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六開始,我國新股發行體制發生重大變革,以往的額度制和指標制被更加市場化和符合國際慣例的核準制取代;同時,一級市場定價也有所放開,以單純市盈率為主的定價機制將向更科學更理性的價格發現機制轉變。但是,核準制并不必然保證一級市場發行定價的市場化,這一證券市場呼聲很高的熱點問題,在實踐中具體如何操作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據介紹,目前國際上通行的股票定價方式不外乎以下幾種:市盈率計算法,詢價發行,競價發行和現金流折算法,但在我國證券市場的實踐中這幾種方法都開始暴露其弊端。以詢價發行為例,欲發行股票的價格往往已經事先內定好,向投資者詢價只不過是走走形式。3月14日茉織華增發A股,最終確定的發行價為每股16.40元,但當初券商給出的詢價上限竟然是99.99元。如此寬泛的詢價申購區間,使得價格發現成為空談。另一方面,由于我國證券市場長期供求不平衡,投資者為了確保申購成功,報價都高于指導價;而券商想盡可能地多融資以吸引客戶,增加傭金,又故意把指導價拉高,甚至為黑幕交易埋下了伏筆。
市盈率計算法也是現在國內較多采用的定價方法之一,即以二級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倒算出價格。然而這樣計算的一級市場市盈率能否被二級市場認同是個很大的問題。
據業內人士統計,去年僅增發的新股中就有60%跌破了發行價。另一種方式競價發行也存在著先天不足———由于只要報價最高就能申購成功,投資者不用關心公司的基本面,這顯然不利于股市的健康發展。
既然國內外證券市場上采用的發行定價方法都差不多,在這一點上國外并不比國內先進,那么何以同樣的方法在國內的股市實踐上發生了“異化”呢?這主要是和國內券商國際化程度太低,缺乏危機感有關。盡管小股民也有發出自己聲音的良好愿望,但證券市場是以資金實力來說話的,機構投資者常常是認購的主力,這樣一來,一級市場的合理定價、順利發行等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券商的工作。而國內證券市場上長期供不應求的狀況滋長了券商的惰性和麻痹心理,不對發行企業作深入的了解,一味遷就企業對發行價格的不合理要求。
據統計,近幾年來每年都有100家左右的新股發行,今后隨著創業板的開設、法人股的參與流通,資金分流將更為厲害,券商們遠離風險的黃金時代將成為明日黃花。
有識之士甚至對是否一定要由券商進行新股定價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國內日漸興起的財經公關公司不乏優秀的專業人才,相對券商而言,他們的地位也更加中立,更能勝任新股發行的定價。中國加入WTO后,中外的證券公司之間更將有一場硬碰硬的較量,如果國內的券商們仍只是盯著目前還算豐厚的傭金,鼠目寸光,不思進取,將難有立足之地。
業內人士指出,新股發行由審批制改為核準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黑箱操作,使得這一過程標準化公開化。但是新股發行定價方式的市場化比這一制度轉換難得多,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本報記者/李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