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雜談
做人和做事,有時候不能完全一樣,比如你交朋友就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樣會傷感情;但是你做股票就不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那樣會缺胳膊斷腿。
全流通是最近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一個話題,也是水皮雜談近期反復評說的一個話題
,反復的詞只有一個,那就是NO。
為什么說NO?不是水皮要說NO,而是國有股減持的主角一直在說NO,盡管國有股減持和全流通在理論層面上是兩個概念,但是在操作層面就是一回事,國有股如果不用減持,全流通就失去意義。
國有股減持的主角是誰?當然是國資委。李榮融當主任的國資委現在不僅受國務院委托行使189家國有企業國有資產出資人的職責,而且負有審批所有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權轉讓的職責,這樣國資委管轄的就不僅是189家國有企業下面的200家上市公司而是除了民營控股之外的所有滬深股市的上市公司。
7月份,市場流言國有股減持方案已由國資委確定,國資委三次澄清,最后興師動眾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而且對責任人作了相應的處理。11月初,有關國有股減持試點的消息又不脛而走,而且還被媒體大肆炒作視為“利好”,又是李榮融在新聞發布會上對此作了專門的辟謠,并且提出了三點主張:一是現在沒有找到各方都滿意的方案,二是國資委首先致力于提升國有企業的業績,公司的業績上升了,減持就不是什么問題,三是對所有投資者要一視同仁的保護。李榮融的宣言說得再清楚不過了,那就是我現在并不想減持,我覺得現在不是減持國有股的時候,我對國有股減持的價格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李榮融不急,誰在那里替李榮融著急呢?
有人替李榮融著急,而且還不少,能量也挺大,可以在短短幾個月中把“利空”變成“利好”,可以自說自話在當事人之外形成所謂的共識,可以確定所謂的“分散決策”原則,可以到處設計和散布所謂試點單位,最后實在頂不住李榮融的直言可以避開國有股尋找民營企業作為突破口,一句話,有條件要全流通,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全流通,一百年太久,只爭朝夕。
全流通的“利好”據稱是在10月10日股市拉出大陽線之后出現的,當天滬市收盤在1389點附近,其實在十六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市場有利好預期是正常的,但是被解釋成全流通顯然牽強,所以市場第二天就出現了連續的陰跌,10月20日媒介公布部分理論界及市場人士對全流通問題的思考,滬市再跌10個點收于1356點,10月30日證監會規劃委有人說全流通不解決,“什么都做不下去了”,滬指當天聞聲下跌17點收1344點,11月10日尚福林發表署名文章提出“股權分置”新概念,11日李榮融召開新聞發布會否決試點之說,滬深股市于13日完成最后探底回升,在這過程指數三次拉過長陽均無功而返,全流通究竟是“利好”還是“利空”,指數給出的答案才是正確的答案。值得指出的是,這一個月是中國股市股民最感絕望的一個月,大批的股票出現非理性下跌,跌停之后再跌停成為一道風景,而與此同時,香港股市見頂回落,“過江龍”或者本來就是“地頭蛇”的熱錢從港股回流內地,期貨市場的資金也因保證金的提高而被擠向股市,新一輪的建倉恰恰是在“全流通”被討論的最熱鬧的時候完成的,更有意思的是,當滬指彈升到1450點附近時,全流通的所謂“利好”卻再不見
人追逐,相反,媒體似乎大夢初醒,開始意識到繞開國資委求解全流通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于是“全流通”又變成了“迷途”和“困局”。
說良心話,水皮理解媒體的幼稚,也理解學者們的單純,但是正如“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樣,股市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恐慌,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狂熱;沒有無緣無故的下跌,無緣無故的利空,也沒有無緣無故的上漲,無緣無故的利好。全流通傳言和資金流流向的巧合讓人無法釋懷。
世界上真有那么巧的事?
大家都僅僅是集體無意識?
一個沒有意義的話題被人反復的議論,會起到一個什么作用呢?起到“狼來了”的惡作劇的作用!
再三聲明一下,水皮不反對全流通,只是認為現在不是時候,“天時地利人和”無一具備,在一個錯誤的時候討論一個正確的方案和在一個正確的時候實施一個錯誤的方案是一樣的。
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