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控缺失外部監管失效 券商微利引爆遺留問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3日 13:10 《財經時報》 | ||||||||||
券商自身內控薄弱主要基于四個層面的原因:內部管理和內控建設中存在各種模糊認識,風險意識淡薄;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往往以“是否造成損失”作為評判標準;對新業務、新領域管理層沒有清醒的認識,原有的內控制度隨著業務發展而失效;機構設置不合理、人員素質欠缺和風控手段落后 翰知
國債回購事件引發的券商危機尚未解除,又曝出多家券商出事。面對日益積聚的風險,證監會似乎無能為力。頗為現代金融看重的券商內部風險控制系統在什么地方?為何不發揮作用?這幾乎成了金融同業集中詬病的焦點。那么,券商內部到底發生了什么? 外部監管難以奏效 近年來,加強監管一直是中國證券市場的主題。但現在看來,這種對監管的強調,大都集中于外部的強制性監管。 在中國證監會的大事年表上,記載著一系列有關監管法規:《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關于做好證券公司內部控制評審工作的通知》、《證券公司管理辦法》、《主承銷商執業質量考核暫行辦法》、《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管理辦法》《證券公司治理準則》、《關于加強證券公司營業部內部控制若干措施的意見》,等等。 2003年8月召開的“證券公司規范發展座談會”上,證監會進而頒下三條鐵律:嚴禁挪用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嚴禁挪用客戶委托管理的資產,嚴禁挪用客戶托管的債券。 從一系列新出臺的法規看,證監會監管思路似乎都貫穿著加強券商風險管理的主導思想,通過對券商的組織架構、內控機制、業務運作等方面的規范,提高對券商風險管理的要求。 從理論上看,上述監管法規及監管措施為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證券公司審視自身內控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 然而,與外部監管的良苦用心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自2002年以來,已先后有中經開、鞍山證券、大連證券、富友證券、佳木斯證券、新華證券、南方證券等多家證券公司被關閉、撤銷或行政接管。 券商違規私自挪用客戶資金或債券、非法融資、操縱市場的行為也被不斷曝光。2003年4月,在世紀中天崩盤前,招商證券杭州營業部近3億多國債回購資金被私下挪用炒作股票;2004年2月中旬,愛建證券違規賬外拆借資金20多億元炒作股票,并涉嫌挪用社保基金;3月,國洪起等人通過虛增債券累計卷走廣東證券資金近20億元;5月,閩發證券20億元資金窟窿曝光;6月初,隨著湘火炬等6家上市公司發布委托理財業務風險提示公告,德恒證券巨額資金虧空開始暴露。目前,德隆旗下的德恒證券、恒信證券在深交所的席位已被凍結。 內部風控舉步維艱 券商內部風險管理并非新課題。早先證券行業的經營環境較為寬松,券商風險意識普遍淡薄。2001年下半年,證券市場持續下跌,巨大的系統性風險出現,風險管理也被突出的擺到券商面前。券商開始強調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并在風險管理方面進行一些嘗試。 然而,券商的紛紛落馬、層出不窮的違規,依然暴露出券商內部風險管理極其薄弱。一位證券公司風險控制部門的人員說,近年來,雖然券商風險控制重要性日益顯現,近乎成為券商年度工作報告中的第一要務,諸多券商亦紛紛成立內部風險控制部門,但風險控制工作更多的時候要面對“說的時候重要,做的時候次要,忙的時候不要”這樣一種窘境。 風險控制工作某些時候甚至被認為看作“花瓶”。比如,在申報某項新的業務資格的時候,往往需要券商風險控制部門提供公司內部控制良好的書面說明。而天花亂墜的書面說明,其實與現實相距甚遠。 在證券業迅速擴張的時代,內部風險控制薄弱的缺陷尚能被高額的利潤所掩蓋,但在證券業持續不景氣,證券公司普遍步入“微利時代”的時候,這一缺陷將是致命傷,擴張時代遺留的問題開始顯現甚至爆發。 背后原因多層 為何在外部監管不斷強化券商內控背景下,實際上券商風險管理工作仍舉步維艱? 在多家券商風險控制人員看來,作為一個“新興加轉軌”的市場,中國證券市場缺乏有效的共同治理、成熟的市場化運營方式,以及清晰的監管標準、風險意識的倡導等;加之券商融資渠道單一化、產品創新受限制,傳統業務增長乏力,“堵而不疏”的外部監管難以奏效。 在這種大環境下,券商并不關心內部控制標準對公司能夠帶來的利益,往往認為所謂“擦邊球”能幫助公司獲得期望的利益,沒有考慮到由于內部控制失效對公司造成的損害可能致命。 券商自身則涉及四個不同層面。一是風險管理文化缺失。目前絕大多數券商重業務輕管理,在內部管理和內控建設中存在各種模糊認識,風險意識淡薄。即使監管層三令五申,也難貫徹執行。 其二,違規處罰的標準偏離。券商內部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往往以“是否造成損失”作為評判標準。“一好遮百丑”,當違規沒有造成經濟損失,甚至產生經濟效益時,往往對存在的違規行為既往不咎,因此,發現的問題幾乎得不到有效整改。 其三,風險管理前瞻性不夠。券商的部分內控制度對于傳統的業務相對有效,但對新業務、新領域,管理層沒有清醒的認識,使原有的內控制度隨著業務發展而失效。 其四,風險管理專業人員和手段缺乏。專業化是風險管理基本準則,而國內券商的風險管理還處于摸索上路的初創期,機構設置不合理、人員素質欠缺和風控手段落后同時存在,成為整個風險管理機制中的重大薄弱環節。 如何實現內控 如果沒有嚴格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和風險管理措施,任何財富終究是“紙上富貴”。如何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內部風險控制機制,加強內部風險管理已成為券商發展的燃眉之急。 加強券商的風險管理,首先必須讓風險管理成為國內券商經營目標的一部分,并融合到企業的文化和經營理念中,使風險管理成為每一位員工共同努力的目標。 其次,必須加強風險控制的組織機構建設與人員的配置,完善風險控制組織體系。對重要業務配置專門的風險控制人員,明確營業部財務經理必須承擔起風險控制與管理的職責。 進一步加強對各項業務風險點的控制并嚴格管理。如經紀業務的資金存取、資金監管、交易處理;承銷業務的項目立項、內核及項目實施;證券投資的規模、投資運作與持倉結構;技術系統的安全運行等。 制定內部風險控制指南,實施風險流程管理,加強風險監測和揭示。健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巡回檢查制度、實時監控制度,完善風險提示和預警制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開發、運用先進的風險控制技術和手段,提高風險管理的技術水平,應成為提升券商風險控制水平的重要舉措。 由于中國證券市場屬于新興加轉軌的市場,缺乏成熟的市場化運營方式,應用國外的科學、先進的風險管理方法與工具還存在相當難度,一旦條件成熟,應借鑒國外券商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方法和工具來準確有效地識別、評估、追蹤和管理各類風險。 (作者為某證券公司風險控制部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