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牛市今又來 > 正文
 
各路資金云集熱點紛呈 投資者應采取何種策略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18日 09:24 證券時報

  第一創業證券 于海濤

  隨著3月10日股指見底回升,大盤中期上漲趨勢確立的預期下,各路資金紛紛入市,一時間市場熱點紛呈,大盤藍籌、科技股、重組股以及小盤股、新股次新股等等均輪番表現。我們注意到,目前熱點的多樣性與去年甚至更前一段時間相比明顯不同,這是由今年入市資金的多樣性及其不同構成特點和投資策略所決定的。

黃頁微成本營銷方式 不見不散約會新主張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資金不同投向各異

  目前股市資金構成比較復雜,但大體上可以細分為以下幾類: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券商自營資金、其他機構投資者以及個人投資者等。當前各類機構投資者已經成為市場絕對主力,資金量已經占據市場的70%以上,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取向形成了市場的主要熱點。

  開放式基金及封閉式基金投資特點基本趨同,也為大多數投資者所熟知,“價值+成長”始終是其選股的主線,并且其投資策略基本采取的是買入并長期持有的策略,相信這種投資取向短期內難以改變。而券商自營資金的投資取向則呈現多樣性特點。其在認同“價值+成長”投資理念的基礎上,對一些“題材”及“概念”炒作并不排斥,這有其歷史原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券商普遍對“流動性風險”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坐莊”行為今后將很少再次發生。而日前剛剛開始發行的開放式小盤精選基金,極有可能成為構筑另一熱點的主力。目前雖然僅此一家小盤基金,但這至少是一種趨勢,小盤基金的群體可能逐漸壯大,小盤股熱點也可能因此逐漸形成。另外,一些民間性質的其它機構資金將依然延續其慣有的選股思路,以“題材、概念”為主,在操作策略上基本采取中短線操作,這就決定了其選股范圍較窄。至于其他機構投資者以及個人投資者,則基本上處于跟隨熱點狀態,處于被動地位,同時其力量較為分散,難以形成合力,在市場中影響有限。

  哪路英雄造熱點?

  從盤面看,近期股市熱點主要以以下幾個群體為主:大盤藍籌股(基金核心資產)板塊、科技股板塊、重組股板塊、ST個股以及部分小盤股。其中尤以大盤藍籌、科技股及重組股表現最為強勁,成為大盤的中堅,每每在大盤處于關鍵時刻扭轉乾坤。

  這些熱點具體是由哪路英雄所為,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我們認為,大盤藍籌股基本被各類基金重倉把持,同時部分穩健券商及其他機構也參與其中,可謂市場各方均已形成共識。正是由于基金以及券商的參與,考慮到當前其對股市的影響力,大盤藍籌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此輪行情熱點中的熱點,并將貫穿整個行情的始終。再看科技股板塊,5·19科技股狂潮大家仍記憶猶新,雖然與當時相比該板塊在“熱度”差距不小,但以海虹控股、張江高科為代表的科技股板塊在今年的行情中表現同樣搶眼?紤]到一些民間機構基金及券商的投資取向,它們可能成為科技股板塊的主力,畢竟科技股板塊在市場中依然有較強的號召力,同時部分科技股也兼有“高成長”的良好基本面。至于重組股板塊包括部分ST類個股的走強,同樣也可能是券商及其它民間機構所為,另外一些中小投資者跟風參與———畢竟一些券商由于自身的特點,可能在重組信息上具有優勢。而小盤股熱點的產生,雖然目前來看尚不是小盤股基金所為,因為畢竟目前才剛剛發行一只,短期內力量有限,但是以江西長運為代表的部分小盤股的走強不能說與之沒有關系,總的來看,這類股票屬于部分先知先覺的機構及及民間游資借機炒作的可能性較大。

  選取合適的投資策略

  目前大盤上漲已經接近4個月,滬指也已經上漲400多點,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繼續上漲的時間以及空間都相對有限。因此,投資者要想繼續取得理想的收益,把握熱點將顯得十分重要。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可考慮關注重組股及科技股板塊。從歷年股市走勢來看,大盤運行到最后加速階段時,往往是這些股票走勢最為強勁的時期,在此期間獲利將最為可觀,因為參與這些板塊的主力均是短線操作,在最后階段只有快速大幅拉抬股價,制造人氣及大的成交量,才能完成其出貨的目的。這些股票由于基本面存在不確定性,主力是不會選擇長期持有的。至于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投資者,可考慮逢低介入大盤藍籌為代表的基金核心資產,盡管其走勢不如科技股及重組股強勁,但大多有穩定的基本面支撐,很難出現因股指波動引起的暴跌現象。如果再考慮到未來幾年經濟持續向好,買入大盤藍籌股并長期持有,將坐享經濟高增長所帶來的收益。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資金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