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到今天,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但有一支股票,它的歷史卻長達15年,它就是我國首批發行的延中實業股票。15年來它創下了許多“第一”:第一批上市,第一批公開交易,第一批實行股份放開,第一家被收購兼并。這期間,延中實業兩易其主,而每次股權更迭,都使延中脫胎換骨。1998年,方正科技買殼上市,入主延中,99年,延中實業正式更名為方正科技。在湖南證券研究所提供的十年中國股市成長統計數據中,延中實業漲幅達7481%。對這一點,上海投資者樓應文感受最深,他當年投資6000元買的延中股票,現在已變成600萬元。
上海的一些股友都知道,在上海股市上有一個投資者叫“飯桶”,但這并不是他的真實姓名,他的真名叫樓志文。1985年購買延中實業股票120股,到2000年他的股票已變成22萬股,15年投資回報達1千多倍。具有如此投資戰略眼光的樓志文,怎麼會被股友們稱為“飯桶”?故事還得從樓志文與延中的不解之緣說起。
1985年的延中實業有限公司,總資產不到600萬元,凈利潤僅49萬元,復印機、漢堡包、沖曬圖片是其主營業務。就是這樣一個街道企業,1985年幸運地成為我國第一批股份制試點企業。1985年1月14日,延中實業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那一天認購者排起了很長的隊伍,樓志文也在這上萬人的隊伍中。排隊4個小時后,他如愿以償的購進了120股延中股票。然而,沒想到幾個月后,延中股票由50元跌到了46元。許多人都把股票賣了,而一直想做延中股東老板的樓志文卻把股票鎖進了箱子,并繼續買進。 當時,周圍的人都認為樓志文是花錢買廢紙,傻瓜一個,用上海話來說,就是“飯桶”。樓志文就以傻賣傻,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也稱自己為“飯桶”,久而久之,“飯桶”這個名字便在上海股市上傳開了。
六年以后,延中公司還真讓樓志文品嘗到了做老板的滋味。那存放在箱底的股票經過兩次拆細和配股,已變成了2萬多股。在延中股票的股價最高的時候,他賣掉了一小部分,買了一套新房。他所買的這套新房當時在上海只有老板才住得起。
樓志文能買得起新房,延中當然也不再是過去的那個街道企業。它的總資產與上市之初相比翻了近20倍,凈利潤增長了6倍,樓志文與延中公司皆大歡喜。然而,誰知天有不測風云,1993年深圳的寶安要收購延中,到上海摘桃子來了。樓志文對延中有了感情,聽到這個消息,他和其他5、6個投資人一起到延中公司去找老周。
樓志文所說的老周,叫周鑫榮,當時是延中公司的董事長。延中可以說是他一手帶大的,現在有人要買了去,他比誰都更難受。
深寶安以持有延中實業18%的股權,成為延中的第一大股東,開了中國證券市場收購與兼并的先河。一年多以后,老周帶著他的穩健走了,那年他61歲。新上任的董事長33歲,給延中帶來了勃勃生機。在較短的時間內,延中新建起了房地產、飲用水、服裝等十來個子公司。到1995年,延中已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企業。總資產達5億多元,比1998年增長了93倍,凈利潤3000多萬元,增長了62倍。
當年反對深寶安入主的樓志文,沒想到深寶安還楞把延中實業忽悠了起來,從而也使他獲益匪淺。到1995年通過拆細和配送,他的120股股票已變成了6萬多股,按1995年1月13日股價計算,當年投資的6千元已變成了近60萬元。寶延風波之后,到1998年北大方正舉牌延中,要買殼上市,樓志文便見怪不怪了。然而,聽說這次延中實業可能會改成方正科技,他心里還是有點不舒服。
感情上雖然不能接受,但理智還是促使他去參加了方正入主延中的股東大會。在會上,現任方正科技的總經理祝劍秋引起了他的注意。
1998年5月11日,方正科技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正式執掌延中大印。幾天后,祝劍秋就帶領一幫人開始對延中實業實施大手術,把延中那些與“科技”無關的子公司、孫公司全部切出去,再把計算機網絡等高科技項目裝進延中這個殼,并以北京、上海、深圳為中心,成立起一個三足鼎立的計算機研發、生產、銷售、服務體系。不到一年,延中實業就徹底告別了面包、飲用水,脫胎換骨成一個時髦的高科技公司。到2000年,其主打產品方正電腦的年銷售量就達80多萬臺,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二位,并連續7個季度進入亞太10強。
2000年中報顯示,方正科技的總資產達到了10個億,凈利潤6000多萬元。1999年,樓志文在液晶屏上看了8年的延中實業,正式改名為“方正科技”。也在那一年,樓志文投資延中的6000元,增值到600萬元,他被上海港澳證券請進了大戶室。依然沒有改變的是,股友們照常稱他為“飯桶先生”。
樓志文說,他之所以喜歡“飯桶”這個別號,是因為他覺得投資股市就不要象商人那樣太精明,否則有可能起點就是你的終點。(曾曉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