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神光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張謙
應該說,國內A股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使用方向變更的并不在少數,但變更次數最頻繁,變更時間最短暫、以及變更最密集的現象基本就出現在科技版塊。
1999年5月19日,中國股市爆發了前所未有的井噴行情,在隨后3個月的時間內,網
絡科技股出現了大幅度的飚升,一大批的上市公司將各自通過增發或者配股募集來的資金投入網絡之中,其中最著名的有青鳥天橋、上海梅林、北京城鄉等。
2000年,數字電視、有線網絡概念股在市場炒作成風,又有一批上市公司將募集來的資金投入網絡之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浙江信聯。
然而,事過境遷,到2003年再來看看這些科技股,能夠堅持下來的基本沒有,大部分“科技類公司”在2001年科技泡沫被擊破的時候,又將募集資金改變了新的投資方向,或者說將這部分科技類資產又予以變現。
那么,為什么科技股的募集資金會出現這么頻繁的變臉?
2003年,神光首席分析師孫成剛在其新書《新人性——我看透了你》(以下簡稱新人性)中就提到了最重要的兩點人性特征,最恰當的解釋了為什么科技股對其募集資金使用方向變更的最頻繁,變更的時間最短暫,而且參與變更的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孫成剛分析人性的兩大特征,其一為從眾,其二為貪婪和恐懼。
那么科技股頻繁變更募集資金使用方向,是不是從眾呢?
——答案是肯定的!浙江信聯、青鳥天橋……等上市公司將募集資金或者自有資金投入科技行業時,基本都是在市場上所有的參與者(包括中小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一口眾聲稱頌“科教興國”、紛紛將資金投入科技產業的時候。在《新人性》中,孫成剛提到,當周圍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必然會對其有所促動,并最終作出隨大流的決定。在中國股市中存在一個2:8的現象,也就是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只有20%的企業是業績優秀的,80%的上市公司始終處于贏利以及虧損的邊緣之間,那么一旦出現了一個能夠脫貧制富的途徑,而且這個途徑是處于一種“千軍萬馬搶過獨木橋”的時候,“別人做了我也做,如果錯了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的從眾心理就使科技類公司相當容易去變更自己的募集資金使用方向。
科技股頻繁變更募集資金使用方向,是不是貪婪和恐懼呢?
——答案還是肯定的!科技股將募集資金投入有線、數字電子、集成電路等科技性行業的時候,基本都是在大牛市之中。而放棄投入科技行業或者將科技型資產變現基本是在熊市的境況下。由于80%的上市公司處于贏利和虧損的邊緣之中,上市公司對于能夠快速扭轉這種現象或者說找到一個能使其持續性保持贏利的資產或者行業非常迫切,因此當牛市行情,科技行業被市場過分夸大出其贏利能力的時候,人的貪婪必然促使這些上市公司為了能夠快速實現“企業暴富”,而將資金投入科技行業,然而當泡沫擊破,當心血本無歸和恐懼的心理促使這些公司將科技型資產變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