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即將解脫?國債20%投資比例有望取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0日 17:29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淡水魚 上海報道 在《證券投資基金法》正式實施之后,有關基金國債20%投資比例取消近在眼前,對于基金經理來說,到了對債市、股市兩個市場選擇作出判斷的時間。 政策動向
從基金公司傳來的信息是,有關國債投資20%的規定取消幾成定局。 1997年11月14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頒布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第5章第33條第4款規定,基金投資于國家債券的比例,不得低于該基金資產凈值的20%。 據悉,這一條款頒布主要是為了控制風險和支持國債發行。由于當時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剛剛起步,在投資管理方面的經驗還不足,出于保護投資者利益和控制風險的必要性,監管層在《暫行辦法》中規定了20%的比例限制。 隨著行業的發展,在基金經理和市場呼聲中,這一條款受到挑戰。 隨著基金市場的不斷成長,投資運作經驗越來越豐富,控制風險的能力越來越強。原有的20%的比例已經落后于市場的發展,甚至制約進一步的成長,原有的控制風險的必要性已經不復存在,東方證券基金研究員何仁科認為。 在20%的國債投資比例限制之外,《暫行辦法》還規定1個基金投資于股票、債券的比例,不得低于該基金資產總值的80%。 當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同時下跌的時候,這兩個規定的弊端就一覽無余。2003年8月份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之后,股市和債市同時開始下跌,基金經理手握股票和債券而無能為力。 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基金財產應當用于,上市交易的股票、債券,以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證券品種。 對于基金投資20%國債比例限制并無明確規定。 而據消息人士透露,作為基金法實施細則,監管層正在著手制定《證券投資基金募集運作管理暫行辦法》,借鑒國外成熟市場經驗,在其“征求意見稿”中,基金至少要投資20%國債、基金資產的80%必須投資于股票、債券等規定均被取消。 市場沖擊 《證券投資基金募集運作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已經指日可待,預期影響已經逐漸顯現。 目前市場上股票型基金(包括偏股型和股債平衡型)截至5月27日,資產規模總計約為2470億,按照20%比例計算,股票型基金持有的國債(包括部分金融債)約為500億。 在升息等多種不利因素之下,債券難有作為,限制一旦取消,將把其組合中數億的國債擇機拋出,多位基金經理表示。 《基金法》通過以后發行的新基金幾乎都在基金契約中為此預留了空間,規定一旦取消,直接過渡即可。對于老的基金來說,則還有一個持有人大會通過基金契約修改的過程。 20%比例的限制取消,對于債券市場,尤其是國債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個負面消息,泰信基金基金經理認為,500億的資金壓力,無論是債市或是股市可能都要面臨一定的沖擊。 市場爭論的是,這種沖擊到底有多大? 對于股市資金面而言,這是一個利好。從長期來看,這部分資金將會流向股票市場,但是從短期來看,500億資金的效應不會立刻顯現。 一位債券基金經理分析,扣除掉一些銀行間債券及金融債,股票基金手里的國債應當還有過100億,低迷時交易所債市全天的成交不過十多億,如果拋盤蜂擁而出,市場壓力可想而知。 決定的因素很多,現在判斷這400億資金的影響為時過早,上投摩根基金經理認為。 20%比例取消已經在市場中得到一定消化,前段時間交易所債市大跌已經做出一定提前反應。而且由于近期債市下跌較多,大多數基金的債券品種已經轉化為一年期以內的短期債,幾百億的資金量對短期債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大,華安基金基金經理認為。 真正受到影響的是3到5年的浮動和固定利率債券,券商疲于應付國債欠庫,保險公司的態度非常關鍵,債券型基金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大,另一基金經理表示。 基金解脫 20%比例限制的取消,得到了大多數基金經理的擁護。 從市場影響來看,將使得基金市場上開始擁有真正的純股票型基金,從而基金產品線將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上投摩根基金經理表示。 國債倉位的選擇在某種程度上是基金經理投資能力的一種表現,20%的比例限制無疑是大幅縮小了基金經理投資選擇的空間。被動持有至少20%國債,已經導致投資國債的基金資金,在債市出現下跌時無法回避系統性損失。 更為純粹的股票型基金意味著大量的高風險、高收益產品將出現,但并不是絕對的,這與基金公司的策略也有關。一般而言,小基金公司選擇激進,大基金公司保持穩健的策略,債券倉位仍會保持相當。 從另一方面來看,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股市中,基金的風險可能更大,泰信基金人士表示,債市也有風險,與股市相比,還是小得多。 現有基金產品,即使全部放開,不可能都選擇股票,為了風險控制的因素,其中將依舊持有相當部分的債券,華安基金人士表示,對于許多基金來說,出于資產配置及應付贖回等方面考慮,也不會完全清空國債,如果債市再度向好,資金也可能回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