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水仙被責令退市了,這是自中國股市建立以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實施的一項最嚴厲的處罰措施。最近,盡管PT公司的退市一直在醞釀,但毫不拖延地付諸實施并把板子明明白白地打在PT水仙的身上,還是在市場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監管部門確實要動真格了,政府對國有企業最后的“父愛”終于割舍了,代之而來的是公開、公正、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市場 面前人人平等。這件事不僅對投資者有警示意義,同時也能啟發我們更加深入地思考股票市場發展的意義及其與實體經濟發展的聯系。
首先,以PT水仙退市為標志的退市機制啟動,表明商品市場的輸家最終不可能成為資本市場的贏家,虛擬資本運行本質上是以實體經濟運行為軸心的,并且能夠通過資本的優化配置對實體經濟的優勝劣汰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最近,一些輿論之所以對我國股市發展多有批評乃至基本否定,一個重要的依據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與其實際業績背離,導致市場投機氣氛過重,因此,市場炒作不過是投資者想“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而已。然而造成這種現象既不是投資者的錯,也不是股票市場的錯,而是我們的法律不建全和監管措施不到位造成的。現在有了退市機制并得到切實的實施,情況就大不同了,在惡炒行為得到遏制的同時,廣大投資者將更加關注上市公司的實際業績。這正是股票市場的重要作用所在。沒有這種大規模的資本優化配置和集中,就沒有現代化、高水平的大型企業。西方股票市場發展了一百多年,已經孕育出了許多大型企業和超級跨國公司,其中不少已成為股票市場上的“百年老店”,中國的股票市場只要能規范發展,相信同樣能做到這一點。
其次,既然PT水仙已被摘牌,其它PT家族終止上市也就進入了倒計時,PT以及ST公司如不能較快地改變現狀,只能是死路一條。對于還有一線生機的企業來說,此刻加快實質性重組,還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近幾年來,重組一直是市場炒作的題材,但不少虧損上市公司的重組常常是只聞其聲不見其行,并沒有實質性內容。當然并購和重組能否成功取決于多種因素,也并不是所有的虧損上市公司都能夠重組的,但退市的警示作用可能會從整體上推進企業資產重組的步伐,進而促進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
當然,PT水仙退市也必然會使一些持有其股票的投資者利益受損失,但從整體上看,退市機制是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的。在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史上,它將被作為一件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事載入史冊,并且將成為中國股票市場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 (李琨)《人民日報海外版》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