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馬方業
昨日,民生銀行(600016)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審議通過了公司H股發行上市方案的決議。消息一出,民生銀行A股股價昨日應聲而跌,跌幅一度達到3.03%。聯想到浦發銀行的增發,招商銀行100億的可轉債,我們發現,上市銀行股再融資不論采取何種方式,只要消息一出,股價準跌。這似乎成了上市銀行一個走不出去的“怪圈圈”。
上市銀行為何如此密集、巨額的扎堆進行再融資行為呢?其問題的關健就是補充資本金。應該說,上市銀行急于補充資本金確實是形勢所逼。我們知道,2006年,中國的金融業將全面對外開放。根據入世承諾,外資銀行將在兩年之后,全面進入中國,到時,他們在機構設立、業務方向、地域拓展等方面,與國內銀行一樣享受沒有任何差異的國民待遇。而且,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利率市場化的推行和人民幣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等的逐步實施,銀行業面臨的市場境況將更為嚴峻。其中,資本充足率不足是國內銀行業面臨的最現實的嚴峻挑戰。
去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除中行外均不足7%。五大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相對較高一些,但由于規模的擴張,形勢也不容樂觀。深發展2002年底的資本充足率為9.49%,2003一季度下降為8.89%。華夏銀行資本充足率在上市前也剛達到了8.01%。浦發銀行2000年至2002年度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5%、11.27%和8.54%,今年1月增發后,才又有所提高。民生銀行上市前的2000年6月,該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0.48%。上市后,2000年末,資本充足率猛增至21.45%。但一年后的2001年末,資本充足率又驟跌至10.1%;2002年末再度下探到8.22%。雖然今年3月該行發行的可轉債也全部用于了補充資本金,但到6月30日,資本充足率仍降到了7.11%。據稱,民生銀行本次香港上市的最重要意義也在于補充自己的資本金。
更要說明的是,到2006年新《巴塞爾協議》生效后,由于增加了資產的風險種類,各銀行在8%的最低資本充足率下限所對應的資本金絕對量必然又會大幅度提高。
因此,上市銀行通過證券市場超常規補充資本金的做法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無奈,在滬深股市長達二年半的漫漫“熊”途下,上市銀行這種巨大的再融資金額以及過快的頻率,招來的卻是投資者用腳投票的結果。
雖然,近期有關銀行業也有兩大利好:一個是央行加大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力度,允許擴大貸款利率的浮動,尤其是向上浮動。允許存款利率向下浮動。一上一下,自然擴大存貸差。這對各個銀行來說,利好是明顯的;另一個則是中國銀監會日前剛剛發布的《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該辦法規定允許單個境外金融機構向中資金融機構投資入股比例提到了不超過20%。可是,相對應的資本金絕對量更大的8%的最低資本充足率下限來說,這些利好還是難以中和的。資本充足率的確成為上市銀行難過的一道“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