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國務院發布了《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減持辦法》),使市場流傳甚多的各種減持版本得以澄清。隨著《減持辦法》的出臺,投資者不僅可以分析國有股減持對市場的影響,并且還可以判斷國有股減持概念能否再被炒作?
減持主要采取存量發行
《減持辦法》規定,國有股減持有四種形成,即存量發行、國有股配售、定向回購與協議轉讓。不過《辦法》第五條明確規定,國有股減持主要采取國有股存量發行的方法。這表明有關部門不僅吸取了1999年中國嘉陵、黔輪胎國有股直接向市場配售的經驗與教訓,而且在設計具體減持辦法時,確實充分估量了國有股減持對市場造成的壓力。管理層對股市的呵護之心,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難怪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6月13日談論建立社保基金時說,國有股減持對證券二級市場的影響十分有限。
因截至2000年底,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總股本3488.6億股,但其中流通股只有1106.93億股,僅占31.72%,而國有股高達1288.07億股,占36.9%,所以國有股流通一直被投資者認為是高懸在股市上空的一把利劍,每每聞之,市場即刻失色。現在可以大膽放言,《減持辦法》的公布,使長期困繞滬深股市的最大利空--國有股流通得以化解,因為主要以存量發行的方式減持國有股,對二級市場大盤壓力確實十分有限。
哪些個股可能先減持
以前坊間對哪些公司的國有股率先減持,有各種版本的預測,或認為股本結構不合理的公司(如輕工機械、電器股份)先減持,或認為上市時間較早的公司(如1995年以前)先減持;或認為競爭程度較高行業的公司(如商業、機械、家電)先減持。對照《減持方法》,上述預測可謂此一時彼一時,都有失根據。因為國有股存量發行只能在向社會公眾首次發行或增發股票時才能實施。所以以前坊間的推測雖然合乎情理,但不符合《減持辦法》的精神。
實際上現在已無法判斷,哪個地域或哪些行業上市公司的國有股率先減持。只能說(1)擬申請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有可能拔得減持頭籌。(2)是已在申請增發股票,或打算增發股票的上市公司,其股本結構中有國有股,則也可能率先被減持,且易于操作。
減持板塊能否炒作
因原本流傳國有股配售的定價原則是略高于每股凈資產值,敏銳的投資者立刻聯想到,有巨大的除權缺口。例如輕工機械市價21元左右,每股凈資產值僅1.53元,如果國有股減持向老股東優先配售,則將大幅降低老股東所持股票的成本,肯定有利可圖。正因為如此,市場一度興起炒作"減持概念股"。輕工、電器、廣電、氯堿等曾經因此風起云涌。但現在《減持方法》已明確,"選擇少量上市公司進行國有股配售及定向回購等方式的試點",所以"減持概念板塊"已不能再炒作了,只能在有優先獲取信息渠道的背景下炒減持個案。例如國有股回購,意味著總股本的減少每股收益提高;國有股協議轉讓,意味著有重組可能等。另外因《減持辦法》第六條確定,"減持國有股原則上采取市場定價方式",所以存量發行方式減持國有股的價格,實際就是發行價或增發價,顯然沒有優先利益可沾。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