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國務院出臺資本市場發展《意見》 > 正文
 
《意見》表明證監會態度 監管權限縮小職能歸位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2月08日 09:33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郭宏超 何曉鶴北京報道

  “證券市場就是證監會,證監會就是證券市場”,有人用這樣苛刻的話來描述證監會在資本市場中的地位。這是其他行業監管部門難以達到的,但證券市場卻在兩年多的熊市中淪為“邊緣化”市場。

  此時的證監會再回過頭看時,已是積重難返,很多證券市場的問題已經不是證監會一己之力所能解決的了。它需要財政部、央行、國資委、銀監會的密切配合。“但之前的證監會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一位在這個市場中浸淫了近十年的證券分析師說,“就說國有股減持吧,當時財政部和證監會并沒有很好地溝通,最初按10%減持主要是財政部的意見,造成了2001年中期股市的災難性下跌;2002年6月24日,證監會緊急暫停國有股減持,又是證監會的主要意圖,把一個根本沒有協調好的東西拿到股市上來,造成了巨大的股市風險。”

  而太多的行政干預也是讓證券市場陷入困境的一個主要原因,“市場化經濟的腳穿了一雙計劃經濟的鞋”有人這么形容中國資本市場的畸形,甚至一些微觀的東西都要插入政府的一只手。

  尚福林新政

  《意見》的出臺并沒有出現人們預期的那種全線瘋漲的情況,“這只能說明人們更理性了。政策不再是中國股市上漲的最大動力了。”首創證券的一位高層人士指出:“這是好事,計劃之手在資本市場不再呼風喚雨了。”

  回頭看中國資本市場12年的發展歷程,政府干預貫穿始末,市場稍有異動,就人民日報社論、行政干預、出政策,強行干預股指,這也只能在中國可以看到。

  1996年12月股市瘋狂上漲,人民日報一篇社論把火澆了下來。

  1999年著名的5.19行情,也是因為人民日報的一篇針對性的股評式社論,從而造就一波大牛行情。

  2002年在股市下跌的接不上氣的時候,國有股減持暫停的消息讓大盤當日達到罕見的漲停,從而也在股市中留下了一批新“冤魂”。

  “一開始證券市場是由各地方分管,那時根本沒有很好的治理機制,后來證監會成立。但不幸的是我國證券市場的治理矯枉過正了,證監會大權獨攬。”上交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銀指出。

  這種局面正在改變,《意見》出臺后的反應也說明了這一點。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謝庚不久前也認為,自2002年以來,證券市場的大環境正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政策效應對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步淡化,市場的關注重點也正在從政策層面轉向市場層面。他還建議大家關注改革的深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機制變化。可見監管層也渴望改變自己市場干預者的角色,真正做回監管者角色。

  自從尚福林進入證監會,就有人一直在說尚福林是個弱勢主席,上任一年多來沒有見采取什么強有力的股市振興措施,還送給尚福林一個“尚無為”的稱號。但現在證監會一改其邊緣化的形象,“尚福林很高,現在誰還敢說尚福林是無為而治?”北京首創證券那位人士說。

  回顧一下,尚福林上臺后,加強了法治工作,促進了《公司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等修改或出臺;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使他們成為推動市場的主力;加大上市公司的治理,針對上市公司董事會、年報制定、公司治理等出臺了一系列法規。

  而去年券商峰會后,尚福林的出手更是讓人刮目相看,券商峰會、基金峰會尚福林恩威并施,收服了市場中的兩大主體。像新華證券、富友證券這樣的證券公司被堅決拿下,南方證券也被證監會和深圳政府接管下來,這些事情都是尚氏在不露聲色中完成的。

  “證監會這個時候才更像一個監管者,監管違法、違規,為市場發展打好堅實的法律基礎才是證監會真正的職責。”胡汝銀認為。

  回歸監管角色

  “我們正在編一本書,主要內容是甄別上市公司造假的一些方法。這本書只是為了證監會內部傳閱,幫助證監會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對上市公司進行甄別。“一位在證監會工作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后證監會的工作重點將落在上市公司監管上。

  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將會成為證監會越來越重要的工作。中國股市一直都是根本不顧上市公司的質量,不去理性分析公司的投資價值,只是熱衷于題材的炒作。“一個理性的市場,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才是主導市場中股價漲跌的決定因素,上市公司質量不好,無論怎么樣都是不行的,而在中國,雖然大盤已下跌慘重,但還是有很多股票的資產質量太差。”申銀萬國的那位分析師指出,“這樣對公司上市時的把關就比較重要了。”

  “很多老百姓都把股市作為一個財富積累的場所,但現在的局面是大多數人都賠在里面,按說中國經濟增長很快,老百姓可以通過投資來分成果,但上市公司整體質量太差,再加上中國股市極不規范,老百姓寧愿把錢存銀行。”首創證券的那位高層人士指出,“市場發展最本質的東西是上市公司的發展,只有它是最實在的。”

  中國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并沒有很好發揮,資源并沒有流到資質較好的公司,反而被一些極差公司占據。

  在證監會監管職能復位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胡汝銀認為:“證監會的職能是監管,金融創新、資本市場管理、宏觀調控不應該在證監會的職能之內,這就涉及到整個證監會怎樣定位,怎樣調整對市場的角色。”

  胡還指出:“交易所作為市場的管理者、組織者,是個會員制單位,本應有自己獨立的地方,但中國的《證券法》卻規定其總經理要由國務院來任命,這是非市場的行為。今后證監會應該繼續放權,使得這樣的治理組織變成一個獨立的組織,有獨立的作用。”

  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謝庚不久前指出,行政許可法的出臺對中國非常重要,這意味著政府的行為將受到法律的約束和規范,它也將是中國證券市場進一步走向規范化和市場化的重要制度基礎。

  《意見》出臺,是監管層一個必然會放權的表示,市場看到了證監會的態度。“雖然不會是戰略性調整,但局部性調整也是一個進步。”胡說。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