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1年02月15日 14:06 中國經濟時報
進入新世紀以后,國內外業內人士和媒體對我國股市褒貶不一,而且貶多于褒。香港有位業內人士說“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股票市場與宏觀經濟形勢密切相關,惟獨中國不是:因為中國股市是一個不開放的、沒有做空機制的、以國企為主的、不分配的、以圈錢為主的、小型的、病態的特殊股市”(見《經濟預測》1222期)。國內有的媒體把中國股市的弊端概括為:(1)虛假信息、欺騙公眾;(2)莊家操縱、黑箱操作;(3)市盈率高,泡沫存在;(4)銀行資金,抬高股市。這樣的描述和概括也許有事實為依據,但總覺得有些偏激,有以偏蓋全之嫌,需要結合實際進一步探討: 提出中國股市存在“虛假信息,欺騙公眾”,需要考察這是針對什么而言,具體反映在哪些方面 上市公司按規定必須向社會公眾披露信息,比如中報、年報、資產重組等。中報、年報必須遵照會計制度和證監會的要求核算、編制,年報(包括受ST處理公司的中報)必須經過一定程序審核,在這種情況下個別人難以弄虛作假,除非“集體行動”,但這樣要冒很大風險,要承擔法律責任。對一般的社會公眾來說,對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關心的是每股稅后盈利、每股凈資產、分紅、送配股以及兼并重組的方案等,在這些指標中容易弄虛作假的是稅后盈利、凈資產、兼并重組方案,也就是說在這三個方面能以假亂真,而分紅、送配股是難以以假亂真的,因為這些方面涉及到當事者雙方,而且要兌現的。所以,提出中國股市存在“虛假信息,欺騙公眾”,需要考察這是針對什么而言,具體反映在哪些方面。現實中的弄虛作假主要反映在盈虧方面,或者虛盈實虧,或者虛虧實盈,或者隱報盈虧,但這樣做總有一天會現相的。 在討論“莊家操縱”時,要把它與集中化運作區分開來,在討論黑箱操作或黑幕操作時,要把它與協約經營、合作共事和默契交易區分開來,要害在于這樣做是否違規 討論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回答的是,什么是“莊家”,股市應不應有莊家。當前中國股市的投資者有機構投資者、有戰略投資者、有廣大社會公眾,在機構和戰略投資者中,有各種基金、證券公司和工商企業。如果說把分散的個體投資者,稱之為散戶,則我們能夠把機構投資者稱為集中投資者。也可以說散戶在股市上做“零售業務”,機構投資者在股市上做“批發業務”。在一個有相當發展程度的比較成熟的股市上,既有從事零售業務者,更有從事批發業務者。機構投資者從事批發業務不一定是“莊家”,但容易成為“莊家”,它們要不要成為莊家,能不能成為莊家,取決于股市制度的建設以及機構投資者的操作理念、操作程序和操作方式。國外有“做市商制度”,這種制度掌握著相當多的股票,見勢操作,能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可以說是莊家。至于機構投資者,如果他們按各自的判斷進行選擇,采取相應的行動,也能成為莊家。他們成為莊家后能不能說他們“操縱”市場呢?判斷是否“操縱”市場是與壟斷分不開的。如果他們壟斷了某一股票的行情,甚至左右了股市的波動,則起著“操縱”的作用;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起不到這樣大的作用,還很難說他們操縱市場。至于說“黑箱操作”,它是指違背公開、公正、公平操作而言。在我國,公開、公正、公平操作,已有法規約束,如果他們的操作違背了法規要求自然可以說是“黑箱操作”,必須依法追究。但需要指出的是:法規未明確規定的,我做了,叫不叫違規違法?法規是人制定的,是人們達成的社會契約,以不損害其他人的利益為準則。但法規又是一種利益平衡,以最小的代價維護更大的利益,所以追究違規,要考察這樣的行為是犧牲了什么人的利益,維護了什么人的利益,誰大誰小。從這個角度去討論問題,法規未明確規定的,我做了,還難以肯定地說,我是維護了少數人的利益,犧牲了多數人的利益。進一步說,就是要承認在股市上不僅存在“零和效應”,而且也存在“帕累托效應”。 結合中國實際來說,發展股市要著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是人們的共識,比如要建立和發展各種投資基金。當各種投資基金建立和發展起來后,要進行操作,而且它們的操作不可能從事零售業務,只能從事批發業務,否則就不能實現“代客投資,專家理財”。對于這樣集中化的運作,我們能說它們“操縱”市場嗎?所以我們在討論“莊家操縱”時,要把它與集中化運作區分開來,在討論黑箱操作或黑幕操作時,要把它與協約經營、合作共事和默契交易區分開來,要害在于這樣做是否違規。 去年,我國證券監管部門正式下文,允許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性投資,即允許國有企業認購新股,如果認購新股中標,在半年之內不得在二級市場上出售。這樣的規定雖是就一級市場而言,而最終還得涉及二級市場,如果到時涉及二級市場,也必須是集中化的運作。這又叫不叫做“莊家操縱”呢? 如果在發達國家、比較成熟的股票市場上,市盈率穩定在30倍左右是經濟規律。那么,在發展中國家,在不太成熟的股票市場上,要求市盈率穩定在30倍左右就不是經濟規律,因為發展中國家股市處于成長期,隨機的因素較大 市盈率是每股市價與稅后利潤的比率,按教科書的理解,其經濟含義是表明投資的回收期,回收期的長短對投資有參考價值。有經濟著述中說,在一個成熟的股票市場上,市盈率平均一般在30倍左右,也就是說股票的市場價值圍繞著市盈率的30倍波動,并認為這樣是正常的。 現階段的中國股市,市盈率平均一般有多高,沒有精確計算過,總的說來是成長性好的企業高于成長性低的企業,發展中國家高于發達國家。有經濟學家說,他“對目前股市上60-80倍的市盈率表示擔憂,認為今年支持這么高的市盈率是很難的”,這樣的判斷和擔憂有一定道理,因為從公布的業績看,不少股票的市盈率的確偏高。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在發達國家、比較成熟的股票市場上,市盈率穩定在30倍左右是經濟規律。那么,在發展中國家,在不太成熟的股票市場上,要求市盈率穩定在30倍左右就不是經濟規律,因為發展中國家股市處于成長期,隨機的因素較大。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急于與國際接軌。我國近十年股票市場的運行狀態怎么能與別人幾十年、上百年股票市場的運行狀態相提并論呢? 再說,影響股票價格因素很多,股票投資不是購買的“現在”,而是購買的“將來”,是購買它的成長性。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如果要用市盈率來衡量,已達百倍,但仍然有人購買,因為它的成長性好,力度強。對有的股票的市盈率達到60-80倍表示擔憂不是沒有道理,關鍵是這支股票的成長性和購買這支股票的投資者的承擔力。既然購買的是“將來”,自然就有一個對未來的預期,預期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于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運用以及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如果投資者對未來有信心,而且信心十足,投資于市盈率偏高的股票,也是正常的。 能不能支持較高的市盈率(照有的經濟學家的判斷是60-80倍)取決于社會進步、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以及經濟形勢。應當說跨入新世紀以后,我國經濟形勢比以往都好:國有企業扭虧為盈,基本脫困,國家財政大量增收,進出口迅猛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步入了小康水平。形勢大好表明人們的信心增強,對前景看好。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反映人們的信心,怎么能說宏觀經濟形勢與股市無關呢? 截止到上世紀末,我國的上市公司是1211家,其中民營企業只有50多家左右,這就是說95%以上的上市公司是國有控股公司,而去年是實現國有企業三年脫困的最后一年,經過三年努力,這一目標已基本實現:據報道,去年頭10個月,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839億元,同比增長1.6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有30個整體扭虧和持續增盈;6599戶大中型虧損企業已減少4098戶,占總數的62.1%,預計全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可達2300億元左右,比1999年增長1.3倍。在這種狀況下,說上市公司的業績一年不如一年,是有悖情理的,因為脫困的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大多走上了股份制的道路。如果承認這樣的報道是事實,就得承認今年的股市有強有力的支撐,除非你得指出上述報道虛假。 銀行信貸資金間接地流入股市,可以說防不勝防。這對于推動股市上漲有一定作用,但去年股市大漲的根本原因是央行多次降息,開征利息所得稅,使人們儲蓄存款分流,增幅下降 《科學時報》載文說:“分析2000年金融運行狀況,人們可以發現,金融機構的貸款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從整體上看,企業資金供給是非常充足的,其中很大部分投到了股市之中,目前僅在上交所開戶的工商企業已有9萬戶,而證券公司存放金融機構同業存款比年初增加4420億元。這表明從各種渠道流入股市的資金大增,成為股市活躍的重要原因”。有人得出結論:2000年股指大漲的根本原因是銀行信貸資金流入股市。這樣的論斷合不合理需要分析: 據權威部門統計,2000年,我國各種金融機構的人民幣貸款比上年增加1.33萬億元,而人民幣存款比上年增加1.54萬億元。這表明存款不完全來源于貸款。在增加的存款中,企業存款增加了6999億元,占增加存款的45.44%,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74億元。這表明由貸款增加的企業存款仍保留在企業自己的賬戶上,而并沒有大部分進入股市。考察企業存款多大部分進入了股市,當然要考察多少工商企業在證券公司開戶,多少資金進入了買賣股票賬戶。也許這樣考察是困難的,因為賬戶能夠借用,資金僅是期末余額,不是流量,而是存量。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炒股的是少數,而不是多數,用于炒股的資金不可能占運營資金的大部分,而只能是少部分。即使把證券公司比年初增加的存放在金融機構的同業存款4420億元,都算做企業用于炒股的資金,也僅占全部企業存款余額4.4億元的10%,但這樣的計算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謬的。所以,不能說2000年股指大漲的根本原因是銀行信貸資金流入股市。 銀行信貸資金流入股市,渠道很多,有直接的,比如貸款直接用于炒股;有間接的,比如用自有資金炒股后向銀行貸款來彌補等。我們要制止銀行信貸資金非法進入股市,特別是要防止貸款直接用于炒股,但銀行信貸資金間接地流入股市,可以說防不勝防。這對于推動股市上漲有一定作用,但去年股市大漲的根本原因是央行多次降息,開征利息所得稅,使人們儲蓄存款分流,增幅下降,2000年儲蓄存款增幅已降到最低點,比如11月份增幅僅為7.6%,與去年比較,少增1276億元,少增加20至25個百分點,使得大量的儲蓄存款進入了股市。此外去年增發了現金1200億元,其中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流入股市。應當說儲蓄存款和現金流入股市是個人行為,不主要是商業銀行的行為,如果因此批評商業銀行的不是,是不合情理的。 綜上所述,我同意中國現階段以“國字號”為主的股票市場存在著不規范,有不少弊端,比如絕大部分公司不分配,以圈錢為主等,但我不贊成說這是一個“病態的股市”,要充分估價股市在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扭虧增盈乃至生存中的作用,要看到股市啟動內需的“財富效應”,不要忽視股市對下崗、失業的緩沖作用,特別是要恰如其分地評價莊家的作用。(曾康霖 作者為西南財經大學教授)
|
網站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網站律師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