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證券市場一誕生就帶著計劃經濟的痕跡,計劃審批等非市場化因素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今天一些本不該有的苦惱。解決之道還是要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在2月22日鄭百文2001年臨時股東大會召開前后,山東三聯的張繼升曾自言,因為重組鄭百文而背上了“阻礙退出機制”的惡名,面臨“道義上的譴責”,現在退出規則出來了,反而覺得松了一口氣。他說,退出機制靠的是規則的確立和制度建設,而不是一家兩家企業的摘牌。
不少專家認為,鄭百文重組僅僅是一個個案,其成敗與否并不能代表退出機制的建立,他們還認為,此前社會各方有關鄭百文的討論,在相當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證券市場退出機制細則的出臺。因此,鄭百文重組的成功與否,并不重要,在鄭百文重組過程中,暴露出很多問題和某些方面不完善之處,而解決這些出現在現實之中的問題,將促進法制建設。以股東身份參會的市場人士李幛,坦言此次千里迢迢趕來參會,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出于對退市問題的關注。他說,退市的“賬”到底應該算到誰頭上?算到股東頭上嗎?從這個角度來講,退市機制的配套制度未必成熟。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