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四大銀行上市誰先行 > 正文
 
質疑國有銀行整體上市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2月24日 10:43 中國經濟時報

  易憲容

  隨著中國人壽在香港與紐約同時上市巨大成功,四大國有銀行上市更是心急火燎,這不,早在2002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之后,四大國有銀行一致推崇的“整體上市”,目前又有所變化了。據報道,數天前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的一套“分拆上市”方案,已向國務院高層及國有商業銀行領導負責人作了專門匯報,而且姜的思路也得到中央的認可,四大銀行
上市可以“一行一策”。分立式重組也成四大國有銀行改革的重要方式,

  如果按照既有的方案,四大國有銀行“整體上市”早已形成了共識,并且早就計劃將有一到兩家銀行優先試點。按照這種思路,四大國有銀行改革應該是:一是打破目前四大國有銀行的國有獨資局面,全面實行產權多元化或銀行股份制改造,完善國有銀行的企業治理結構,實現國有獨資銀行整體上市,從而建立中國現代銀行制度。即四大國有銀行改革分三步走(即先按國有獨資銀行模式進行公司制改造,然后引進戰略投資者及其他股東變成股份制銀行,最后再上市)。對此,我曾多次指出,就目前四大國有銀行的規模與運作機制來看,這種思路能否成功是十分值得懷疑的。

  因為,從企業發展的歷史來看,任何企業制度都在于如何選擇較低交易費用的制度創新,都在于存在一種制度向另一種制度轉軌的必然性。如果沒有這種制度轉軌的內在必然性,這種企業制度變革成功的可能性極小。在轉軌經濟中,當一種計劃經濟下的大企業向現代市場經濟的大企業的轉變時,這種企業制度變革的內在必然性在哪里?是來自于企業及市場內在發展之邏輯,還是僅來自于各種政策的強制性、外來力量的控制性,以及某些特殊的政策誘導性。

  如果是后者,企業形式上的變化容易達成,但是與實質上的改革則相距很遠。這么多年來國內企業改革的實踐表明,為什么國有大中企業的制度創新成功率極低,而且多處于困境中難以自拔,即使有些大企業近年來出現了好的成績,但多是政府給予的壟斷地位或優惠政策的結果,而非改制之結果。何也?問題就在于計劃經濟下的大企業向市場經濟的大企業轉制并沒有直接跳躍的內在邏輯。如果僅僅依靠政策待遇或特殊的外來力量的支持來改制,那么這種改制就不存在內在邏輯基礎,其成功可能性也不會太大。因為,計劃經濟下的大企業,不僅其產權機制不合理,而且內部生產資源也不合理。如果不進行資源重組,產權重組也很難實現。而且中國的情況是這樣,歐美國家的情況也是如此。

  比如,在過去的20多年里,西方銀行業發生了重大的結構性調整,銀行重組和兼并事件此起彼落。在美國,1975年至2001年間美國的商業銀行14384家下降了8315家,下降了40%以上。而且到2001年,美國最大25家銀行所持有的資產占整個銀行業的資產62%。也就是說,國際銀行業的發展都經過大量的銀行重組與兼并中進行的,而且這種發展多以是從小到大擴張性重組或兼并,是金融資源向少數銀行集中。但是,毫無疑問,都是通過資源重組得以進行的。

  現在,我們要問的是,目前國際銀行業的發展趨勢適應于四大國有銀行業的改革嗎?如果適應,目前四大國有銀行的基礎、約束條件及運作方式是什么?如果不適應,其問題又出在哪里?我們可以從現代企業理論對企業的界定來理解。根據科斯的理論,企業的邊界是由交易成本決定的,當交易在企業內進行比在市場進行更有效率時,企業傾向于擴張。反之,企業則會縮小其邊界,更多地訴諸市場。也就是說,企業大小的最優邊界就在于企業組織內的邊際交易費用等于市場完成同一筆交易的費用的均衡點上。

  哈佛大學的哈特教授則從資產的性質來看來企業邊界。在他看來,哪一種所有權結構好,只要計算出各種不同產權安排的總盈余就十分明白了。而企業所有權結構的變化,只要它使兩者之一的收益增加,而不同時使另一方的收益減少,這種變化就是好的。如果不同的資產具有互補性,那么其資產在同一組織中交易費用較低,因為這時當事人會選擇低成本的合約來配置所有權;反之,如果不同的資產沒有互補性,其資產在同一組織內運作收益是遞減的,因此,在哈特看來,決定企業邊界的力量在于:企業的收益遞增是在于協調互補性資產得到的好處,而收益遞減在于集中控制的低效率。因此,為了提高資產運作的效率,資產的分立使用也就在所難免(這也與哈耶克的分散化決策思想相吻合)。

  也就是說,企業的分立式重組既在于市場的競爭結構,也在于激勵機制的變化。當資源的重組而導致一種有效的企業產權結構出現時,就會增加每一個人當事人的邊際投資收益及福利水平,從而產生對當事人的正向激勵。反之,當企業資源不進行重組時,有效產權結構產生是不可能的,必將降低對當事人的激勵。可見,如果我們不把企業規模看成是一成不變的范疇,而看成是一個可以不斷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而調整的變量時,企業規模的大小并不會成為企業改制和發展的瓶頸。

  劉小玄的研究表明,在企業的擴張性重組或分立式重組上,由于理論認識上的誤區從而導致了政策上的誤區。事實上,在中國的國有企業中,擴張性重組的失敗率特別高,相反,分立式重組卻具有蓬勃生命力。因為,分立式重組打破了企業產權改制的瓶頸,通過企業邊界的重新選擇和規模的重新調整,突破了原先對其發展和改革的根本性制約,從而獲得了新發展動力和源泉。

  根據上述理論,四大國有銀行作為一種商業企業,它的規模與范圍在哪里?它的重組或兼并是從小到大,還是從大到小應該是顯而易見了。但是,為什么國內銀行業改革了20多年,人們還是認不清四大國有銀行改革的方向在哪里呢?為什么一定要堅持四大國有銀行改革要整體而為呢?表面上看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從國際銀行業改革的趨勢來看,從小到大的銀行重組是國際銀行業改革的基本潮流,因此,如果四大國有銀行改革分立式重組是與國際潮流相悖的,是削弱了四大國有銀行與國外銀行競爭的實力。二是四大國有銀行擔負著支持國家經濟發展和維護經濟穩定的社會責任,如果四大國有銀行分立式重組與對外開放一定會增加國內經濟的不穩定等。正如姜建清所言,中國工商銀行整體上市,保住工行5萬億資產規模盤子,“有利于培植國家核心競爭力”。

  但是,從國際銀行的重組實質來看,基本上是先是資源重組然后才是產權重組,而目前四大國有銀行上市則是以產權重組為核心。一方面這種重組要達到上市市場所規定的標準并非易事(除非為了上市惡性包裝),另一方面這種重組由于是政府或外在力量推動而為,這樣既無法找到國有銀行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也無法改善國有銀行發展的內在運作機制。如果這樣,經營者的道德風險問題、有效激勵問題依然如故。國有銀行重組后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還有,從目前四大國有銀行的現狀來看,四大國有銀行之所以大,并非在于其資產的互補性,四大國有銀行之間、分行與分行之間、分支行與分支行之間,在產品、服務、市場及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完全的類同性。而這種類同性并非市場的結果,而完全是以往計劃經濟的使然。因此,這種量上的“大”一進入市場,種種弊端都顯現出來。如國有銀行決策的指令無法直接傳送給最需要者,也讓國有銀行內的當事人無法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四大國有銀行分立式重組化解這些弊端是最優良方。而分立式重組則要訴諸于市場的交易法則。

  可見,分立式重組就是四大國有銀行根據其實際情況從大到小的重組,是通過對現有的規模過大、壟斷過高的銀行體制實行有機的分解和重組,化大為小、化整為零的重組。這種重組是在四大國有銀行現有的約束條件下,源于四大國有銀行本身內在發展邏輯,依賴于市場法則來實現,而不是由外來的力量來推動。

  這種分立式重組不僅可以打破了國有銀行改制的產權瓶頸、意識形態障礙,通過國有銀行邊界、規模的重新選擇,突破政府對國有銀行改制的根本性制約,從而形成銀行體制內的市場有效競爭,并為國內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真正的動力和源泉。

  為了完成整個四大國有銀行的分立式重組,可以先讓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總行改制為金融控股公司,然后根據業務、資產、機構等情況來組成資產結構各異的股份制公司,并且讓一些資產質量高、經濟效益好的股份制公司向社會公眾增發股票上市。四大國有銀行的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調整。當然,這種分立式重組并非是單純的切塊,而是有機的分解組合。如果僅是資產組合的重新配置,而無相應的優化產權結構,這種重組是無效的。如以往的不少國有上市公司那樣。

  總之,四大國有銀行上市,分立式重組可能是最有效率最易操作的方式,而不是整體上市。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為你燃燒 就等你哦!

  注冊新浪9M全免費郵箱
  新浪二手市場重新開張 結識新網友,短信免費發,就來了了吧!
  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被捕 訂閱新浪新聞隨時掌握最新動態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精彩短信
兩性學堂
沒有禁忌盡享激情
那若即若離的誘惑
非常笑話
今天你年輕了沒有
非常笑話讓你樂透
圖片
鈴聲
·[阿 杜] 堅持到底
·[和 弦] 我愿意
·鳥啼鈴語 蟋蟀鈴聲
鈴聲搜索



新浪商城推薦
索尼數碼相機
  • DSC-P2 超低價
  • 索尼 DSC-P72
  • 淑女瘋狂
  • 火辣露乳裝新上架
  • 買內衣送性感大禮
  •   理財新時尚-收藏
  • 網上錢幣卡市場熱
  • 郵品一族交易社區
     (以上推薦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賣>>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