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1年03月06日 14:01 中國經濟時報
到本周一,B股市場對內開放后連續第四個交易日漲停。B股受政策利好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讓所有的投資者都羨慕不已。不到一周就穩穩上漲40%左右,難怪有人稱現在炒B股就似掘金。 B股市場的井噴行情,使得昔日視“炒B股如敗家行為”的境外資金也對B股重新刮目相看。據報道,臺灣當局試圖阻止民眾投資大陸B股,甚至搬出相關“條例”稱迄今尚未開放赴大陸的證券投資。但B股熱還是在島內掀起一股熱潮,有關投資大陸股市的書籍名列各書店暢銷書排行榜。至于直接受益于政策利好的境內外匯持有居民,更對投資B股產生濃厚興趣。有關統計顯示,僅上周一和周二兩天新增的B股開戶數就遠遠大于前10年的總和。 B股市場正給投資者帶來某種錯覺,即增量資金源源不斷入市,投資風險可暫且撇在一邊。但事實又如何呢?投資者恐怕應當對增量資金的推動效應作冷靜思考。據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統計,2月26日至3月1日通過該行劃轉入滬深B股市場的外匯資金約計1.1億多美元。與該行所擁有的23億美元居民外匯儲蓄相比,轉入股市的1.1億多美元只占不到半成。開戶數的劇增,與入市外匯資金數不成正比,說明新轉入B股市場的主要是散戶的資金。這種現象的出現不足為奇,那些資金實力雄厚的大戶在B股市場對內開放前可能早已間接入市。 隨著今后幾個交易日B股成交量的放大,必然出現場內獲利資金出逃現象。對新入市的境內散戶來說,風險將不可忽視。一邊是已獲利的機構、大戶資金漸漸退出,另一邊是尚無利潤可言的散戶資金蜂擁而入。如果退出的資金不認同連續漲停后的B股指數,市場將出現相對痛苦的調整,而入市較晚的散戶沒準只是“解放”了前期被套的大資金。 其實,對內開放并不能解決B股市場的核心問題,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欠佳才是B股市場發展的最大障礙。由于融資功能在近年幾乎喪失,B股上市公司存在嚴重的“老化”現象。以滬市B股為例,1998年前發行的B股上市公司占總數的九成,1999年和2000年以后招股的各只有1家公司。B股的“老弱病殘”充分反映在產業結構上,大部分上市公司屬紡織、機電、輕工等傳統制造行業。行業競爭過度,及短缺經濟時代的結束,使身處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備受“煎熬”。A股市場青睞科技股,而B股上市公司中卻難覓計算機、生物制藥等高科技企業。 產業結構上的缺陷,使B股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明顯遜于A股上市公司。在滬市B股中,2000年中期每股收益高出0.3元的績優股僅上菱B股和東信B股兩家。而2000年中期虧損的滬深B股上市公司共有17家,虧損面為14.91%。退市機制實施后,B股虧損公司同樣面臨重組與退市的時間賽跑。PT中浩B和PT水仙B在今年4月底年報披露后只剩6個月時間的寬限期,從現狀來看,這兩家PT公司都存在較大的退市風險。與此同時,產業結構缺陷還直接導致B股上市公司的成長性較差。若不依靠資產重組“換血”,現有B股上市公司的業績預期很難提高。 市場不應夸大增量資金對B股上漲的推動作用。原先作為一個離岸資本市場,B股投資并不缺資金。境外投資者在90年代初曾對中國的B股市場寄予厚望,但上市公司質量不高使他們失望而歸。如今國內投資者滿腔熱情地參與B股市場投資,把握不好同樣有失望而歸的可能。滬市B股指數從2000年3月最低37點左右,一路上漲至本周五收盤121.33點,漲幅近230%。B股漲停板一旦被敲開,屆時新入市投資者將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本報記者趙建祥) 所屬特殊專題:B股
|
網站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網站律師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