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板”開市對中小企業意味著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6日 11:32 中國經濟時報 | |||||||||
顧紀生 深交所中小企業板的開市鑼聲,將牽動幾千萬股市投資者敏感的神經。對全國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主來說,二板開市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它是向導。茫茫大海,羅盤為“向”;浩浩蒼穹,北斗為“導”。中小企業要
——它是信使。已上市公司的成功在于成長,而成長的秘訣在于創新。中小企業本屬“草根企業”,往往在具備天時地利時“自生”,而天荒地枯時則“自滅”。要由“小草”變為“大樹”,唯有“變異”(創新)與成長。也就是說,創新是中小企業成長的靈魂,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細察剛剛在二板市場上發行的幾家公司,雖然它們的所屬行業千差萬別(既有科技先導型又有傳統“小商品”型企業),發展背景各式各樣(既有一家為主組建的又有多家連手打造的),但必有一個鮮明的共同特征,即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無論是觀念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還是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同時,它們的發展軌跡透露給我們一個強烈的信息,“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小企業的成長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不斷“成長”才會有真正的生存之機發展之望;反之,“小富即安”、“求穩怕亂”的消極心態反而容易使其步入求穩生亂、由亂及衰的窘境。 ——它是伙伴。伙伴之利在于合作,而合作之機不會從天而降,只能由主動出擊、積極尋求甚至創造得來。隨著二板的逐步擴容,“身邊的”上市公司會變得多起來,由于地緣相近或產品互補,它們會給未上市的公司帶來諸多的合作機會。對上市公司自身而言,上市初期主觀上的擴張欲望尤為迫切,客觀上也有充盈的現金流供其合作,故未上市企業要抓住一切已經出現或將要出現的合作機會。合作應該是全方位的——既可在產前原材料供應上合作,也可在產后產品銷售上合作,還可在產中進行生產過程的合作(如尋求部分零部件的外包、分包業務,參與其生產過程的社會化服務等)。合作初期立馬有利可圖最好,如若一時薄利甚至無利也可考慮,因為有形利潤固然重要,但合作中取得的管理經驗等無形資源同樣十分重要。 ——它是對手。全部經濟學的假定前提是資源的稀缺性。資源正因為稀缺,他多用一份,你就相應地減少一份。“店多成市”、“競爭雙贏”是理想狀態,不一定是普遍情況;反之,嬴者通吃、敗者被吃倒是商戰的不二法則。對于優質客戶、優秀人才及優勢技術等市場資源,身邊的已上市公司多占用一份,未上市公司的競爭劣勢就會增加一份。商戰所遵循的格言是“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學習對手也好與對手合作也罷,最終是為了超越對手戰勝對手。因此,未上市公司應有強烈的危機感,要有臥薪嘗膽、虎口奪食的膽魄與能力;否則,“危”永遠變不了“機”,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必會受到極大的擠壓甚至“封殺”。 ——它是標尺。由于中小企業大多屬“草根企業”,管理無制度、制度不規范往往是其“通病”。換言之,由于中小企業的“降生”一般是特定歷史時期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這使其在管理規范上“天然地”帶有某種制度缺陷;如若“后天”又不注意彌補,再自覺不自覺地搞起“家族制管理”或“拍腦袋決策”那一套,則遲早會擊中“命門”自步絕境。對已上市公司而言,長期的高速擴張與“虛弱的”制度建設這對矛盾,肯定會因上市成為公眾公司而日益凸現,故它們的成長前景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內部管理的力度與成效;對未上市企業來講,它們的上市訴求一方面會“強制性”地促其搞好制度規范建設,另一方面,也應從已上市公司興衰存亡的“先例”中汲取養料,從而自覺主動地加強這一建設。也就是說,唯有借助制度規范這把標尺,才能衡量出“成長”到底是“一時虛榮”還是“長久勝景”。對全部中小企業來說,“二板”開市應該而且必須成為促其在制度規范建設方面進行大對照、大檢查、大評比的一股強勁“東風”。 (作者單位:江南大學金融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