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自救難破資金困局 市場決定性因素陷入短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5日 07:02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相關文章:
誰都知道資金對股市而言意味著什么。然而,正是這個對市場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因素,現在卻陷入了短缺。 資金困局 最先感受到資金短缺的無疑是券商。一紙嚴控國債回購風險的指令讓券商失去了資金騰挪最重要的一個渠道,填補各種漏洞成了部分券商最近一段時間的主要工作。而股市與債市的雙重下跌,又使得券商的這種填補努力變得格外的艱辛。 如果說券商資金面出現緊張還可以理解的話,那么基金資金也開始吃緊則多少有點讓人感到意外了。事實是基金的資金面也亮起了黃燈。海通證券研究所在他們最新一期的研究報告中稱,自從股市4月份開始回落至今,開放式基金的首發規模以每周10億元以上的速度下降,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已經把首發目標定位在20億元左右。這與前期首發規模動輒百億形成了鮮明對比。從最近幾周的情況來看,首發規模下降的速度出現了加快的跡象。20億元首發規模,對部分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已經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僅如此,開放式基金的贖回壓力也令基金管理人頭痛不已。后續資金跟不上,現有存量又出現萎縮,這就是目前基金面臨的資金難題。 與機構資金捉襟見肘相對應的是,新股發行出現了明顯的提速。進入6月份,中小企業板塊上市公司的發行全面啟動。從近期的發行情況來看,基本符合市場每日一股的推測。有關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滬市新股上市速度基本保持在每月10只左右。如果這個數據在未來不發生改變的話,那么6月份新股發行大提速將是板上釘釘的事。 機構突圍 一方面是新股發行的提速,另一方面則是資金的失血,而機構目前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相對不利的局面。在這樣的背景下,尋求自救式突圍幾乎成了機構們的一致行動。這種突圍有著相同的模式,那就是減倉。 融資渠道的匱乏是券商永遠的痛,而灰色融資方式又經不起宏觀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因此,從某種程度來講,券商的突圍多少帶有一點悲壯的色彩。這種突圍首先從各自的重倉股入手,市場表現則是券商重倉股的集體沉淪。券商重倉股一度成為投資者避之唯恐不及的對象。有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私下交流時也坦言,清理重倉股獲得的資金基本上都用來應對償債需求。部分券商資金面的緊張可見一斑。對于個別券商而言,這種突圍則顯得更為被動,重倉個股高臺跳水甚至給人以壯士斷腕的感覺。 盡管基金的調整顯得相對主動一些,但由于持倉結構的高度雷同,這種調整同樣要付出不小的代價。為應對后續資金缺乏以及流動性需求,基金紛紛調低了自己的倉位。有數據顯示,最近幾周,基金的倉位出現了持續的降低,平均減倉比例達到了4%。這從近期核心資產股的整體低迷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基金對倉位的調整同時還有結構上的考慮。對于一些受宏觀調控影響比較大的上市公司,基金的減倉是不遺余力的。某基金策略分析師這樣認為。 等待契機 機構為了破解資金困局,可以說使盡了渾身解數,但這種依靠多殺多來實現的突圍能達到解困目的嗎? 僅僅依靠市場力量和機構自救來破解資金困局,顯然是不夠的。在一個預期已經降低的市場,彼此減倉只能使已經繃緊的資金鏈條變得更緊。這不利于市場的后續發展。有資深市場人士不無擔憂。 最近的市場走勢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多殺多所造成的后果。在機構紛紛進行倉位調整的背景下,市場面對的套現壓力可想而知。每一次反彈都成為機構減倉的良機,這也是為什么近期市場遲遲沒有反彈,以及即使反彈高度也有限的重要原因。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隨著做多能量的不斷消耗,市場有重新陷入長時間調整的危險。去年底以來好不容易形成的良好局面將喪失貽盡。這顯然不符合市場各參與主體的利益。 如果說市場本身風險比較高,那么重新陷入調整也沒必要大驚小怪。但問題是目前市場風險已經大幅降低,市盈率降至歷史低位,包括升息預期在內的宏觀調控因素通過下跌得到了消化,在年線附近逢低買入盤也開始變得活躍起來。如果純粹是由于資金面的問題而使市場重新陷入長時間的調整之中,這多少會讓人感到有點無辜。 目前位置對場外許多資金而言是具有吸引力的,市場可能只需要一個契機,一個讓機構重新樹立起信心的契機。如果這個契機出現的話,市場重拾升勢應該不是問題,資金困局可能也將迎刃而解。某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這樣認為。問題是,這個契機什么時候才會出現? 上海證券報記者 吳小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