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幣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中房股份暴跌 > 正文
 
國債回購逼倒最后強莊 中房崩盤與德隆不無牽扯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9日 10:30 《財經時報》

  相關報道:

  中房股份14個交易日暴跌15元 仍未“跌出真相”

  中房股份高臺跳水暴露重大隱患 莊家身份仍是謎

E歌時代來臨了! 第39屆世界廣告大會
繽紛彩音風暴免費聽 上網實用手冊

  中房股份接盤不足尚難止跌 某機構浮虧已近億

  相關專題:

  中房股份暴跌

  德隆系資金斷裂將崩盤?

  特別推薦:新浪財經債券頻道

  中房股份這次崩盤與德隆系國債回購不無牽扯

  本報記者 謝姝

  嚴查國債回購,銀行收緊貸款,在“德隆系”領銜,莊股股價齊齊向下,千里不回頭之時,A股市場最后一個強莊——中房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600890),也終于在堅挺5年之后轟然坍塌。

  “中房股份這次崩盤跟德隆系亦有關系。它們在國債回購上有牽連。”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中房股份的第二大股東上海唯亞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唯亞”),在2003年以前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是潘亞平。他同時為廣瀚電子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財經時報》調查得知,潘亞平現年51歲,他有雙重身份:一重是唯亞和廣瀚電子的老板、上海星號特企業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一重則是德隆重金聘請的職業經理人。潘現任合金投資(資訊 行情 論壇)(000633)和上海星號特的總經理。上海星號特目前是合金投資的子公司。

  連續11個交易日無量跌停之后,中房股份繼續下跌,并且跌破歷史最低價5.35元。第11個跌停板之后,交投突然天量上升, 7個交易日換手率達26.4%,涉及金額3.6億元。 面臨資金鏈斷裂的生死關頭,莊家即使在市值跌破歷史最低價時也不得不揮淚斬倉。

  跌停第一天,拋單僅僅近6萬股,11個交易日加起來,總共成交約78萬股。對于這只流通盤2億股的股票而言,換手率僅達0.38%。而4月26日之前,交投量也一直保持在每天幾百手的平均水平。這只股票莊家高度持倉,散戶很少,據稱鼎盛時期機構持倉達90%以上,可見莊家并未解套。

  但是,就是從這6萬股約合105萬元市值(按4月27日收盤價17.5元計算)開始,莊家便任由股價跳水下跌。

  5月19日,在有望“沖刺”A股市場跌停天數紀錄的關口,跌停終于止住了。而且,終于有人接盤了,一放量便猛增至2518萬股。

  6萬股拋單并非是一個不可控的數目,但是,為什么從這根導火線開始,堅挺5年的“大牛股”終于一瀉千里?

  知情人士告訴《財經時報》,資金鏈斷裂是導致莊家忍痛割肉的直接原因。

  國債回購引發資金鏈斷裂

  與近期德隆系“三駕馬車”暴跌原因相似,年初以來銀行惜貸直接導致了眾多坐莊機構資金鏈吃緊。而它們之所以在不惜以低于吸籌價的價位上賣出股票,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等錢救急,用于填補國債回購的虧空。

  浙江利捷分析師余凱認為,中房股份的操作方式跟新疆德隆很相似,就是利用國債回購來籌集資金。券商把資金用來購買國債,然后再進行回購,這個過程中資金出現十倍甚至更高的乘數效應。

  一般的操作手法是這樣的:莊家通過證券、信托公司進行融資。外圍資金通常委托與莊家關系密切的證券、信托公司進行國債投資,而證券、信托公司再將國債進行回購,回購現金則轉到莊家指定的賬戶中。莊家與資金方的三方協議中給出的條款相當優惠,足以吸引相當一部分資金殺入,先后融到巨額資金。

  2003年6月,周正毅案發,富友證券挪用39億元,國債回購問題也因之浮出水面,中國證監會開始對國債回購進行摸底調查。2003年底,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下發國債回購自查令。這次摸底的結果是,市場存在違規回購規模高達1000億元。去年以來發生的一些大案皆與國債回購有關,富友證券、新華證券、南方證券、愛建證券相繼倒下。

  同時,隨著宏觀經濟發生變化,真實存款利率為負數的現實令國債市場逐步低迷,莊家手中回購的國債不但跌破合同簽訂時候的“市面值”,更想不到的是跌破100元面值。

  按合約,莊家必須彌補差價,資金融出方見勢不妙陸續強行回購,莊家不得不向銀行舉債。但此時,尚未從國債回購漩渦抽身的“豪莊”又遇政府收縮銀根之故,加之其他不利因素相互作用,資金鏈嚴重吃緊失去了護盤的能力。

  中房股份2003年年報顯示,該公司2003年負債合計14.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7000萬元。在高負債的同時,公司用于國債投資的力度卻在增大。

  2002年,中房股份(當時大股東還是長春長鈴集團)國債投資花了 9750萬元 ,收益有2500多萬元,投資回報率達25.6%,占當年公司利潤總額8448萬元的30%。這2500萬元后來用到哪里去了?中房股份的解釋是委托一家投資公司做理財。被稱為“股市四大名捕”之一的知名股評人賀宛男對此質疑說:“人們不能不懷疑資金是否流向股市,甚至流向炒作本公司股票。”

  2003年國債投資花了2.29億元,在公告“投資收益”一欄中,盡管投資收益合計為負,但國債投資的投資收益卻未披露,也未被計入 投資收益和利潤總額。中房股份的國債投資到底收益如何?資金用于何處?仍然是一個沒有交待清楚的懸念。

  莊股為什么倒掉

  “最后一只莊股倒掉,是遲早的事情。”知情人士說。

  從盤面表現看,中房股份的股價嚴重偏離價值,雖然長期居高不下,交投量卻異常小,失去了投資價值。2003年,完成重組的中房股份實現扭虧為盈,但每股收益僅為0.012元。與20余元的股價相比,中房股份的市盈率高達1700倍,表明其股價仍然絕對是遠遠偏離其內在價值。事實上,一般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僅在20倍左右,一些老牌的地產股市盈率還不足20倍。按照目前股價,其市盈率也在300倍以上。所以,中房股份最根本的需要是業績支撐。另外,基金時代來臨,令莊家坐莊失去了部分意義。中房股份投資者其實是好幾個大股東的戰略同盟組合。十大股東中,有6家流通股東,合計持有4600余萬股,約占2.05億流通股的22.4%。從2002年年報到2003年年報,6家流通股大股東所持股份幾乎毫無變化,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

  而中房股份此次崩盤,正是源于某些合作者率先減持打破了平衡。“沒有永遠的盟友,歸根結底是利益的結合體。” 知情人士這樣感嘆 。

  唯亞掌控之下的中房股份

  截至2004年3月31日,中房股份流通盤約20510萬股,而股東總數僅為3392戶,戶均持股數超過6萬股,持股高度集中。同時,從1996年的6.8元到1997年的24元,從2000年的5.6元到2001年的22元,中房股價歷次除權后都是強勁填權,累計升幅接近400%。

  中房股份原名長春長鈴,2002年6月,中國房地產集團公司從長春長鈴原第一大股東長春長鈴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鈴集團”)手中接過長春長鈴29.78%的股權,成為長春長鈴第一大股東。2003年7月,“長春長鈴”更名為“中房股份”,這一出易主戲其實是中房二股東上海唯亞導演的。與多數莊股不同的是,在這只股票里頭,二股東一直享有主動權,積極推動著資產置換、主營業務概念包裝等一系列影響基本面的動作。

  上海唯亞成立于1999年9月,法定代表人潘亞平。

  從股價走勢看,從1999年底的5.76元左右,莊家開始吸籌。因此有分析師認為,上海唯亞的成立是為了在長春長鈴進行股票投資。

  唯亞在中房股份的操作手法是,頻繁進行資產置換以包裝主營業務概念。在短短三年內,就將名下資產廣瀚電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快速置入置出上市公司,并主導了與之有關三次資產置換,構造消息面和基本面的相互刺激。

  上海唯亞在2000年即表露出入主長春長鈴的意向。2000年11月25日公告稱,長鈴集團與唯亞達成股權轉讓意向,擬向唯亞轉讓其持有的長春長鈴29.78%的股權,轉讓后長鈴集團將持有22%的股權,退位為第二大股東。

  此次股權轉讓未能取得國家財政部批準。于是,唯亞做了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拉中房集團入伙。2002年6月30日,唯亞、長鈴集團、中房集團三家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將長鈴集團所持的長春長鈴51.78% 國有股股權分別轉讓給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29.78%、唯亞由29.78%降為22%。這樣,唯亞就成了名正言順的二股東,并在中房股份管理層中安插自己人。目前,中房股份高管層中,副總經理馬洪偉同時兼任上海唯亞投資部經理、長春長鈴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財務部總經理張宗也是上海唯亞財務負責人。

  中房集團是內地市場規模最大的房地產企業,也是國資委直屬企業中惟一一家房地產公司,總資產約600億元人民幣。中房集團這樣一個大企業,好不容易買下一個殼,任憑來路隱秘的民企在自己的上市公司里折騰,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此番連續跌停12天后交投突然放大,明顯有人接盤。中房今后走向亦會引人關注。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中房股份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國企業家治理沙塵暴
美進入恐怖襲擊高危期
陳水扁“5-20就職”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權力
巴黎戴高樂機場坍塌
美英聯軍虐待伊俘虜
莎拉-布萊曼演唱會
飛人喬丹中國行全記錄
2004法國網球公開賽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