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外匯儲備壓力與人民幣升值預期下QDII臨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5日 09:17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相關專題: 特別策劃: 相關報道: 本報記者 莫菲 上海報道 面臨高達4398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壓力與人民幣升值預期,QFII姐妹花——QDII來臨腳步聲越來越清晰。 2004年5月底,“2004年在華外資銀行會議”上,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中國即將出臺合格境內投資者(QDII)管理辦法。 無獨有偶,5月23日在北京第七屆“國際資本中國戰略”論壇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馬德倫透露,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在積極研究推動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措施,包括QDII的實施、社保基金與保險公司資金的直接海外投資。 而領跑QDII第一步的很可能是社;、保險資金及一些真正符合規定的機構投資者如基金管理公司等。 “三駕馬車”殊途同歸 據權威人士透露,2004年2、3月,國務院已基本批準了中國社;稹⒈kU公司資金投資海外資本市場的請示,社;、保險資金將和QDII一起,成為內地資本投資海外市場的“三駕馬車”。 目前,外匯管理局、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等正分頭抓緊制定“三駕馬車”直接海外投資的具體方案,包括制度、法律的準備與如何做好托管人、投資管理人的選擇。 有一點可以證實的是,由于QDII仍是外匯管制下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權宜之計,所以,高盛研究報告與荷銀投資人士均認為,QDII計劃與社;、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源并不是“可自由兌換成外幣”的人民幣存款,而是國內現有的大量外匯存款。 馬德倫也曾暗示人民幣資本帳戶的開放要有一個過程,這不僅取決于外匯管理和金融體制改革的進展情況,而且還取決于其他領域改革的進展情況。 盡管截至2004年3月31日,我國金融機構的外匯存款已達1467億美元,其中,居民外匯儲蓄存款825億美元,企業外匯存款519億美元,但“為了控制資本外流的數額,與逐步推進QDII,”高盛研究報告認為,“政府在開始時,會制定一個額度上限,可能設定于20億至50億美元之間! 普遍認定的方式是允許一些合格的基金管理公司申請設立外匯基金,募集國內投資者的外匯存款并專門投資于國外資本市場。 保險公司海外投資的資金將是保險公司的外匯保費收入與外資資本金,包括保險公司海外上市時籌集資金及外資參股的資本金,據業內人士推算,這兩部分資金合計約為70億美元。 而財政部通過國企境外上市減持10%國有股權所募外匯資金,按相關規定應在期限內結匯移交社保基金,F在的情況是,多數海外上市國企不忙于結匯上繳,知情人士推測,目前社;饡e極爭取在香港設立外匯帳戶,國有股減持所募資金很可能將來直接劃轉社保基金海外帳戶,以供其海外投資之用。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社保基金第一步海外投資規模不會很大,可能在5億-6億美元間,僅占資產總額的3%-4%。 但在監管者眼中,他們并沒有把保險公司海外直接投資的舉措看作真正的QDII,在保監會看來,保險公司允許直接投資海外產品的目的很簡單——解決保險公司現有外匯“無處可投”的困境。 新政策與“曖昧QDII” 馬德倫曾表示,外管局關注到中國保險公司的外匯資金如何增值的問題,今年3月份與保監會交換了“允許保險公司資金投資到海外的資本市場”意見,并起草了一份給國務院的請示。 馬所指的交換意見,實際上是一份由保監會等部委協商制定的關于保險資金海外投資的方案。這份幾易其稿的方案基本定格了未來保險公司應如何投資海外市場的框架。 據記者了解,此方案要求境內保險公司可以使用自有的外匯資金,包括資本金與外匯保費收入去境外投資,而人民幣保費收入暫不能兌換成外幣投資。 其次,保險公司只能從外資銀行手中或委托外資銀行購買信用級別AA級以上的固定收益產品,如國外政府債券與中資在海外發行的債券等,其余股票類產品暫不對保險公司開放。 再者,方案規定外資銀行不得既擔任保險公司的托管行,又擔當其委托代理行。 事實上,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平安保險、中?德撌蔷硟缺kU公司中持有外匯存款的重頭企業。中國人保財險境外上市募集總額62.2億港元、中國人壽境外上市募集34億美元,此外財產險公司還有部分外匯保費收入。 根據《保險業務外匯管理暫行規定》,保險公司經常性項目下的資金,即外匯保費收入不能結匯,要留存用于再保險與賠付金,而資本金結匯,即兌換成人民幣,也要有充分理由,并逐一向外管局申請。 但面臨巨額的國家外匯儲備與美元的貶值預期,監管當局自然不希望增加更多的外匯儲備。因此,保險公司通過結匯轉為國內投資也較為困難。 專業人士指出,另一方面,保險公司的外匯資金按規定只能以銀行存款方式“保值”,而面對國內通貨膨脹與低微的美元存款利率,實際利率可能為負。 處于兩難中的監管層制定保險公司投資海外資本市場策略成為唯一的上乘選擇。 盡管外管局、保監會、證監會正在積極研究與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但各大保險公司似乎對該方案沒有釋放出極大熱情,因為他們在國內已經尋找到了一種有利于外匯投資回報、間接投資海外的擦邊方式。 這種方式是國內商業銀行紛紛推出的外匯結構性存款。與以往單一的外匯存款不同,結構性存款是指各家銀行利用國家允許銀行境外投資的政策,將外匯投放于國際市場以獲取預期收益的創新產品。 一般的操作模式是,保險公司與國內商業銀行簽定合同,購買銀行的外匯結構性存款產品,接著,國內商業銀行再把保險公司的外匯資金轉手委托給外資銀行,由外資銀行去購買國外市場的信用產品、利率產品、匯率產品或其組合。 業內人士介紹,通常情況下,外匯結構性存款收益率高且相對穩定,一般最低也要高于普通的外匯銀行存款的收益率。 因此,保險公司早已把外匯資金投入結構性存款之中,而國內商業銀行作為“二傳手”,為得到一筆不菲的中介收入而樂此不疲。 “雖然監管層也洞悉了灰色地帶的奧妙,但還沒有過多干涉!蹦惩赓Y保險公司研究人員表示。 對于外匯較多的保險公司而言,購買外匯結構性存款與直接海外投資,最終的結果均是外匯資金流入境外市場,獲取境外投資的回報,而唯一的不同在于,外匯結構性存款需要通過國內商業銀行運作,保險公司需支付一筆中介費用,而保險公司海外投資的政策一旦放開,保險公司可以直接找海外銀行購買固定收益類產品。 目前情況是,不僅保險公司購買外匯結構性存款,而且一些外匯存款較多的國有外貿企業、財務公司及普通投資者均在購買該產品。 專家認為,由于外匯從國內商業銀行手中流到了外資銀行,參與了境外資本市場投資,因此,這種外匯結構性存款也可視為間接的、曖昧的QDII。 QDII調控手段? 2004年港股的低迷走勢,似乎掩蓋了市場人士對QDII投資海外市場的熱情。 而此前,熱烈奔放的港股上漲勢頭賦予了“三駕馬車”極大的海外投資熱情,市場曾急切等待著QDII、社保基金、保險公司海外投資政策的出臺,可以馬上投資港股。 但“制定政策是有時間過程的,”社;饡硎麻L項懷誠在新聞發布會上曾稱,“馬上到海外投資或是香港運作,我還沒有做好準備。而這些準備是要通過專家委員會和投資決策委員會來討論、評議、決定的! 由于QDII遲遲沒有出臺,2003年下半年,市場一度謠傳“QDII將無限期推后”,最后,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國家信息中心宏觀部副部長徐宏源公開表示中國管理層從未動搖,正在研究與制定相關政策。 在這一張一弛之際,QDII出臺也許錯過了最好的市場時機,而市場主體也尋找到了一種間接海外投資的方式——外匯結構性存款。 上述研究員分析,盡管市場主體的某些行為確實比新政策快了一步,但對于監管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恰當的時機推出一部穩妥的制度。 顯而易見,現在我國正面臨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過多的外匯儲備與資本凈流入正是監管當局需要解決的棘手問題。 國家外管局局長郭樹清曾表示:“資本凈流入已經成為我國國際收支順差的主要來源,2003年資本項目順差444億美元,同比增加263%! 而目前,外管局控制國際資本順差的主要手段是減少外來資本流入、減少外匯儲備增加,避免更多的企業與居民把外匯資金兌換成人民幣。 有分析認為,QDII制度是中國減少外匯儲備的一個途徑,其作用是把國內外匯存款分流至海外投資。 因此,此時即將推出的QDII制度、社;、保險公司海外投資的政策,不由得被市場人士理解為監管層調控外匯儲備、降低外匯儲備貶值壓力的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