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時評: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制度安排應該先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1月20日 07:40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召開了“股權分置與證券市場規范發展座談會”。從會議傳出的信息看,與會者頗為活躍,見仁見智,高見迭出,煞是熱鬧。 確實,這個問題太敏感了。對流通股股東說來,全流通更有一種“膽戰心驚”之感。有這么一組數據,從投資者在1992年至2003年的近12年的市場投資結果看,二級市場投資者共虧了6300億元,而非流通股股東的主要收益卻有10000多億元。現在,非流通股又要出來流 但是,中國改革走到今天,股權分置問題又不能回避。雖然前些日子報章有文,稱國有股減持不等于國有股全流通更不等于國有股全賣,但老百姓心中還是有個“譜”的。只是希望事情能做得公平、公正些,就如李榮融主任說的,“一視同仁”。這“一視同仁”,當然有著豐富的內涵。不以“一股獨大”而漠視中小投資者權益,起碼應蘊含其中。故而,時下流通股股東更關心的似乎是“非流通股怎么流通”。 于是乎,市場上又有了“凈資產說”、“試點公司說”,等等,傳得活龍活現。中國證監會規劃委主任李青原有一段話,我以為值得我們咀嚼再三。這段話是:“我們正面臨著整個市場的規范化,而在研究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追求的目標應該是,使制度的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具體的執行過程中,要考慮落實一些原則”。“計利當計天下利”,不要拘泥于一分兩分錢的得失,其要緊辦的事就是制度安排先行!而這種制度安排,其追求的目標是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這方面的設想,在座談會上也初露端倪,諸如操作性和有效性的類別股東表決制度,流通股特別股東大會制度,充分的信息披露(提前公告、鎖定期、分批流通)制度,市場公開競價方式,減持方式必須優先向原有股東配售制度,等等。我想,倘若“制度安排先行”能形成共識(其要旨是多贏),那么,必然還會引來更多的真知灼見。 “制度比人強”,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名言。制度安排先行,能避免陷入事務主義的泥潭,也能避免事先就對某一特定利益主體的偏袒。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鄧小平說,“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這個道理,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亦是共通的。 (上海證券報 諸葛立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