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雜談
格林斯潘可以算是美聯儲歷史上最偉大的主席之一,否則在崇尚年輕和活力的美國,以格老年近八旬的高齡是坐不穩主席這把交椅的。格林斯潘最近有關股市泡沫的評論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他老人家的智慧和遠見。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美聯儲的成功在于對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通貨膨脹的控制,正是由于這種控制有效地燙平了歷史上似乎是周期性的經濟危
機,但是最大的諷刺是,這卻造成了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股市的泡沫化。格林斯潘坦承,帶動股價上升的,除了科技進步提高生產力進而促使企業盈利增長外,總體經濟越來越穩定也讓投資者感受到風險的下降,這是美聯儲決策層從來都沒有碰到過的經濟情勢,因此這期間股價大升及后來的急跌,對于制定決策時無先例可循的美聯儲構成巨大的挑戰。
怎么辦?
一種辦法就是及時小幅緊縮貨幣政策以避免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股市泡沫,但是如果想同時維持經濟繁榮用格林斯潘的語言“幾乎可以確定只是幻想”。這種辦法翻譯成中國語言,就是三個字“擠泡沫”。有意思的是盡管格林斯潘在道瓊斯指數突破8000點后就一直在叫“狼來了”,一直認為股市面臨調整的要求,但一直就是沒有任何“打壓”的行動,光說不練,就像天橋市場混飯吃的假把式。相反,在納斯達克崩盤之后,格林斯潘和他領導的美聯儲卻開始了不間斷的降息進行曲。
為什么在“擠泡沫”上格林斯潘“行政不作為呢”?格林斯潘2004年1月2日在加州向美國經濟協會發表演講時抖出了這個“包袱”。因為激烈的打壓措施很可能引發不可測的經濟后果,這是美聯儲不敢“下注”的根本原因,因此美聯儲靜觀泡沫自行破滅,再采取緩和其效應的措施,讓經濟能夠軟著陸。換言之,美聯儲采取的辦法是一種回避的策略,即不處理泡沫本身,而是待股市泡沫破滅后再來收拾后果,事實證明,這是一種成功的策略。
格林斯潘就是格林斯潘,老而彌堅用在他的身上是再恰當不過的,很多人都把格林斯潘當作自己學習的榜樣和老師,但是很多人學了半天,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看了格林斯潘的演講稿,水皮很自然就聯想到了發生在2001年春節之后的那場大辯論。當時以厲以寧、蕭灼基、董輔□、吳曉求與韓志國為聯合陣線突然召開記者招待會質疑吳敬璉先生有關中國股市的評論,聲稱中國股市到了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必須辯個水落石出。表面上看,有關中國股市的討論只是經濟學之間的學術爭論,其實不然。水皮當時發表了兩篇雜談,之一是“我們到底在擔心什么”,之二是“吳敬璉只是出氣簡”。在之一中,水皮說“夢之隊和吳敬璉起急以及相當一部分業內媒體對此的關注是和今年股市面臨大環境息息相關的,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么吳敬璉先生發表在年前的觀點會在年后引起這么大的反響,而事實上,有關‘賭場論’、‘全民炒股’也并不是吳敬璉的什么新思維,而是一貫的判斷。問題在于具有‘政策市’特征的中國股市在2001年迎來了第一個‘監管年’。不但管理層,而且決策層對股市的取向和判斷較之‘5.19’以來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明顯地感受到了這種壓力。而如何讓市場平穩地接受‘軟著陸’是很現實的問題,他們真的害怕吳敬璉此時此刻的此種論調起到的不是雪中送炭的作用,而是火上澆油,徹底摧毀這個市場”。“說穿了,夢之隊和吳敬璉叫板,就是擔心管理層甚至決策層對中國股市何去何從的把握能力”。
令人沮喪的是,我們的擔心終究還是發生了。2003年下半年中國證券業的兩大媒體不約而同的發起了“中國股市是否邊緣化”和“中國股市有沒有吸引力”的討論,而與此同時,中國股市也從上證2245點直落1300點,如果刨去新股造成的股指泡沫,那么已經接近1000點,完全符合中國股市推倒重來論者們“千點論”的預期。
劉紀鵬先生在不久前發表的文章中對“千點論”的預言極度不服,認為“推倒重來”的立論和產生“推倒重來”的結果并不是一回事。因為前段時間滬深股市的走勢和宏觀經濟走勢相悖,個股不分優劣全部下跌,表明這一預言的實現并不是資本市場正常規律的自然走勢使然。
劉紀鵬認為,“推倒重來”的立論是中國資本市場泡沫過多和上市公司質量低劣,主張通過非市場手段打壓股市。例如,2001年6月出臺的國有股減持辦法,就是通過歷史遺留下來的非流通股的可流通,增蠊墑泄┯α亢褪屑奐醭址橇魍ü傷斐傻耐蹲嗜碩源笈滔螄碌腦て冢檔凸墑姓寮鄹瘢?001年7月,通過行政辦法檢查銀行違規資金入市。“這兩劑猛藥在海外成熟股市是不可能發生的,實際上是用‘休克療法’迅速擠壓股市泡沫”。
股市泡沫是虛擬資本經濟的必然產物,并不是中國股市所獨有。特別是在新興市場中,股市出現上市公司造假和一定的泡沫是正常現象。擠壓股市泡沫必須遵從資本市場的一般規律,主要靠市場規律的自然調節,輔之以轉軌時期的政策引導。
劉紀鵬是中國最早的股份制研究專家之一。2001年春天的那個記者招侍會召開的時候他正好在國外,否則5位學者可能就會變成6位學者,在此后的三年中,劉紀鵬一直在不遺余力的抨擊“千點論”,一直在呼吁采用中國20年漸進式改革的方式,逐步完善監管政策,在發展中解決上市公司的質量問題,通過提升上市公司業績擠壓泡沫,可惜這樣的聲音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吳敬璉先生在此期間也在多種場合解說他的“泡沫觀”,也認為不應該主動刺破泡沫,同樣可惜的是吳先生的這種學術觀點已經失去了成為政策制定理論基礎的最佳時機。
誰也不是事前諸葛亮,但是人人可以成為事后諸葛亮。水皮今天把格林斯潘搬出來,無非還是在尋找中國股市的大智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愿以此和管理層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