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迭創見底以來新高 昔日老龍頭緣何扭轉頹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2月19日 07:44 證券日報 | |
本報記者 潘霓 四川長虹近來的股價走勢可謂“常紅”:在節后的15個交易日中,有12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高于前日收盤價。這種“常紅”的成果也十分顯著:公司股價順利突破已經晃蕩了1年多的箱體(6.5元到8元),至昨日報收于9.67元,并創出一年半以來的新高。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該股本次行情的表現與以往有明顯的不同:首先是成交量持續放大,近15個交易日平均每天換手率在3%以上,是近三年來成交最大最密集的一次;其次是漲幅大,股價在15個交易日內從7.41元漲到了9.67元,波段漲幅高達30%。 而2月6日,該股逆勢封住漲停的大無畏氣勢,更是讓很多投資者歡呼:昔日龍頭又回來了。 事實上,這一切皆與“傳言”有關。 兩個傳言助推股價 傳言之一:全流通試點。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國有股減持試點企業中首先露面的就是四川長虹。去年11月,南方某媒體一篇《全流通“化整為零”四川長虹破題》的文章稱,四川長虹將有望成為國有股減持試點,具體方案是以“長虹”凈資產六七折的價格向流通股轉讓。 這則報道發表后的首個交易日,市場作出一定的回應,四川長虹一舉突破自去年9月以來一直壓制其股價運行的20日均線,逆市上漲了2.99%,日成交量更比前一個交易日放大5倍。所不同的是當時的市場還偏弱,同時四川長虹的長期弱勢已經讓眾多的投資者不敢摸這只四川“常綠”,因而也沒有像2月6日那樣直沖漲停。 傳言之二:外資并購。2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臺灣宏基集團擬收購四川長虹,并已獲四川省政府首肯,目前正進行實質性洽商。傳言稱臺灣宏基選擇收購長虹,可能是宏基意圖借長虹強大的渠道優勢,將其PC與家電結合起來拓展中國內地市場,以彌補其在內地市場本地化的不足。旋即,市場又爆出香港新鴻基地產瞄準長虹的消息。有媒體稱,新鴻基地產當家人郭炳湘在2月6日已致函四川省省委書記張學忠,函中提出新鴻基積極關切四川省的建設與發展,并著重表達了對四川長虹改制的興趣,請示參與長虹國有股減持方略。 繞不開的全流通試點 上述兩個傳言,都可歸結到全流通試點上。盡管兩個傳言均被相關各方否認。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證監會和國資委要搞國有股減持和流通試點,被選擇的上市公司應該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企業應該是行業的龍頭級企業,而且在滬深股市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其二是該企業應該是屬于競爭性行業;還有一點恐怕有點不好明說,那就是國有股減持的價格要足夠高,以滿足某些部門提出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 《意見》發表前,中國證監會規劃委主任李青原就曾經提到,在搞全流通試點時,選擇對象為:沒有嚴重歷史問題、基礎好、在國民經濟中有代表性、和國民經濟狀況關聯度較高、實施全流通后股價能穩中有升的企業。中證資訊徐輝認為,按照上述條件,率先試點全流通的公司,應當就是國企大盤股。如此一來,國企大盤股中的龍頭個股自然具備了“全流通概念”。 《意見》發表后,國資委負責人明確表示國有股減持和流通的方案會適時出臺。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最近表示,上市公司的國有股絕大部分是藍籌股,具有相當的增值潛力,因此國資委沒有理由急于出手,“慢慢賣還能賣個好價錢”。 漢唐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李榮融的講話明確反映了國資委的態度,國資委為最優化地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將主要依據“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價格在不低于每股凈資產的基礎上,參考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場表現合理定價”進行國有股減持試點的選取。漢唐證券認為,四川長虹凈資產較高,國有股股權總價值量較大,所處的家電行業競爭激烈、市場化程度高,與李榮融的講話非常吻合。更重要的是,四川長虹的品牌在中國幾乎老少皆知,如果國有股減持試點成功必將造成轟動效應,為今后國有股減持的展開打下好的基礎。 四川長虹的業績在2001年出現了拐點,2002年每股盈利同比增長100%,去年業績增長勢頭進一步顯現,據悉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86%,前三季度每股收益已經接近上年全年水平,而該股凈資產更是高達6.05元。而近來,四川長虹向中國數字家電龍頭的轉型步伐也已經邁出,目前公司已經成功實現向數字家電企業轉型,長虹數字電視研制方面具有資金與技術的優勢,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很大,是典型的大盤藍籌概念。 更值得關注的是,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級媒體近兩日連續發表文章,對四川長虹等十家國企改革典型進行了集中報道,對長虹取得的巨大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 因此,市場人士有理由認為,即使目前所傳四川長虹國有股全流通試點真的是空穴來風,但國有股減持和流通勢在必行,符合上述三方面條件的四川長虹是有可能較快進入試點的。 金融創新優化資源配置 換個角度看,既然國有股減持和流通的主調已經敲定,那么減持的模式絕不是一種。 廣東的TCL通過IPO整體上市,成功實現了國有股的變相減持,李東生等企業高管則通過這一次金融創新實現了億萬富翁的升級,由于整體上市方案充分補償了流通股股東的利益,這一次金融創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國資、公眾投資者、高管層實現了三贏,可謂國有股變相減持的典案。可以預計,TCL的今天,就是未來國有股減持公司股票的明天。 正是TCL的示范效應,意在全流通的第一百貨、武鋼股份也受到市場大力追捧。 就全流通而言,無論是TCL的整體上市模式,還是其他的方式,時至今日市場都是以欣喜的態度接納。況且一般而言,率先創新的都是優質企業,品種創新的初期也是獲利最大的時候,就像當初的可轉債。 所以說,四川長虹的第二個傳言,與當初的深市龍頭的深發展一樣,可以理解為引進戰略投資者,希望一些外資企業參與收購一些國有股來盤活國有資產,從而保證國有資產全面退出的成功,并激活當前市場。 根據長虹去年8月30日發布的公告,長虹前三大股東長虹集團、朝華科技、嘉陵投資的股份總計達54.15%,均是未流通股,這些未流通股一旦獲準進入流通領域,肯定有公司希望將其納入囊中。不過,這位人士同時表示,以長虹在市場上的地位,一家海外公司要想通過參與長虹國有股減持方式達到控股長虹的目的可能并非易事。 據有關人士透露,事實上,與國資部門洽談長虹國有股減持事宜的企業,出價都遠遠高出長虹的凈資產。國資委的有關負責人對此事未作評論,只表示,政府部門應對所有的外資或民營做詳盡的調查,然后才能做出審慎的決策。國有股減持不能著急,對長虹這樣的優質國企,更應該從長計議,要爭取成為一個樣板。這一點,有關各方都應該有所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