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雜談
周正慶曾任中國證監會主席,現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周正慶最近引人注目,并不是他曾經擁有的和現在擁有的那些頭銜,而是他的言論。
比如他在10月28日召開的國際金融論壇上就表示,目前股市低迷,與我國GDP持續快速
增長嚴重悖離狀況嚴重,現在需要統一認識,堅定信心。
為什么要統一認識呢?
因為“前段時間,有輿論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有一些不同看法,擔心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前景,有的對中國資本市場缺乏正確的認識,由于思想認識的誤差,影響了資本市場的持續穩定發展”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的功能”,因此,“要在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指引下,盡快扭轉持續低迷的現狀,確保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的發展,努力消除近年來一直擾亂投資者思想的一些錯誤輿論的誤導,切實改善投資環境,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使廣大投資者恢復參與資本市場的信心”。
大家都知道,中國幾千年傳統的“官本位”影響至深,為官者不但缺乏個人魅力,就是言談舉止也是中規中矩,照本宣科,普通百姓很難從那么熟悉的套話、大話、空話中領悟出真情實感,但是這并不等于說這些當官的就沒有個性,沒有思想,沒有真知灼見,他們往往在退居二線的時候,無官一身輕而又還有話語權的時候大放異彩。
周正慶就是這樣,如果他還是證監會主席的話,第一,我們很難從他嘴里聽到對輿論的批評;第二,我們很難從他嘴里聽到如此具有針對性對策建議。所以,周正慶才會一針見血地指出,根據當前市場低迷的狀況,要拓寬合規資金的渠道,保持市場供應需求平衡,只有這樣,才能擴大直接融資比例。
經歷過文革的中國股民,想必不會忘記毛澤東他老人家的《矛盾論》,想必不會忘記矛盾有主次之分,想必不會忘記同樣的矛盾還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對照《矛盾論》,中國股市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主要矛盾就是擴大直接融資比例與大盤股發不出去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表現在資金供應不足以至于供需失衡,而所有這一切又都是市場低迷的結果,而不是市場低迷的原因。
對于眼下的中國資本市場,不同的參與者有不同的想法,投資者想掙錢,上市公司想圈錢,管理層想太平,決策層則想融資,誰的意志起決定作用?當然是決策層,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資本市場的表述就是最好的證明:“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其他要素市場。積極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擴大直接融資”。
擴大直接融資說的就是股市要擴容,企業要上市,有些人只看到直接融資比例從2001年的7.5%下降到2002年的4%再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6%,但是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中國股市正是從2001年的2245點被一路打壓到了2002年的1313點和今年的不到1400點。回避指數打壓在前、直接融資比例下降在后就是回避問題的實質,而造成指數如此巨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國有股減持以及由此引發的全流通憂慮,這應該就是周正慶所指“近年來一直擾亂投資者思想的一些錯誤輿論的誤導”,動不動就來個什么國有股減持新設想,動不動就來個全流通的大討論,動不動就想給中國股市的“萬惡之源”做什么外科手術,身在這種動蕩不安環境中的投資如何有恒心、信心和決心呢?盡管讓股市完善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客觀上制造恐慌氣氛也是不足取的,中國股市的結構性問題的解決是需要成本的,也是需要資金的,更是需要氛圍的,而這些都只有在牛市中才具備,在錯誤的時間討論正確的方案其結果和在正確的時間討論錯誤的方案是一樣的。2001年的國有股減持可以說是在一個正確的時間推出的錯誤方案,現在如果能推出什么方案的話,且不管方案正確與否,時機都是錯誤的,如果“條件不夠,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話,只可能錯上加錯,徹底推翻中國股市。
這難道是決策層、管理層、投資者愿意看到的情景嗎?
周正慶為股市振興支的招是實在的。
“首先就是擴大資金的供給,有了必要的充足的入市資金,必然會激活資本市場,否則就是無米之炊”。從根本上講,任何行情的產生都是供求關系變化的結果,現在資金面的緊張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客戶保證金只有3000多億元,不到高峰時的45%,而隨著保證金率的上調,金融機構普遍面臨資金缺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停止擴容,那么股指只有選擇向下平衡。既要上長江電力這樣的百億股又要維持市場穩定,就要開拓新的入市資金渠道,保險基金、社保基金以至于私募基金和QFII都應該是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其次要建立資本市場應急機制,這是資本市場長治久安的大計”。誰都知道,中國是個政策市,但是又有誰知道,現在這個政策市正面臨著政策調控失靈的尷尬。周正慶以美國“9·11”政府宏觀調控恢復投資者信心為例,批評簡單的強調“市場自由化”和“不干預政策的片面性”,在中國股市對政策“口惠而實不至”越來越不給面子的條件下,有效的有限干預不僅體現在政策層面上,更需要落實在資金層面。臺灣有國安基金,香港有政府貯備,它們都在市場出現非理性下跌或外力惡意沖擊情況時起到了進場護盤、穩定人心的作用,中國政府的“御林軍”又在哪里呢?沒有快速反應部隊,應急機制也就沒有保證。
“三是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指導思想,規范和監管是手段”。中國股市一直在規范和發展之間徘徊,官方更是模棱兩可,“在規范中發展,在發展中規范”的提法看似全面實際上是油滑,等于什么都沒說。是發展在前還是規范在先,在實際工作中指導思想是有巨大差異的。聯想到周正慶不久前對“監管、監管、再監管”的抨擊可以看出這位前主席的膽識的確過人,其實,如果強調規范在先,那么“超常規培育機構投資者”就不成立,機構投資者發展不起來,或者起不到投資的示范作用,那么就無助于改變中國散戶投資者為主的市場格局,一切都只是空談。
僅此三點,水皮愚見,周前主席抓住了證券市場的牛鼻子,希望周正慶的看法反映的是管理層的看法,而不是“不同政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