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PT水仙的退市、億安科技和大慶聯誼的處罰到鄭百文的半年寬限期及三家ST公司下調為PT公司,種種跡象表明,我國資本市場正不斷地向規范的市場邁進。本報記者日前就資本市場的規范化及其影響等問題采訪了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主任、博士生導師唐旭。
唐旭認為,資本市場的規范從來都是從不規范到規范的過程,一個完美的市場是不存在的。有效地采取半強制性措施,如對價格的調控,規范管理市場,減少不正當行為,規范
市場是個博弈的過程,逃避規范是不現實的。
記者:資本市場上的基本規律如何去把握?如何避免市場本身的缺點,使市場不斷發展?
唐旭:要把握市場上的基本規律,首先要明晰這樣一個道理,即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時解決問題,在出現問題時又解決新問題的過程;其次,不能等市場完美之后,再去運用市場,這是錯的;最后,要理解市場是有一個周期的,不能指望它總往下或總往上,它有上就有下,它有下就有上,這就叫市場。計劃經濟什么都規劃好了,一步一個點踩著往前走,那就叫規范,其實這是無效的。市場有起有落,這是價值規律在起作用。
我國資本市場十年歷程開始有沒有規范?沒有。開始是一張白紙,把國外的規范我們拿過來用或者變通地用,十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已具有相當規模。十年前,我國資本市場是相當規范的,但是它相對于發達的資本市場,我們又是不規范的。其實,現階段我們需要很多東西去規范,監管層需不斷地去完善法律、法規去約束投資者、操作者和管理者,這是一個過程。
記者:在規范資本市場的過程中對人們的金融意識有何影響?
唐旭:關于資本市場大家比較關注,因為大家金融意識提高了,過去大家對這個資本市場有沒有、規范不規范無所謂,現在很多人在資本市場上運作,包括普通老百姓、機構投資者和管理者。目前開戶炒股的有5000多萬散戶,資本市場的波動,牽動著老百姓的心,這說明人們的投資意識在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不斷地提高,過去,人們把錢放在哪兒就放哪兒,沒有投資意識,而現在人們對利率的敏感度和市場價格波動的敏感度,就促使市場化程度提高。如果人們對利率不敏感,那么它表明這個資本市場的市場率是很低的,如果人們對資金的價格不敏感,它表明這個市場的市場化也是很低的。老百姓對資本市場的反應,說明資本市場的市場化程度比較高了。
記者:規范行為約束投資者其中會出現投機行為時怎么辦?
唐旭:規范行為對投資者是一種約束,也是一種博弈。約束投資者可能有另一種投機方式出現,那么新的投機方式出現時就會有一種新的規則去制約它,投機也是相對的。
記者:如果改變一種觀念,理性行為去投資,您如何看待?
唐旭:如果這個市場非常理性,就沒意思了。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思有一句名言,如果這個市場的預期是一致的,那么這個市場是很可怕的。如果大家都看漲或跌,那么這個市場就不知漲或跌到哪兒去了。股市有一個特點,大家都看漲時,這個漲是無限的,大家都看跌時,這個跌也是無限的。如果人們對這個市場的看法不一致,那么這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我們希望看法不一致時才會有買賣。凱恩思在通論中強調,這個市場的預期不能一致,就因為一部分人的預期非理性,才會有一部分理性的人對它作代價,這也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原理。
記者:資本市場的波動是正常的,那么監管者在規范市場中該做點什么?
唐旭:監管者要做的是不要讓它過于波動,不要讓它超過人們的承受力。只要監管者制約它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波動,那么它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就會少一些。而監管者的目的不是讓這個市場沒有波動,當然它不可能讓它沒有波動。沒有波動就是計劃經濟,計劃經濟就不能讓資源有效地配置。
記者:規范資本市場對于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有何影響?
唐旭:規范資本市場對于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對國企脫貧解困,對老百姓金融意識的開發,對我國資源有效配置的作用,怎么說都不會夸大的。(本報記者 陳哲源)
點擊此處發送手機短信將此條新聞推薦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