人甚至不足萬元。顯然,這些散戶還不是購買的主力軍,他們的人數和資金量都不足以使國債如此緊俏。那么到底什么人捷足先登成了購買國債的主力呢?銀行方面的坦率證實了一些人的猜測。

  銀行工作人員:前面一、兩個大戶買得很多,那么一下就給買斷了。我們比較不錯的關系單位,(國債)買得比較多一些,這點我們盡量滿足他們。

  有金融界人士指出由于國債購買出現了大戶壟斷的現象,一些資金充裕、又沒有合適投資渠道的企業加入到購買國債的行列里,客觀上搶占了中小投資者的份額。一些銀行把自己額度內的國債預約給大戶,導致普通小戶購買難的現象,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空手而歸的人們不免有些失望。

  賣國債者:我多長時間就老擠不上、排不上,我才五千塊錢。

  針對這種現象,一些媒體上也出現了不少質疑的聲音,這些聲音主要是這樣幾種:銀行賣國債應該一視同仁,不該給大戶開后門,國債銷售賣給誰應該公開明示等。那么銀行是否應該保證多數小戶能夠買到國債,優先賣給大戶、關系戶又是否合乎規則呢?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與金融學院金融系主任趙錫軍說:“銀行的服務除了面向老百姓以外,還面向其他的一些客戶:機構、企業等等,那么在銀行眼里所有這些客戶,只要誰能給它帶來最大的利潤,那它就優先為誰服務,這是一個市場的原則。”

  專家指出,由于目前財政部采取承購包銷的方式來發行憑證式國債,銀行拿到國債額度后要逐額交納承購包銷款項。在這種方式下,銀行面臨熱銷與滯銷兩種可能,可以說,是一種自負盈虧的市場行為。

  既然銀行用國債來吸引一些重要客戶無可厚非,小戶購買者買不到國債是否就束手無策了?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與金融學院金融系主任趙錫軍說:“當然他可以有一種辦法,就是說我不在你銀行存款了,哪個銀行愿意把國債賣給我,我找哪個銀行去。”>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一些大銀行忽視小戶群體的利益,將導致部分儲蓄的流失,與此同時,一些名氣不大、網點不多的銀行將會用“可以買到國債”來作廣告牌,向中小投資者招手,以吸引儲蓄。結果是:競爭中總有部分商家向小儲戶露出笑臉。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本文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廣州公務員去年人均工資和補助達17.51萬
  • 體育亞冠決賽首回合-恒大客場2-2首爾 視頻
  • 娛樂馮小剛幽默聊春晚:辦太好剝奪吐槽快感
  • 財經宗慶后語出驚人:中國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關村e世界拖欠超200萬電費將斷電
  • 博客馬未都:大黃鴨之父身材夠棒
  • 讀書張玉鳳究竟守住了毛澤東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學生高學歷環衛工每晚敷面膜(圖)
  • 曹鳳岐:新型城鎮化框架下的金融創新
  • 陶冬:聯儲動作再延后 匯率又爭先
  • 張明:上海自貿區熱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報大敗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經濟學家騙
  • 尹中立:從京七條看房地產調控新思路
  • 陳季冰:誰是美國最大的債主
  • 章玉貴:中國下個黃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謝百三:七萬低價房會調低全國房價嗎
  • 林采宜:監管創新是自貿區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