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雜志:對深圳中小企業板不必評價過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02日 14:39 《經濟》雜志 | |||||||||
深交所懷胎數載,終于臨近分娩,據傳即將落地的既不是“高科技板”,也不是“創業板”,而是“中小企業板”,獨立掛盤、獨立交易、獨立披露信息、獨立設立指數,其上市條件、發行審核、信息披露等與主板一致,股份同樣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只是流通盤較小,在3000萬~5000萬股左右。 雖則歷時數年沒能孵出“二板”,只是克隆了一個“小號主板”,此前關于“新板
幾家歡樂幾家愁,企業界對新板難免失望。企業融資難,直接融資難上加難,盼二板如雪中盼寒衣,據說“創業板”市場風險太大、“高科技板”容易魚目混珠,最后盼來的是“中小企業板”,可這寒衣華麗名貴,越是急需御寒的,偏偏越是穿不起它,單說尺碼,就沒幾家撐得起來,中國的中小企業能做到數千萬盤子的并不多見,大部分還是徘徊在百萬級,只好望新板而興嘆。況且,經過“抓大放小”、“摘紅帽子”,中小企業已經以民營為主了,為何還分設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呢?這究竟算是政策連續性還是體制滯后性,只有見仁見智了。 據說中小企業板乃是走向創業板的第一步,第二步將逐步取消上市企業必須三年盈利的限制,轉而專注于公司的成長性,并在時機成熟時啟動股份的全流通。或許在某些理論家看來,上述“兩步走”體現了漸進改革、平穩過渡的思想,但問題在于這第一步其實只是原地踏步:中小企業板出籠后,將出現滬市大盤股、深市大盤股、深市小盤股三足鼎立之勢,三者完全同質,卻與創業板毫不搭界。 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鮮明地提出“建立多層次股票市場體系”,而中小企業板的設立不僅沒有實現“多層次”,反而使原有的“單層次”復雜化了:大盤股與小盤股乃是平行關系,并無高下落差;深市與滬市未能合并同類項,仍舊存在兩個主板。據說有關部門的設計思路是滬市學紐約證交所、深市學納斯達克,但只要看看納斯達克的歷史就會明白我們的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完整含義的“納斯達克”本身包含四個層次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全美市場體系、納斯達克小市場體系、OTCBB、粉紅單市場,覆蓋了我們理解的二板和三板,各個市場所處層次不同,上市標準與交易方式也不同;而我們所謂“中小企業板”,其實只是從上市公司規模角度對主板進行劃分,卻不考慮各板塊上市標準與交易方式的差異性,這種表面功夫自然不可能真正形成“多層次”,正如一塊蛋糕無論怎么切來切去也變不成千層餅一樣。 成熟的市場體系總是多層次的,既有高級的百貨商店,也有中檔的超市,還有低端的地攤,不同的市場適用不同的經營方式、買賣不同的商品、滿足不同的需求。股票市場體系同樣如此,不過交易的商品乃是企業所有權罷了,但十幾年來我們一直只搞百貨商店,本該進超市或上地攤的卻無處交易,現在一提“多層次”,就將百貨商店分拆一下,體積大的商品劃作一個板塊,仍打百貨商店的牌子,稱為“主板”,體積小的商品劃為另一板塊,改打超市的牌子,稱為“中小企業板”,另外又建了一些專為內部服務的福利社,稱為“產權交易中心”——如此“多層次”,既折騰商家,更折磨顧客,值得我們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