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板:鐘聲為誰而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7日 14:4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鄒愚 深圳報道 2004年6月25日上午9時25分,深交所三樓上市儀式大廳。 “五、四、三、二、一”,隨著倒數聲,新和成、大族激光等八家公司的董事長們手中舉著的鐘槌幾乎同時落向嶄新的上市鐘。“當”地一聲鐘響之后,八位董事長手中的鐘
這是深交所近四年來首次響起上市的鐘聲,也是中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多人同時敲鐘”的一天。 鐘聲過后,八只中小企業板的首批掛牌公司以驚人的價位高開,漲幅遠遠超出市場預期。 盡管沒有成為中小板的首發IPO,大族激光(002008.SZ)卻成為另外一個第一,甫一開盤,大族激光就沖到了40元,漲幅高達348%,股價最高達48元,直到下午3點收盤,大族激光的股價始終在40余元左右的高處徘徊,大族激光2003年每股凈利潤是0.46元,43元的高價意味著其市贏率接近100倍。其余各股漲幅均在100%以上,漲幅最小的德豪潤達(002005)收盤價為25.92元,高出發行價7.72元。 “一步到位,高開低走。”對于中小板的未來走勢,國信證券紅嶺中路營業部高級分析師潘本將判斷說。 誰來追捧中小企業板? 作為一個“妥協的產物”(成思危語),中小企業板能否成為中國股市價格體系重構的標桿? 不過,中小企業板更像是一個獨舞者,中小企業板的群體亢奮,終于未能抵擋大盤下跌的勢頭,收盤前幾分鐘,上證指數一度跌破1400點。 行走在國信證券深圳紅嶺中路營業部的大戶室,耳邊聽到分析師在廣播中說:“有中簽中小企業板股票的,可以直接拋掉算了。”這個營業部曾經因為有一批被稱為“漲停敢死隊”的大戶而聞名股市。 央視在當天所做的一項調查也有同樣的傾向,央視的問題是:如果你中簽中小企業板的股票,那么在第一個交易日你是選擇持有還是拋出,有82%的人選擇了拋出,選擇持有的只有5%。 當天新浪網的網上調查顯示,如果中簽選擇“開盤首日拋出”的占到54%,而“繼續持有”的則不到22%。 久嘉基金助理阮濤認為,目前中小企業板的股票投機性太強,定位太高,機構不太可能進入,當然,如果日后有合適的價位,機構投資者會考慮持有。 一些人士以香港創業板作為中小企業板的參照系。目前香港主板的市盈率是15倍左右,創業板30倍,而國內主板的市盈率在25-30倍之間,因此認為中小企業板的市盈率也應該在50-60倍之間。 京華山一的投行人士認為,中小企業板其實是主板的翻版,與香港創業板市場不具有可比性。 仍然存在的股權分裂并未讓人看到可預期的全流通的未來,而其奉行的與主板相同的上市標準,使得中小企業板的股票看起來與主板的股票并無太大差別。 潘本將支持這種觀點,“所謂中小企業板,更多地是深圳重發新股的一個創新。” 潘本將認為,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有本質不同,創業板是高成長性的企業,而中小企業板的發行要求和主板一樣,需要三年盈利,目前發行的8家公司,每年凈利潤都在幾千萬元,而且有三年的盈利歷史,這些企業已經進入成熟期而不是成長期,因此業務成長性有限。 此外,目前上市的8家新股中,募集資金產生效益的最短要兩年,長的要七八年,這就意味著,即使這些公司的業務能夠出現大幅度增長,盈利也至少要在兩年以后。 潘本將認為,他個人傾向推薦客戶買藍籌股,以招商銀行為例,去年每股收益是0.39元,但是股價只有8元,而且每年保持30%的增長率,成長性絲毫不比目前中小板的8家新股遜色。 監管難題 中小板是否會成為一個以民營企業占絕大多數的“民營企業板”? 種種跡象顯示,這種可能性很大。以昨日新上市的8家中小板企業來看,無一例外都是家族控股。 “過去中小企業銀行貸款難,而主板對于民營企業卡得很緊,設立中小板,民營中小企業可以通過上市獲得直接投資,這對國內的民營經濟是一個發展的契機。”市場人士評論說。 此外,業界認為,純粹的民企板,推行全流通也許更為容易一些。 全流通牽涉到的最為困擾的一個問題是,要實現全流通,非流通股的持有者們要做出讓步。然而這就遇到一個致命的問題,誰來代表國有股讓步,涉及到國有資產流失,誰來承擔這個責任? 相對來說,如果中小板是一個民營企業板,私人股東可能愿意為其股份的流通性付出代價,政府可以在一夜之間宣布中小板實現全流通,具體的價格則是這些民營企業的大股東們和中小股東談判的結果。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很樂觀。也有市場人士擔心,只要股權分裂的情況不改變,大股東違規的成本很低,中小企業板的公司就將從原來的國企提款機淪為民企提款機。 “如果我是控股股東,過去我辛辛苦苦一年才賺幾千萬,現在有幾個億進來,我通過各種關聯交易把這些錢套走,很輕松的事。”國信證券深圳一家營業部的沈大戶對此十分憂慮。 這種擔憂不是沒有理由,從主板的種種案例來看,國有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況較為普遍,但是由于國有企業涉及當地政府形象,一旦曝光,政府往往會填上這部分窟窿。而民營股東的違規動機往往比國有股東更強,操作也更加隱蔽,掠奪則毫無顧忌。實達電腦、宏智科技、托普軟件、德隆系等就是例證。 如果監管機制仍然沒有進步,誰來保證民營企業家的道德會更高尚? 風險投資的強心劑 中小企業板正式開始運作,最大的受益者除了交易所,就是中小板公司,還有風險投資。 2000年掀起的風投熱,許多風險投資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起,但是,經過4年的煎熬,還活著的已經不多,至于活得很滋潤的更少。 “很多風投的錢差不多都用完了,”一業界人士透露,中小板開設突如一夜春風來,讓這些瀕臨倒閉的風險投資公司重生。 實際上,在風險投資看不到出頭之日的這幾年,不少風險投資公司變相成了投資公司,他們的資金沒有進入項目,而是到了股市做委托理財,深度套牢的為數不少。 “中小板給風險投資打了一針強心針。”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財政運營總監王平博士說道。 王平所在的中科招商,是去年國內業績最好的風險投資公司,他們正在雄心勃勃地把旗下管理的資金規模擴大到50億。 王平說:“中小板給了創投市場一個信號,一個信號可能引起資源的重新配置。”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風險投資都抱這樣的看法。科技部一位官員接受采訪時指出,“中小企業板的推出,短期來看還不會對創投業產生什么影響。” 王平也承認:“中小企業板仍然沒有解決全流通問題。風險投資盈利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資本溢價退出,法人股無法上市流通堵住了風險資本退出的渠道。企業上市了,當然對企業自身發展有好處,但風險資本無法兌現資本增值利潤,也就無從談起滾動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