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曾經一夜暴富的中國第一代股民何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1月26日 11:54 廣州日報 | ||
最近幾天,中國股市又牛氣迫人,吸引了又一批新股民加入。廣州日報記者卻逆潮而行,轉去追溯中國當年第一代股民。 上世紀90年代初,深交所在極短的時間內制造了中國第一代股民暴發戶。由于股民只要投入一塊錢購買股票,就能立刻獲得千元以上回報,巨額的利潤吸引了全國的民眾加入到深圳買股票的行列。特別是1992年8月9日~10日,全國的股民匯集深圳搶購股票,出現了股票 面對從天而降的巨額利潤,突然發財的深圳第一代股民是如何支配這些巨額金錢的?他們現在還依然活躍在股市當中嗎?或者這些人早已失敗退出歷史舞臺?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多方聯系,采訪了一些當年親歷過那場股市“風暴”的深交所第一代股民。 打工妹:買股暴富今成守房“地租婆” 一個從股市一夜暴富的打工妹現在一下變成靠出租房過日子的“地租婆”,鄒勝英的確感到不自在,但她現在已經很少外出拋頭露面了。有的時候,那些曾經做過她下手的人稱呼她“鄒總”的時候,她的臉會不由自主地紅了。“我不想拋頭露面,我覺得在家里看電視,接送孩子上學也挺好的。”鄒勝英尷尬地笑著對記者說。 和多數來深圳的淘金者一樣,1992年8月10日上午,鄒勝英經過長時間排隊終于買到發售新股的抽簽表,這簡直就像突然撿到了金元寶。這位剛從海南來到深圳打工的遼寧女子,看到全城都說買股票,頭天晚上也和自己的男朋友在深南中路的某個銀行網點,排了近10個小時的長隊,用從家鄉及朋友那里借來的身份證(買抽簽表有限制,每人最多可拿10張身份證購買10張抽簽表,其中簽率達10%,每張簽可購買股票1000股)和錢終于換回了某發行公司的10張抽簽表,也即1萬股股票。 1992年風頭過后發現,自己并沒有一夜暴富,只好繼續艱難的深圳打工生涯。事情的轉機發生在1996年年底。有一天她聽說當初買的股票已經翻了近10番,在朋友的鼓勵下她把股票拋出來,結果獲利40多萬元。鄒勝英說,當時她懵了,因為此前她從沒接觸到這么多的錢。 “有錢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不要讓男人動用你的錢!”現在賦閑在梅林一村的鄒勝英回憶起10多年前的事情,恍然如夢。她賣掉股票賺了錢后,丈夫在幾個朋友的撮弄下開餐館、搞合資的房地產開發及花了一些錢繼續炒股。 2000年4月,她突然接到丈夫從澳門打來電話,說需要她趕緊支援30萬元才能安全回家。近10年苦心經營的一個家和積攢的一點錢全被丈夫蕩光了。看在女兒的分上,她“搭救”了丈夫,后來餐館也轉讓了,兩人也離了婚。她說,當時覺得比在打工最困難的時候還傷心。好在生意最紅火的時候,她用賺的錢先買了一棟20多萬元的房子,離婚后憑出租費還可勉強過日子。 她說她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雖然身邊缺少丈夫,也不再有錢,但可以安穩地生活了。現在把孩子養大就行了,沒必要再死命地闖蕩。 小職員:幾年成百萬富翁轉行做企業 對深圳某電子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石曉玉來講,1991年6月20日是他一生最大的“幸運日”。當他拋出一月前購買的深金田300股股票時,當時花了幾百塊錢買的股票,現在一下變成數千塊。這“第一桶金”,是他用辭掉在潮州某政府機構的小職員換來的。 石曉玉應該屬于那種看準了才下手的人。到1992年8月9日,他當時手上已經有5萬多元資金,在家鄉收集了一些身份證,雇傭了幾個民工,在幾個朋友的幫助下,購買了10多萬股。就這樣,他在幾年之內變成了百萬富翁。 然而機遇似乎就只給了他這兩次。從1994年到1999年間,他每年都往股市里砸進數十萬。因為把握不好時機,屢屢受創。在飽受失敗痛苦后,他和一個外商合資搞外貿,又因為沒有經商經驗,加上腦子天天想的都是股票,被騙了不少資金。吃盡了苦頭后,在朋友的力勸之下,石曉玉于1999年底,利用僅剩不到百萬的資金和朋友合資成立了一家電子公司。 雖然他現在做電子,但他心里對股市依然很留戀。盡管如此,因為做企業許多事情都需要他去處理,所以他在最近一年里幾乎不再去交易所了。他的人緣好,看得又很準,公司今年的情況比去年有很大提升。 政府干部:莫名賺300萬買房子行善事 現在已經退休的王學初(化名),在深交所剛剛發行股票的時候,是深圳市某政府部門的領導干部。王老告訴記者,上個世紀80年代中后期,單位經常派賣股票。許多機關同志不愿意買股票,他就幫助這些人把股票接下了。他當時買了深發展和T CL公司發行的原始股,一共花了3萬元左右。到1998年,當家人說,他買的股票發大財了,他拋出后賺了300多萬。 王學初說,當時買股票沒想到要發財,現在竟然稀里糊涂的發財了,也不想做投資什么的,因為自己不懂。他用賺的錢買了房子,現在主要是做做慈善事情。 評價:他們是股市的“第一推動力” 研究深圳證券市場的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副主任曹龍騏認為,深交所的第一代股民,在1992年的那場“股市風暴”中給中國股市好好的上了一課,對中國股市以后的走向有深遠意義。 他指出,第一代股民為深交所提供了啟動證券市場的第一筆資金,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正式開始第一個交易日,只有5只股票掛牌。但截至2002年底,在深交所的上市公司達到508家,上市證券615只,深圳證券市場為國民經濟建設累計籌集2680億元資金。第一批股民對推動深圳經濟發展,推動中國證券業的發展都是很重要的。只是1992年深交所發生“8·10”風波和原野事件,深圳市場曾一度受到考驗。1994年、1995年深圳證券市場持續低迷,幾乎滑到危險邊緣。2000年后國家決定深交所籌建創業板,新股暫停發行。但這不能否認第一代股民所起的作用。 第一代股民為何“銷聲匿跡”? 深圳國信證券公司一研究股市有10多年經驗的人士表示:深交所第一代股民發財的的確很多,但到目前很多已經銷聲匿跡。而轉行做公司或者其他的可能還不少。但不少人都是先一夜暴富,然后漸漸的這樣或那樣的把錢用光了,現在和一般市民沒啥兩樣。 該人士稱,其實作為第一代股民,現在看來他們的金融知識基本都不是很高,許多都是看別人買股票也就跟著買,發了也不知道為什么,多數還是打工仔。所以突然一下有那么多錢,他們也不知道怎么花?一個打工仔有錢,還害怕被人搶呢!在上世紀90年代初,多數是拿錢娶個媳婦或者在家鄉修棟樓房。稍微有點眼光的就學習充電去國外,但這樣的人很少。再一些就是買股票本來是早看好了會發財干點事業的,后來果真發了就開公司,搞房地產什么的,這在當年第一批發財的股民中所占數量是極少的一部分。可以說,第一代股民突然一個個成了暴發戶,有這樣那樣的因素,現在股市逐漸走向理性和規范化,這樣的事情恐怕難再了。 再一個,就是這批股民許多發了大財,但能現在依然發財的卻基本沒有了,為什么?我覺得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除了他們自身素質總體不高外,另一個原因就是中國股市發展初期決定了這些人暴富,同時又不能長久的富裕。1990年代初,市場經濟才剛剛起步,市場機制很不完善,深交所作為全新推出的交易所,在制度、法律以及人們對股市了解的層面上都很少。許多人認為,只要買了股票就一定賺錢,如果現在再這樣認為那一定是個傻瓜。所以出現第一代股民暴富但很快銷聲匿跡的原因有股民自身和政策、機遇的因素,也有中國當時所處的特殊時代背景的因素,它是一個時代的綜合產物,這些經歷對中國的股市發展有很大啟迪作用。(劉啟達、薛偉、何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