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證券技術監控艱難前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0日 10:27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本刊記者 王凱/文 “現在我們正在做總部稽核平臺和經紀業務平臺的最后完善工作,目標是讓公司前10年發生過的許多問題,今后能夠通過技術系統的監控,不再發生!比A夏證券總工程師周志剛沒有過多掩飾對技術手段本身的堅定信心,“只要各種交易和清算數據記錄在電腦系統中,一切問題就都能有據可查。”
自今年6月華夏證券第三任領導班子上任以來,一直把風險防范作為首要的工作任務來抓!安慌伦霾坏,就怕想不到”,通過技術手段監控券商風險在華夏證券內部目前已經達成統一。然而,取得這樣的共識,并非一帆風順,而是付出了“太多太多”的代價。有人感慨說:“華夏證券面對金融風險所交的學費實在太昂貴了! 事實上,券商最初使用信息技術是為提高效率,原因很簡單,手工記賬效率低下,尤其是清算已經明顯跟不上業務的發展。后來證券公司一些管理上的風險開始顯現,信息技術的功能隨之轉向兩個方面:一是保障業務正常發展,解決效率和可靠性問題,另一個就是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防范金融風險。 1996年抽身萬國證券公司,轉而進入華夏證券公司的周志剛一直是技術監控的推動者。1996年10月,中國證監會在黃山組織了首次券商信息技術行業研討會,周志剛在此次會議上最早提出了券商應通過IT技術介入風險控制和管理的概念。 1997年1月,當時還在上海分公司工作的周志剛被總部招至北京開會,會議的議題是“在人管人、制度管人不能有效控制風險的情況下,怎樣實現用機器管人?” “機器是否比人更可靠”?以時任總裁邵淳為首,華夏證券內部開始思考如何用技術系統防范風險,但當時力推技術監控系統的邵淳還是顯得很孤立,首次動員會上,當邵淳把想法告訴大家時,會場上一度鴉雀無聲,沒人表態。不過,邵淳還是堅持了下來,他對周志剛提出的要求是,“要設計出這樣的技術系統,即使我當老總的想做手腳都不可能! 從對實際風險進行分類和識別的角度,周志剛為當時的高管層分析,第一,公司日常管理應明確授權,如果證券公司權限管理比較混亂,將容易產生風險;第二,證券公司應加強常規性的檢查和稽核,否則也會產生風險;第三,業務人員對風險的理解也很重要,“看不到的風險是最大的風險”。 不過周志剛同時強調,技術可以起到一部分作用,尤其在常規性的檢查和稽核領域內,但不是全部,制度、人和技術等因素是一個有機系統,要綜合起來才能最大限度發揮作用。技術系統本身的建立是不考慮人為因素的,目的是防止惡意和無意的風險。 明確了這個前提以后,華夏證券的具體技術監控手段開始艱難啟動,盡管停停走走,總體上還是向前推進。 首先,統一營業部的柜臺交易系統。由于歷史的原因,當時華夏證券的營業部的隨意性很強,給客戶透支現象非常普遍,交易回報被修改、利用保證金賺取見不得陽光的利潤等現象時有發生。 為此,周志剛提議應該統一營業部柜臺交易軟件版本,杜絕IT廠商任意滿足營業部不合理和不合法要求的現象發生,而90多家營業部交易系統的統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個過程華夏證券大致用了兩年時間。從1999年開始,公司又著手啟動區域集中交易工作,目前不僅做到了柜臺交易系統統一,還實現了區域集中,交易清算工作已經不放在營業部,而是放在8個分公司,這比中國證監會正式提出證券行業推行集中交易的時間整整早了一年。顯然,集中度越高,防范風險功能越強。 第二,財務的統一管理,實現財務電算化。最初華夏證券分支機構的權限很大,財務管理也呈分散狀態,93家營業部各自為戰。從1997年到2000年,公司通過使用用友軟件(資訊 行情 論壇),改變手工記賬為財務電算化,2000年開始,由分散的電算化逐步過渡到集中的電算化,逐步實現集中財務管理,由總部統一協調。 第三,通過推出電子印章,加強總部對下屬機構公章的管理。柜臺系統管住了,財務管住了,就要考慮用章的人應該怎樣管?華夏證券93家證券營業部就意味著有93個公章,如果利用這93個公章簽擔保協議,相當于增加了總公司的或有負債。即使財務賬上對此沒有反映,也可能給公司帶來相當大的風險。 1998年底,把實物章鎖在一個由電腦控制的機柜里的做法,形成了電子印章的最初版本。但后來隨著邵淳“接受檢查”,電子印章的事情被擱置下來。 2003年初,電子印章項目重新啟動,但到2004年初再度陷入停頓,直到兩個月前新的領導班子上任,這一技術才得以明確,正式推廣。據了解,目前電子印章已經在華夏證券全面使用。電子印章自開始使用,已經在確確實實的發揮作用。今年4月初,德隆系崩盤,突然一天,華夏證券電子印章系統發現濟南一家營業部準備給一份“三方監管”合同蓋章,總部系統里清晰顯現合同的內容,濟南的這家營業部要通過“三方監管”的方式,幫助德隆進行大筆融資。總部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通知準備蓋章的人,要求立即取消該合同。當時如果不是電子印章系統及時發現問題,華夏證券可能也會卷入德隆的旋渦。 談到電子印章的工作原理,周志剛告訴記者,保存實物章的機柜有防盜功能,不經特殊授權無法打開,如果營業部要使用公章,需將合同文件等輸入機柜,由機械手蓋章,再通過拍照和掃描系統,將文件內容傳輸至公司總部接受檢查,沒問題才能最終放行。整個過程需要有動態的授權口令,具體操作由兩個人掌握兩把鎖才能打開。 采訪中周志剛也承認,對一些諸如由授權問題和管理層對風險認知偏差所產生的風險,以及“三方監管”和“委托理財”等自身設計就是風險和收益不匹配的業務,技術系統則較難發揮作用。 【版權聲明】本文為(媒體名稱)授權刊登之作品,其他網站不得轉載本文全部或部分內容,除非經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授權許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