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中小板存在三大軟肋 兩大對策已浮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8日 08:13 證券日報 | |||||||||
本報記者 齊士揚 隨著中小企業板塊股票的正式掛牌,如何投資中小企業板塊的討論也就越來越熱烈,而由于基金又是目前證券市場上一個不可忽視的主流資金,他們對中小企業板塊的投資看法往往可能會影響著整個市場對中小企業板塊的看法。那么,在中小企業板塊掛牌交易的背景下,基金們究竟會有什么樣的想法呢?會采取什么樣的操作思路呢?
基金投資的三個軟肋 雖然中小企業板塊與中小企業板僅僅相差一個字——塊,但是卻有千里之差別,因為中小企業板意味著與主板是相對立的一個交易市場,但是中小企業板塊就意味著僅僅是主板的一個分支,如此就折射出掛牌交易的中小企業板塊與當前的主板并不存在著根本的差別,基金完全可以用主板的投資思路應對中小企業板塊。 即便如此,基金們也得考慮三個因素,一是基金契約因素,因為有些基金的契約規定只能投資于大盤藍籌股,這從融通新藍籌、大成藍籌穩健等個股可以看出這一點,此類基金對中小企業板塊可能難以投資。也可以講,這些以藍籌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可能無緣于中小企業板塊可能帶來的機會。但對于一些就以中小盤股為契約投資規定的基金倒是一件好事,德盛小盤股成長基金等就是如此。 二是基金能否擁有龐大的研究力量,因為從近期媒體報道的信息來看,各研究機構的調研公司對象主要局限于大型企業,尤其是像中國石化(資訊 行情 論壇)、華能國際(資訊 行情 論壇)等這樣的龍頭企業,但對于一些小型公司,機構的研究力量就相對薄弱一些。這主要是因為投入與產出存在著不匹配的因素,而基金的投資主要依賴于價值投資,價值投資的落腳點就是在充分了解,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而目前各研究機構對小型企業研究的薄弱環節會否造成基金投資中小企業板塊的一個軟肋就成為市場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三是流動性問題,因為小盤股大多僅僅只有3000萬股左右的流通盤,流通市值大致在五六個億元左右,而一些開放式基金的規模都在20億元甚至50億以上,這樣一來,面對龐大的基金,如此小的流通盤就容易造成流動性陷阱,進去容易,出來難,基金們的操作就相應困難。更為重要的是,在目前股權分置的背景下,基金一旦持有此類個股,很難能夠通過分紅等達到投資回報的目的,主要仍然是靠差價所得,因此,基金們在考慮到中小企業板塊時不得不考慮到流動性的問題。 兩個對策 當然,這并非意味著基金們就不可能對中小企業板塊無動于衷,這么兩個思路已在基金經理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出來。 一是堅持長線投資,分享成長性企業所帶來的市值增長回報。對于目前我國證券市場而言,很難分中長線的時間周期,很多人認為一年就已經是長線,但對于國外的理性投資者而言,長線往往指的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短則三五年,長則七八年,這才是真正意義的長線投資。而對于基金而言,半年甚至一年的長線投資往往容易波動風險,但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的長線投資,往往會熨平短期的股價波動,從而贏得真正意義上的長線投資回報。對于中小企業板塊更是如此,部分具有成長性的企業,經過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的增長之后,市值可能就不再是小企業了,而是大企業了,這樣的話,基金的流動性陷阱就迎刃而解,就如同當年的福耀玻璃(資訊 行情 論壇)、煙臺萬華(資訊 行情 論壇)、國電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等個股一樣。 二是堅持調研,申萬巴黎基金董事長姜國芳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作為一家中外合資的基金,我們是采用國際的技術,配合本土化的運作模式,自主開發風險管理制度。我們在投資一家股份之前,都會自行分析其披露的信息,并到企業現場,去做盡職審查,做調研報告,看好了后才會投資”。如此來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相關機構為了分食中小企業板塊所帶來的投資機會以及爭取到更多的基金分倉機會,即有可能加大對中小企業板塊乃至主板市場的小盤股公司的調研,這無疑會提升市場主流資金對小盤股機會的把握準確度,進而提升小盤股在證券市場上的活躍作用,對此,投資者可以給予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