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強:可以讓滬、深兩個交易所繼續競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18日 11:48 新浪財經 | ||||||||||
5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出批復,同意深圳證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場內設立中小企業板塊,并核準了中小企業板塊實施方案。市場知名人士韓強先生對于即將開板的中小企業板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問、現在A股市場問題較多,您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什么?
韓強: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股權割裂。在我們的證券市場中,由于歷史原因,同一公司的股票被分成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甚至還有A股、B股和H股,形成了一種股票多種發行價格,造成了股權結構的分裂,這種情況既不利于證券市場的長遠發展,客觀上也使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此解決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廣大投資者關心的問題。如果從我國已經加入WTO的形勢來看,解決這個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不僅合格的境外投資者(QFII)要參與A股市場,而且合格的境內投資者(QDII)也要參與國際市場。目前離內地最近的是香港特區的市場。我們知道H股的發行價與市場價都大大低于A股,一旦QDII開放,就會形成比價效應,再想高溢價發行A股就很難了。為什么呢?因為香港已經獲得經營人民幣的業務,同時內地旅游者可以用人幣銀行卡在香港購物,港幣與人民幣的相互兌換要比其它外幣兌換容易得多。同時,內地投資者還可以作為客戶,委托QDII機構在香港買股票。這樣勢必會對A股市場形成沖擊。 從這個意義上說,非流通的A股的特殊性不會再維持很長時間了,上市公司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遲早會流通的,高溢價發行流通股的情況也不會維持很長時間的。因為市場的客觀規律要求等價交換。我們知道在計劃經濟時代曾經有商品的雙軌制,還有生活必須品的種種票證,但是從80年代改革開放之后,到90年代,大部分價格雙軌制取消了,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那么在我國加入WTO,經歷過渡期之后,非流通股與流通股的雙軌制還能維持多久呢? 問、現在證券界人士主張推出中小企業的創業板,您有何看法? 韓強:我認為,所謂創業板,或者“二板”,是在2000年提出的,當時美國的納斯達克正處在高潮,很多人認為納斯達克是美國的高科技板,想模仿出一個二板,在香港搞了一個中小企業的創業板。其實在德國和韓國也有類似的中小企業板,最后都沒有成功。為什么呢?是因為不了解美國納斯達克的真實情況。 2004年2月18日《國際商報》刊登了郭勵弘先生的一篇文章《多層次股票市場怎么建。詳細介紹了美國的情況: NASDAQ是“全美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的英文縮寫。全美證券商協會成立于1939年,其中有幾千家是從事場外交易的券商,為使他們及時掌握市場情況,一家私人機構每天用粉紅色紙張印出1萬多種場外股票的價格并盡快發往全國。1968年無線電(后來是電子網絡)自動報價系統啟動,納斯達克誕生。自動報價取代了粉紅色紙張的作用,但是這個最初級的場外市場仍被稱作粉紅單市場。1975年,納斯達克規定了上市標準,使納斯達克證券與其他場外交易證券分離開來,自此有了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這一高級市場。1982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按照更高的上市標準組成全美市場體系,其余的公司則組成小市場體系。1990年,為便于交易并加強場外市場的透明度,美國證監會責成全美證券商協會為場外交易設立電子公告板,向投資者提供未上市公司的股票信息,并將一部分粉紅單市場的優質股票轉到電子公告板上來,這就是OTCBB。 所以,完整含義的“納斯達克”包含有四個層次的多層次股票市場:納斯達克全美市場體系、納斯達克小市場體系、OTCBB、粉紅單市場。整個演進過程是從小到大,但并沒有圖大棄小。把納斯達克僅僅理解為中小企業股票市場、或高技術企業股票市場、或與紐約證交所平行的股票市場,都是片面的。 郭勵弘先生的敘述是完整的,我們證券界并沒有看清“納斯達克”包含有四個層次,誤認為“納斯達克”就把是中小企業股票市場、或高技術企業股票市場,所以陷入了誤區。 問、您認為陷入誤區帶來的后果是什么? 韓強:我認為后果就是2001年各地都在爭所謂的“二板”!皷|”(上海)、“南”(深圳)、“西”(西安)、“北”(北京)、“中”(武漢)等城市均有專家和學者支持在本地設立二板市場。爭的結果是確定了上海主板,深圳二板。而國際市場卻發生了變化,納斯達克指數的大幅下跌,讓不少人產生了想法,有沒有必要再開二板呢?結果是深圳從2001年停止發行新股將近三年。 其實,就算上海主板,深圳二板這個模式,當時也不應該讓深圳停止發行新股。因為現在的電子交易系統完全可以做到:二板開始,原來深圳的股票平移到上海就可以了。2002年3月我在《證券市場周刊》發表了一篇文章《讓上交所有個競爭者》,指出: 滬市和深市都對證券市場的發展做出過貢獻,也一直處在競爭中。我們可以讓這兩個交易所繼續競爭,看誰的服務功能發揮得更好,看誰在加強管理保護投資者利益方面做得更好。同時上市公司發行新股也可有選擇的余地,防止一個交易所形成壟斷。大膽地設想一下,將來條件成熟了,兩個交易所也都可以開二板,也可以在二板上繼續競爭。 恕我直言,2000年開始,深交所一直與上交所爭二板是很不策略的,結果使自己陷于二板開不成,主板又發不了新股的被動局面。 現在看來陷入誤區的原因是我們證券界不了解美國的“納斯達克”是包含有四個層次的多層次股票市場。誤認為主板和二板就是二個層次。 現在,我認為,深交所應該恢復原來的地位,因為它本來就是全國性的市場,有良好的設備,這么好的設備,只搞一個“中小企業股票市場”是大馬拉小車,是資源的浪費!爸行∑髽I股票市場”應該放在地方性市場,這不是深圳全國性市場的任務。 問、關于深圳創業板的方案有“三步走”和“兩步走”的說法,您對此怎樣評價? 韓強:所謂“三步走”的方案是:第一步是在不降低條件的前提下,把一些中小盤股適當集中起來,恢復深交所的新股發行;第二步,研究降低上市門檻,擴大這個板塊;第三步,條件成熟以后,把這個板塊獨立出來,設立創業板。所謂“二步走”的方案是:第一步,企業初期上市條件(三年持續盈利)、發行審核、信息披露等都和主板一樣,股份同樣區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第二步,考慮逐步取消上市企業必須三年盈利的限制,轉而專注于中小企業的成長性,并在時機成熟時啟動股份的全流通。 我覺得這兩個方案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先模仿主板的股權分置,仍然維持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格局?陀^上會形成主板股分裂與所謂創業板的股權分裂。主板解決不了的問題,又到了所謂的“創業板”,仍然會出現流通股為非流通股做貢獻的情況,而且會形成大股東與普通投資者不平等的局面,那么投資者的利益又如何保證呢? 問、為什么“中小企業股票市場”應該放在地方性市場? 韓強:現在一些同志認為推出創業板如果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認為,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放在第一位,仍然是企業為本位,不是“以人為本”,不是“以投資者為本位”,很難做到保護投資者利益。因為企業是有生存期的,中小企業波動較大,一旦虧損,對投資者來說,就會遭到很大損失,況且上市是需要成本的,如果在深圳這樣的全國性市場上市,就要付出較大成本。而且照要求還有年度報告,季度報告,還要公開刊登在報刊上,這都需要成本。同時對中小企業的監管也需要會出成本。如果這些中小企業分散在全國各地,又如何實現有效的監管呢? 其實納斯達克是有層次的,1982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按照更高的上市標準組成全美市場體系,其余的公司則組成小市場體系。這也說明小公司是不能在全美市場上市的。所以,中小企業最好到地區市場上市,這樣既可以降低成本,也有利于地區的投資者了解公司情況。 問、您一直對深圳的發展非常關注,談談您對深滬兩個市場的看法。 韓強: 我認為,深圳和上海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都做出了貢獻,現在的區域之爭是市場初級發展階段認識不成熟的表現,其實兩個市場都是全國性市場,都有先進的交易系統。在所謂“主板”和“二板”的爭論中,一開始就陷入誤區。結果是深圳停發新股三年,并沒有形成平等競爭良性循環的局面。假如當初上海爭得二板,也會出現在深圳這樣的局面。所以現在的問題是:從全局出發,對兩個市場進行定位。就是充分發揮兩個交易系統的功能,形成上市公司處在動態的競爭過程中,這就是一種激勵機制。 正因為初級發展階段,所以要需要兩個市場的平等競爭,也需要創新,防止壟斷。 如果我們參考國際市場的經驗,我認為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開設一部、二部。 東京證券交易所制定了嚴格的上市審查標準。股票先在第二部市場上市,然后再根據更嚴格的標準在第一部市場上市。 第二部的標準是:注冊資本不得低于5億日元。浮動股東數2000人以上。公司已成立5年以上,并繼續營業。純資產額15億元以上;純利潤額最近3年不得低于2億、3億、4億。股息最近3年平均平均每股在5日元以上并且預計不會降低。最近3年“無虛偽記載”,最近1年審查為“無限定、適正”。 第一部的標準是:注冊資本10億日元以上。浮動股東數3000人以上。交易額在每一個交易所為20萬股以上。股息最近3年平均平均每股在5日元以上并且預計不會降低。最近5年“無虛偽記載”。 這里的一部、二部都是指的主板市場,也就是說在主板市場上是一種優勝劣汰的機制,只有先進入二部才能再進入一部,在一部不合格就要降到二部。如果股票上市不合格就要“廢止上市”。 所以,我們可以搞上!耙徊俊,深圳“二部”。先在深圳上市,經過考驗再上升到上!耙徊俊薄6,不搞終身制,在“一部”不合格就要降到二部。如果股票上市不合格就要“終止上市”,再降到“股票代辦轉讓系統”。 這里所說深滬股市“一部”、“二部”都是主板,都是全國性市場。從多層次市場來看,還可以建立區域性市場?梢栽O想,在區域性市場上市的公司,成績優良的到深圳“二部”發行股票,在“二部”優良的再升級到上!耙徊俊。反之則逐步降級,有升有降,才能公平競爭。 問、您是個哲學教授,什么契機使您開始關心起股市來了? 我曾經參加國家社會科學重點項目《現代新儒家研究》。新儒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后出現的一個學派,是想建立一種中西結合的哲學。經過梁漱溟、熊十力、馮友蘭、賀麟到牟宗三、唐君毅,再到杜維明、劉述先,經過三代薪火相傳的努力,已經在中國思想界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的第三代新儒家,正好處在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經濟上升時期,他們極力宣傳東亞現代化的模式。這就自然聯系到現代經濟。90年代日本經濟遇到了難題,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促使我研究經濟問題,而證券市場又是經濟中最活躍的部分,同時也反映出人的思維和文化價值的觀念。這個契機使我開始關心股市。 我主要是從經濟哲學方面來進行思考。西方經濟哲學的著作,有魯濱遜的《經濟哲學》,霍利斯的《理性經濟人:新古典經濟學的哲學批判》,麥塞斯的《經濟學認識問題》,羅森布爾基的《微觀經濟規律:一種哲學的分析》。我國學術界對經濟哲學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1987年陳章亮主編《社會主義經濟哲學概論》(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1年曹維源的《經濟哲學論綱》(石油大學出版社),1993年王進主編《現代經濟哲學》(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張雄,陳章亮主編《經濟哲學——經濟理念與市場智慧》(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吳德勤的《經濟哲學——歷史與現實》(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年劉敬魯的《經濟哲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對于經濟哲學,我國學術界也展開了討論。我認為,就我國目前的現狀來看,建立系統的經濟哲學理論的時機還不成熟,應該從我國當前的經濟轉型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出發,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后的新形勢出發,研究現實中提出的理論問題,以哲學思考方式把現實中提出的經濟問題上升到理論思維的高度上進行分析。我的初步研究成果是2003年發表在《求是學刊》第4期的《虛擬經濟的哲學思考》。目前的教育部博士點項目《現代新儒學的兩條路線》(主要研究東亞經濟模式),還在研究過程中。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