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板難圓浙江民企“升級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2日 02:58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本報記者 李? 名列“新八股”之中的浙江某上市公司董秘非常坦白地告訴記者,深圳一家投資管理公司為他們所做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中,有很多EPS(每股收益)、P/E(市盈率)、P/B(股價比賬面每股凈值)這樣的術語他“看不懂”
這只是個別例子,但浙江民營企業對于資本市場的認識可見一斑或許,浙江省對于資本市場寄予了太多的厚望 浙江這一次在資本市場上的風光,實在是太曇花一現了些。 6月25日亮相深圳中小企業板的“新八股”,在經歷了首日的瘋狂上漲之后,便在緊跟著的周一齊刷刷來了個全線跌停。在其中占據三席的三家浙江中小企業新和成、偉星實業和精工科技,同樣沒能逃脫厄運,在接下來的交易日中股價一路陰跌。截至上周五收市時,三只股票的股價已經跌到了上市首日開盤價的一半左右。其中“新和成”從首日最高價的30元,跌至17.48元,是三只浙江股票中跌幅最深的。 “股票表現不好不等于企業不好”,浙江省上市辦主任丁敏哲對此并不買賬。 事實是,浙江省還有大批的中小企業排在等候上市的隊伍中。截至6月25日,在中小企業板已發布招股說明書的21家企業中,浙江占了9家,遠遠高于其他省份。目前浙江傳化、浙江盾安、凱恩股份、鑫富生化、京新藥業、中捷縫紉機分別發布了招股說明書,都已在中小企業板覓得一席之地。此外,寧波熱電、蘇泊爾炊具等浙江企業近期也將出現在中小企業板上。 浙江省政府對于推動本省中小企業上市的熱情,已經有了一種慣性。 政府熱情推動 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成立證券市場到新世紀伊始,國有企業數量偏少的浙江,始終處在第一輪的上市熱潮的邊緣,上市公司數量居于遼寧、四川等省份之后,僅列全國第12位。浙江省上市辦的專家認為,無論從上市公司的數量還是規模看,這都和浙江GDP在全國的排位相去甚遠。 “最近一年,江浙一帶的企業對上市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以前因為企業規模問題以及他們手里有足夠的現金流,他們普遍對上市不感興趣”,一位投行人士說,“政府在其中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2003年,浙江省政府請來了海外幾個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證券交易所的有關人士和企業交流,11月份,溫州也舉辦過類似的活動,據稱對企業的促進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2003年7月,浙江省召開第一次全省性的證券工作會議,副省長陳加元提出著力將浙江打造成證券強省的目標。具體是:力爭用五年的時間,做到股份公司超千家,上市公司數和融資總額翻一番。上市公司數量與浙江省GDP在全國的位次相一致,上市公司運行質量居全國前列。重點是支持行業龍頭民營企業的重組發展和做大做強,促進優勢資源合理地向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集中。同時還決定對擬上市公司采取政策扶持措施。 據悉,目前浙江11個地市都已專門成立上市辦,專門推動企業股份制改造和引導上市。有消息稱,在浙江許多地區,上市工作列為政府主要領導的考核目標,所有的擬上市企業都能得到更多政策支持。 丁敏哲對把上市工作列為考核目標一說予以否認,但他肯定了協助企業上市是省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主要是企業有這種要求”。 據統計,前年和去年,浙江首發上市和通過發審的企業均占全國的十分之一。目前,浙江全省已有78家公司股票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A、B股上市公司家數躍居全國第6位。眼下,浙江又有16家企業通過了證監會的審查,等待發行。 此外浙江全省共有15家企業在境外上市,其中10家在香港證券市場實現首發上市,5家在中國香港、新加坡、美國證券市場買殼上市。 除了這些已經上市的企業外,浙江的后備企業資源也非常豐富。浙江上市辦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底,浙江全省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達到770家,其中進入上市輔導期的有141家,這在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位居第一。據介紹,近幾年,浙江新設股份公司平均每年以超過90家的速度在增加。 融資之悖論 6月24日,中小企業板開盤的前一天晚上,浙江省政府企業上市工作領導小組特意在深圳舉辦“浙江企業中小企業板塊上市答謝會”,在答謝會上,浙江省副省長章猛進說,“中小企業板的設立,為蓬勃發展的浙江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平臺和發展機遇,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借助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推動浙江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這番話恰如其分地解釋了浙江推動中小企業上市的目的。據浙江省中小企業局提供的數據,目前浙江省的中小工業企業數量為68.78萬戶,占全部工業企業的99%,但這些中小企業無法繞開融資難這一“瓶頸”,2003年在全省中小企業所有借入資金總發生額中,來自銀行的貸款占了90%。 丁敏哲認為,浙江省不少市場前景看好的中小民營企業,其發展都受到了融資渠道不暢的影響。特別是中小民營高科技企業雖有上市融資的愿望,卻往往因主板上市門檻太高而望“市”興嘆。 但是中小板“新八股”中的三個浙江上市企業,只有“新和成”直接說出了企業對于資金的強烈需求。宣傳部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公司是生產維生素的企業,產品的研發、企業的發展急需資金。早在5年前,企業就開始考慮上市,先是瞄準創業板,眼見其推出無望又轉向了主板,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后,才終于在中小板成功上市。 另外兩家企業則都表示,融資不是企業上市的首要目的,精工科技的董秘黃偉明甚至干脆地表示:我們并不缺錢。誠如偉星股份辦公室的一位人士所言,企業選擇上市更多地是為了引進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完善治理結構,使企業借上市之機發展壯大。 不能否認上市民企的良好愿望,但現實的狀況卻令人擔憂。資料顯示,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為精功集團有限公司,所持股份占總股本39.94%,處于相對控股地位。精功集團的第一大股東金良順持有精功集團41.5%的股份,其弟金建順及表弟孫偉江分別持有精功集團8%的股份,其表弟孫建江持有精工科技11.49%的股份且任董事長之職。也就是說,精工科技實際掌控在他們幾兄弟手里。 偉星實業的發起人之一———母公司偉星集團以3551.82萬股占總股本的47.49%成為第一大股東。而該集團的股東是胡素文、章卡鵬、張三云等34名自然人,章卡鵬、張三云與謝瑾琨分別持有集團4.89%、4.63%、2.41%的股份。再加上他們以發起人身份(自然人)分別持有偉星實業10.84%、7.18%、3.58%股份。可以說,偉星實業的實際控制人是章卡鵬和張三云。 值得一提的是,章卡鵬目前除了擔任偉星實業的董事長外,還兼任偉星集團的副董事長兼總裁。目前擔任偉星實業總經理的張三云曾經擔任過的職務是偉星集團副總裁。不難看出,在偉星集團擔任要職、又是偉星實業實際控制人的章卡鵬和張三云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上市公司偉星實業在未來的發展和走向。 這次在中小板上市的“新八股”,都是自然人控股的民營小盤,民營的上市公司同樣沒能避免普遍存在于主板的“一股獨大”問題。“新和成”宣傳部的人士表示,這個問題比較“敏感”,他同時強調,我們的老板很好,“沒有不良嗜好”。 不管初衷如何,“新八股”上市的直接結果就是企業得到大筆資金。而且在這樣的股權結構下,這些民營企業上市很可能就變成其“當家人”個人“圈錢”,因為公司高層在上述控股模式下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圈錢獲利”。證券界人士按“大族激光”上市當日收盤價估計,其董事長高云峰擁有的個人財富市值已達20億元左右,而在此之前高云峰的身家只是千萬計。 期望似乎過高 浙江省政府力推民企上市還包含著更多更深刻的理由。 “我們推動企業上市,融資的愿望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過上市改變部分民營企業股權過于集中的狀況,以利于法人治理結構的建立,促使企業提升其在行業內的信譽和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丁敏哲說。 提升企業這一點對浙江經濟非常重要。這兩年,隨著浙江資本的大量外逸,產業升級的速度過于緩慢,曾經風光一時的浙江模式特別是溫州模式受到質疑。此外,浙江的民營企業很多帶有鮮明的家族制印記,通過建立由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人構成的緊密有序的企業控制體制,從制度上來確保民企發展的活力和動力,被認為是當務之急。 丁敏哲認為,正是近年來萬向錢潮、雅戈爾、升華拜克、天通電子等一批上市公司群體的領跑效應,帶動了全省越來越多的企業,或借助證券市場的資源配置優勢,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成功實行產業轉型;或通過開發上下游產品,延伸產業鏈,形成塊狀特色產業優勢。 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教授認為,中小板推出使許多民營企業多了一條籌資渠道,同時能在上市的過程中促進企業的規范運作,推進企業治理模式的改善,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上市本身對傳統產業轉型或是企業升級并沒有直接作用,通過這一途徑改造浙江的民營企業似乎也不具備普遍意義。 名列“新八股”之中的某浙江上市公司董秘說,其實他們有很多別的辦法融資。當被記者要求具體說明時,他想了半天吐出四個字“銀行貸款”。此外,他還非常坦白地告訴記者,深圳一家投資管理公司為他們所做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中,有很多諸如EPS(每股收益)、P/E(市盈率)、P/B(股價比賬面每股凈值)這樣的術語他“看不懂”。這只是個別例子,但浙江民營企業對于資本市場的認識可見一斑。 或許,浙江省對于資本市場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對于急欲提升的民營企業和尋求新一輪發展的浙江經濟來說,上市不是“萬靈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