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經歷被質疑的一年 境外投資者不是活雷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2日 02:39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官建益 光陰似箭,不知不覺中,瑞銀投下QFII第一單已有整整一年了。當時,瑞銀集團亞洲區主席賀利華稱,“今天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言,深具歷史意義”的表述似乎言猶在耳,盡管當時讓國人聽起來并不順耳,而且瑞銀主管袁淑琴公布下單買進寶鋼、中興通訊(資訊 行情 論壇)等4只股票更被市場理解為做秀。這不能不說是對QFII質疑的開端。
在2003年7月,正是中國內地資本市場價值投資理念初起后受到挫折之時,市場正處于汽車、鋼鐵、石化、銀行、電力等五朵金花首次綻放后的休整期,初次入市的QFII竟然會接手已經被炒高的寶鋼等股票,唱響價值投資的“高調”,市場將其理解為做秀是很自然的。 更多的市場人士認為,瑞銀下單不過是虛晃一槍,而瑞銀主管袁淑琴拒絕披露上述4筆交易總金額的做法,似乎印證了這一觀點。相比做秀一說更多的質疑是關于QFII資金豪賭人民幣升值一說,其依據是QFII的資金很多并不投資A股市場,而是躺在銀行“睡大覺”,天天算計著人民幣升值以牟取暴利。筆者對海外資金豪賭人民幣升值的程度一直持有某種懷疑,而對于通過QFII通道進行豪賭一說更覺可能性極小。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的研究人員近日就辯稱,如果投機者要通過QFII來炒作,只能把人民幣資金放在存款中收取微薄利息,以等待渺茫的升值機會。其實,在香港已存在一個頗具規模的非交收人民幣遠期市場,這個市場對于炒作更為便捷。它們只需在H股買入一家收入穩定而分紅比率高的上市公司股票便能達到上述目標。 但是豪賭一說還是得到了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的某種認同,QFII的額度審批在一年中從緊,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新批QFII,而外管局負責人也對QFII資金的不作為表示了某種疑慮。國家出于金融安全的需要,多一些疑慮和作出某種審慎的安排當然無可厚非,但國內有些人士對QFII資金的使用提出的各種質疑則有一定的猜想成分。 筆者以為,豪賭人民幣升值更適合于一些全球游資,對于像QFII一類的資金則較為正規,他們的進入更多地由于這些機構與中國的良好關系和對中國經濟的較高認同,率先進入與其說是豪賭升值,更不如說是率先進入這個新興的資本市場,挖掘境外投資者投資內地資本市場的第一桶金。 關于資金不作為的問題,筆者認為作為一批成熟的國際投資機構,其投資的倉位是有一定控制的,對于新興的中國A股市場,外來的“和尚”在并不十分摸底的情況下,在倉位上較為保守不僅是對自己資金安全的負責,客觀上也是對市場有利的。實踐證明,正是由于國內證券投資基金的過度滿倉,造成在宏觀調控政策出臺后的多殺多局面出現,400點不回頭的調整讓我們對機構應該保持合理的倉位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有一種說法,QFII并非為中國資本市場樹立價值投資理念而來,按中國的話說QFII不是活雷鋒。筆者認為,QFII的確不是雷鋒,盈利應該是其最重要的目的。但是,盈利是需要理念的,價值投資作為全球資本市場百年實踐的結晶,卻是QFII恪守的準則。 沿著這種思路來看問題,中國的A股市場可謂魚龍混雜,其中的真金在QFII看來可能不超過10%。但是QFII可能極度看好這10%甚至是1%的機會。因此當內地的機構投資者大舉拋售寶鋼這一類世紀龍股的時候,他們不惜忍受中短期被套的痛苦繼續買入,畢竟龐大的資金建倉基本面極好的股票并非一件易事。 在QFII一年的投資中,不乏一些讓人詬病的瑕疵,比如買入數十萬股德隆系的股票、買入一些ST股票,雖然相關的QFII表示這些操作只是受客戶所托,但是這些投資似乎與其價值投資理念不太吻合,讓人抓到了QFII的一些軟肋。但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QFII真的不是什么活雷鋒,他們的目的其實只有兩個字———盈利,與國內眾多投資機構不同的是,長期盈利的算盤打得更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