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凝神聆聽QDII足音 降低中小板暴炒預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5日 10:37 南方都市報 | ||||||||||||
與中小企業板塊的推出類似,QDII在沉寂了一段時間以后,也突然加速。5月底,中國外管局副局長馬德倫稱,已初步制訂了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等有關實施方案;6月初,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稱,QDII管理辦法即將出臺。受此影響,市場再次繃緊神經,指數權重較大的績優藍籌股近日連續下跌,帶動大盤回調。 而就在幾個月前,市場仍然認為目前推出QDII不是很合適,我國尚不具備完全開放
在爭論中,社保基金已提前出海,并獲得5億美元的初步投資額度,業界廣泛認為這是中國QDII機制的第一次嘗試。 券商海外投資獲利頗豐 由于中國資本項目對外開放漸行漸快,內地資金進入海外資本市場的步伐加快已成定局。根據國家外管局統計,目前內地每個月的外匯儲備都以120億美元的幅度增長,這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全部外匯儲備。這部分資金投向,以前是購買美國國債,但是出于分散投資風險的考慮,外匯儲備進入不同國家的資本市場已變得越來越迫切。 出于刺激香港股市的考慮,香港金管局一直是QDII的極力爭取者。不過適時推出QDII同時也是國內宏觀調控的需要,國家外管局局長郭樹清就曾表示,QDII的實施將是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重要途徑之一。而對于機構來說,QDII的推出可使企業的投資不只局限在國內,也方便了基金以回報為主要標準進行投資。有業內人士甚至樂觀地估計,QDII的推行從資本項目開放演變情況來看,短期內會是一個資金流出的過程,中期則會演變成較大規模的海外并購。 去年海外市場的走強,讓不少可以海外證券投資的國內券商都獲利頗豐,如國泰君安“赤子之心中國成長基金”去年收益率超過40%。事實上,據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存在巨大價差,已有不少國內機構(包括券商),都已經以代客理財或自營的方式進行港股投資。 目前合格的QDII為數極少 此外,QFII制度在內地的成功,讓管理層吃下一顆定心丸,這使他們放心地認為,只要資金在受監控的條件下運作,不管是QFII還是QDII,都不是洪水猛獸。而有券商甚至認為,“QFII已經推出,海外合格機構投資者已經進來,國內證券公司也應享受公平待遇。” 不過金信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康認為,以QDII來支持香港市場之說很難成立。他分析說,香港已經是全球最自由及流通率最高的證券市場之一,也是全球資金在亞洲的集散地。到目前為止,香港主板及創業板共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股市總市值已超過6.1萬億港元。同時,內地赴港上市企業的總市值,也已占到香港證券市場總市值的29%。對高達6萬億市值和資金完全國際化和市場化的香港市場而言,QDII的資金是杯水車薪。 內地機構能否到海外大規模淘金也值得懷疑。李康說,目前我國僅有申銀萬國、中銀國際、中金、國泰君安等少數幾家券商在香港設有分支機構,而QDII機制的運作,需要實力雄厚的國內機構投資者的參與,而我國缺少熟悉境外資本市場、擁有大量境外客戶的有實力的證券投資機構。因此,積極推動證券機構的國際化進程,讓更多有實力的機構投資者走出國門,才能在QDII適時推出時,有效避免因缺乏經驗而導致的經營風險。 申銀萬國分析員康偉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國內的保險公司、社保基金目前還很少有熟悉港股運作的研究人員,缺乏海外投資的經驗,況且國內股市還沒對保險資金開放,QDII的真正實施將是一個中長期的過程。而社保基金的先期出動是赴港上市的國企減持國有股的結果,2001年內地國有股減持被叫停,而海外上市公司的減持工作卻一直在進行,這部分停留在海外的資金必然要選擇投資出路,但它們也不是全部投資于香港股市,債券、基金等低風險的品種也是重要的選擇對象。 降低中小企業板暴炒預期? 記者采訪多位證券人士得知,近段時間以來,高層推出的多項重大措施均出乎市場的預料,不排除是為了配合宏觀調控的需要。而據此猜測,QDII的提速可能是為了降低中小企業板暴炒的預期。 海通證券分析師張琦認為,此前無論是基金、券商、社保基金、散戶,都表達了投資中小企業板的意愿。管理層的表態也為中小企業板初期的發展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他們希望中小企業板“平穩推出”,而不是遭到一輪暴炒。在此時公布即將推出QDII的消息,可能是在這種擔心下,以分流一部分資金來平息對中小企業板過高的預期。本報記者 陳家林 ○ 名詞解釋 QDII QDII(國內機構投資者赴海外投資資格認定制度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制度由香港政府部門最早提出,是在外匯管制下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權宜之計,以便于在資本項目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國內投資者對海外資本市場進行投資。 (責任編輯:陳苑 劉妙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