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之結”未解毀了牛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8日 10:42 中國經濟時報 | |||||||||
張煒 上證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本周一再度跌破1400點,投資者又一次為股市可能破位下跌而擔心。令人注意的是,全流通問題在此危機時刻又引起了市場議論。 此次市場對全流通問題的關注,由證監會研究人士的講話引發。主持起草證券市場
廣東證券、中富證券、北京證券、申銀萬國4家券商共計虧損4.7億元,虧損券商的名單中甚至還出現了中金公司。 有投資者戲稱:三年不見大牛市,券商已成“癟三”。這話看似挖苦券商,可反映出了目前國內證券市場的現狀。倘若進一步考慮國內券商不良資產率已逾五成,不難發現“危局”之中的券商有多窘迫。事實上,涉足股市后成“癟三”的又豈止券商。這三年來,又有幾個投資者沒有賠過老本。政府以非常肯定的態度明確表示要搞好證券市場,今年還特別推出了“國九條”。然而,正如市場人士所言,全流通不解難有真正牛市。股權分割的存在,一方面影響到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使國內上市公司在制度上總也是有缺陷的公司。另一方面,價格預期差異直接拖累了非全流通狀態下的股價。不同的全流通方案,肯定會對股價構成不同的影響。而且,投資者普遍認為,全流通問題解決拖得越久,對形成補償流通股股東利益的方案越不利。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國有股轉讓給非國有持有者,使日后全流通方案能否體現補償原則,增加了不確定性。 全流通問題不解拖了股市的后腿,使任何一次非全流通狀態下的牛市,都是不徹底的牛市。但是,國內證券市場存在特殊性,全流通問題只是“毀壞”牛市的因素之一。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誠信危機。從證券公司、基金到上市公司,幾乎每個證券市場的參與主體都不斷曝出丑聞。江蘇瓊花(資訊 行情 論壇)是監管部門百里挑一選出的中小企業板首批上市公司,可上市沒幾天就被深圳證交所譴責。江蘇瓊花現在“誠懇地”向投資者表示道歉,但它已經達到“圈錢”的目的,其道歉實在虛偽至極。如果上市之前被發現隱瞞的應披露信息,江蘇瓊花根本不具備上市資格。而類似江蘇瓊花的誠信危機一曝再曝,嚴重打擊投資者信心。正因為誠信危機越來越嚴重,凈化市場的力度并沒有激起投資者信心,才使人們日趨擔心證券市場系統性風險。 全流通問題與誠信危機,是“毀壞”牛市的兩個相互作用的因素。可以認為,全流通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導致上市公司缺乏誠信。如果江蘇瓊花不是沿襲主板市場的制度,而實行的是全流通,違反誠信引發的股價下跌,損失最大的必然是大股東。任何一種上市公司違規行為的發生,違規者都會事前考慮違規成本。而目前上市公司的違規成本幾乎沒有,大股東及管理層可以任憑市值蒸發。這是一種不正常現象,是股權分割造成的。索取和回報不對等,是中國股市難以振作的一大主因。把投資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就不應再回避全流通問題。解決全流通問題,也是破解證券市場誠信危機的關鍵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