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2月18日電(記者季明)對于廣大中國股民來說,半個月前中國國務院公布的《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最令他們感到興奮的是以下內容:“堅持依法治市,保護投資者特別是社會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在這份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全面發展進行總體規劃的國務院文件中,5000多字的篇幅內共有15處、約500多字提到保護投資者利益,并首次提出要“重視資本市場的投資回報率”
,“為投資者提供分享經濟增長成果、增加財富的機會”。
因為復雜的歷史因素和演變過程,中國股票市場形成了以國有股、法人股為主體的非流通股和面對社會投資者發行并單獨上市交易的社會公眾流通股。兩類股東每股獲得的成本價格相差懸殊,流通股在股票交易市場中高價交易,而非流通股股票在場外低價轉讓交易,就此形成了中國股市這一特有的遺留矛盾——“股權分置”。非流通股與流通股“股權分置”的結構性問題是中國股市的特有現象,更是世界股份制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特例,但這一特例卻構成了對中國證券投資者權益的最大威脅。
證券專家張衛星介紹,中國A股市場實際上形成了“兩次高溢價的三個價格臺階”的缺陷性市場結構:國有股、法人股為主體的非流通股股東,平均約用1.0-1.5元的價格用凈資產來折股;社會流通股的新股發行價平均每股6元左右;而大量的社會流通股投資者要以平均每股12-14元左右的價格在流通市場上購買股票進入市場。也就是說,公眾投資者要以高于非流通股股東十多倍的價格才能買到相同的股票,而非流通股的場外低價轉讓則可以不受制約地侵蝕流通股股東利益。
根據《國際金融報》的報道,中國證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992到2003年12年間,中國股票市場的流通股股東虧損6300億元,非流通股股東收益為10000億元。而張衛星的分析則認為,到2002年底中國的上市公司國有股法人股股東從國內證券市場中圈錢8000多億元,國內券商獲得3000多億元,國家財政稅收2000多億元,申購機構與證券中介機構獲利約5000億元,而流通股投資者的虧損則高達10000億元以上。
經濟學家巴曙松說,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進程中,社會公眾投資者是最大的支持力量,為中國資本市場取得的巨大成就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在股權分置等制度缺陷下,社會公眾投資者是事實上的中小投資者,其利益往往最容易受到侵害,在目前的制度環境下,社會公眾投資者也缺乏足夠的自我保護手段和工具。而如果持續地侵害社會公眾投資者的利益,就可能打擊公眾投資者的信心,導致公眾投資者的離場,進而使得資本市場功能萎縮。《意見》在第三條“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中強調,“穩步解決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問題。在解決這一問題時要尊重市場規律,有利于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在《意見》出臺后的很短時間內,中國股市重新聚集起投資者的人氣。2月9日,上證綜指成功突破1700點大關,在經歷了近20個月的低迷之后重新“收復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