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水仙因連續四年虧損,且未能就近期扭虧為盈作出具體安排,其提出寬限期申請未獲上海證券交易所批準,據此,中國證監會依據相關法規,決定PT水仙股票終止上市。上海水仙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終于成了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家被依法終止上市的公司。
PT水仙的退市,引起了社會各界特別是證券界的廣泛關注。盡管人們對PT水仙走上積重難返之路的原因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剖析,但已經形成的共識是:從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進
程以及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看,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的落實,實在是一種大勢所趨。
這個“大勢”,就是中國證券市場不斷規范發展的態勢。眾所周知,對于一個規范化的證券市場來說,建立退出機制是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必然要求。截至2000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家,但隨著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虧損上市公司的數量也在增加,有些上市公司已經連續3年甚至5年虧損。如同人類必然面臨“生、老、病、死”的過程一樣,上市公司的“入市”與“退市”,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在這種必然的規律面前,倘若我們不能審時度勢,嚴格依法辦事,我們年輕的證券市場就會因無法承受日益積累的風險而出現人們所不愿看到的局面。全面落實退市制度,有利于不斷消化和分解市場風險,確保證券市場運行基礎的安全。
這個“大勢”,也是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斷完善的態勢。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是確保上市公司良性運作的結構性和制度性前提。公司治理不善,是退市公司存在的嚴重問題之一。但如果缺乏“退市”壓力,又往往使上市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對存在的問題無動于衷。現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制度建設已擺上了議事日程。全面落實退市制度,就會使上市公司的管理層產生一種優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緊迫感。它將進一步夯實證券市場的基石。
這個“大勢”,更是投資者的投資理念不斷優化的態勢。10年來,中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隊伍在不斷擴大,特別是機構投資者得到了超常規的培育和發展。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使“以業績論英雄”的投資理念,開始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認識。然而,在一段時間內,由于缺乏退市機制的約束,盡管證券監管部門采取各種方式進行風險警示,市場上仍不時出現借重組、扭虧等概念為幌子而惡意炒作虧損公司股票的現象,績優股的價值反而得不到體現。退市制度的落實,將使正確的價值評判體系、市場準則和投資理念為投資者所掌握;正本清源,還原證券市場應有的約束和激勵機制。從某種意義上說,去掉了枯枝敗葉,中國證券市場這株大樹將更加郁郁蔥蔥。這也是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一種保護。
不久前,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曾說,最近一段時間內證券市場面臨由審批制到核準制的重大轉變,由此帶來了一系列深刻變化。以歷史的眼光看,在這個重大轉變的時刻,PT水仙的退市,實在是一種大勢所趨。(上證報評論員)
所屬專題:首家上市公司被終止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