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財報顯示“八項計提”淪為業績潤色工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28日 21:29 證券時報 | ||||||||||
□華泰證券研究所 于國慶 陸豐 2003年上市公司“八項計提”總觀 通過聚源數據系統對目前已公布2003年年報的上市公司八項計提的總體情況進行統計,并分析2003年上市公司總體上對各項減值準備的計提和沖回情況。目前,滬、深兩市共
統計數據顯示,在“八項計提”中,存貨跌價準備、壞賬準備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三項計提在2003年對較多上市公司利潤產生影響。而其他計提只是影響到相對較少的上市公司利潤。分析原因,首先,在會計實務中,存貨跌價準備、壞賬準備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比較普遍存在各類上市公司中,而其他計提并不普遍存在,比如委托貸款減值準備在2003年僅對6家上市公司的利潤產生影響。其次,存貨、固定資產和應收賬款一般金額較大,上市公司通過對它們計提準備更容易調控各期間的利潤;第三,存貨跌價準備、壞賬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方法和計提比例依靠主觀判斷的因素更多一些,其他比如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在計提準備時跟被投資公司經營情況有較大關系且需與當時的股票價格進行比較,再如,在建工程減值準備需滿足“長期停建并且預計在3年內不會重新開工”等條件,因此,以此來調控各期利潤的難度相對較大。 通過八項計提進行跨年度利潤調節的現象十分普遍———合法卻不合理的調控手段 八項計提主要是通過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和投資收益三個會計科目對上市公司的業績產生影響。八項準備的計提就是通過增加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或減少投資收益來降低當期業績,而通過沖回以前年度計提的各項準備來減少管理費用、營業外收支或增長投資收益來調增當期利潤,進而完成跨年度調控利潤的目的。統計數據顯示,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或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或沖回是2003年八項計提中影響上市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通過對各項減值準備當期計提凈額的比較分析,我們發現,壞賬準備在2003年被較多地用于調減當期利潤,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通過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調增當期利潤。 通過上市公司2003年八項計提總額與2002年的比較可以看出,2003年上市公司總體上是通過八項計提來調減公司業績。也就是說,盡管財務報表顯示,2003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同比增長達20%以上,但如果沒有通過八項計提對其業績在各年度之間進行適當調控,那么2003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實質上比報表有更快的增長,尤其是一些周期性行業,為了使公司未來幾年的業績能夠保持一個平穩的態勢,充分地利用了八項計提的彈性和靈活性,對公司業績進行跨年度調控,這雖然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有其合法性,但卻缺乏應有的合理性。 通過詳細查閱各上市公司的2003年年報可以發現,雖然有一些上市公司基于生產經營情況的變化,從謹慎原則出發,對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以避免虛增資產和利潤,但仍有相當部分的上市公司出于各種動機而計提準備金。如某ST公司2003年八項計提對利潤調減總額高達8.16億元,而當年該公司的利潤總額為-8.04億元,目前已經暫停上市,顯然八項計提是造成該公司虧損的根本原因,尤其是該公司計提的壞賬準備竟高達7.12億元。通過深入分析可以發現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其全資子公司截止2003年末,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高達4.79億元,而2003年該公司對這一部分其他應收款幾乎是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如此高額地計提壞賬準備,公司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一次虧個夠,雖然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公司暫停上市,但通過巨額的壞賬準備作為利潤的“蓄水池”,在必要的時候予以沖回,就可以立即提升該公司的當期業績,因此,該公司2004年重新恢復上市的可能性極大。再看另外一家ST公司,該公司2004年公司利潤總額為2491萬元,成功地扭虧為盈并摘掉ST帽,仔細分析公司撤消退市風險警示的原因可以發現,以前年度八項計提的沖回起到決定性作用。2004年該公司八項計提沖回金額高達1.12億元,否則該公司難以避免虧損的命運。這種通過八項計提跨期間進行利潤調節的現象在很多其他上市公司依然存在。 “八項計提”待規范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對資產的定義是“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從對資產的定義表述可以看出,持有資產的根本目的即為獲取未來的經濟利益。那么,資產的賬面價值就應當為企業要求得到的最低的可收回價值。否則,就不可能體現資產的這一本質特征。如果持有期間,由于企業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資產的可收回價值減少,根據資產定義的內在要求,就應當將可收回價值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部分確認為資產減值,使資產以可收回價值表示,真正體現資產能夠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入。若資產可收回價值提高,則根據謹慎性原則,在已計提的減值范圍內進行沖銷。因此,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使資產以真實價值反映,是資產定義的內在要求決定的,也進一步遵循了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 但由于會計準則對資產減值準備的具體情況界定的不明晰,在計提具體內容上沒有明確的計算程序,因此在具體操作時,更多的時候是依賴于上市公司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在具體實踐中,資產減值狀況、減值計提比例等環節給上市公司留有較大的回旋余地,使得計提與轉回的操作頗具“彈性”,這就為跨年度利潤調節留出了足夠的空間。應該說,根據會計核算的審慎性原則,建立在真實資產價值損失或回歸基礎上的合理的計提和轉回是必要的。但由于“八項計提”存在著較大靈活性和可調控性,利用“八項計提”調節企業利潤粉飾會計報表成為某些上市公司常用的一種手段之一。通常情況下,部分公司在業績較差時少提準備可以“潤色”業績,有的則在經營較好時多提準備,以便為隨后的會計期間做好“業績儲備”。而對那些急需恢復上市或“摘帽”的公司來說,計提和轉回更是其跨年度調節利潤的捷徑,在鐵定虧損的年度“一次提個夠”,在必須扭虧的年度“一次沖個夠”的現象并不鮮見。如此,不僅有違會計審慎原則的初衷,而且也是對謹慎原則的濫用,并損害了會計核算的客觀性原則。 三項指標須重點關注 在統計的樣本公司當中(按交易所行業分類),本文選取了三項計提比例較大的準備金進行考察,分別為存貨跌價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從普遍性上來說,存貨跌價準備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提取以制造業為主,其中計提家數比例最高的分別為電子、機械設備儀表、紡織服裝皮毛、金屬非金屬和石油化工行業。這與制造業銷售和固定資產規模較大的特性相符,但明顯與上述行業目前的高景氣周期相背離。如某鋼鐵公司對賬面價值達2.48億元原料及主要材料計提了約1477萬元的跌價準備,在國內鋼材市場持續向好的情況下,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計提原材料的跌價準備顯然是在為來年的業績打下伏筆。此外,年末存貨跌價準備占存貨比例最高的是交通運輸和倉儲業,主要是因為東方航空(資訊 行情 論壇)對部分航空器材計提了2.49億的存貨跌價準備,如不考慮這一因素,上述比例僅為2.12%。 長期投資減值準備的計提不具備明顯的行業特性。該項準備金計提家數比例最高的是電子和房地產業,分別為86.36%和58.54%,計提金額占期末長期投資比例最高的是造紙印刷業、農、林、牧、漁業和采掘業。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不同行業的公司對同一股權投資的計提標準明顯有所不同,如針對南方證券的投資,截止2003年末,上海汽車(資訊 行情 論壇)全額計提3.96億元(如不進行該項計提,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將從目前的42%提高到79%),邯鄲鋼鐵(資訊 行情 論壇)計提62%,路橋建設(資訊 行情 論壇)計提20%,首創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15%,不同的計提標準,使凈利潤水平出現明顯差異,同時也降低了不同公司盈利水平的可比性。 從計提的企業數比例和期末準備金比例兩項指標來看,比較突出的行業是有兩類,一類是周期性行業,如石油化工業、金屬非金屬業、機械設備儀表業和批發零售貿易業,另一類是不確定性大的行業,如農、林、牧、漁業(受氣候因素影響較大),電子業和信息技術業(技術和產品更新速度較快)。我們認為,正是由于這些行業供給和需求存在較大變數的特性,促使它們更多地采用計提準備金的手段來進行利潤平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