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晴雨表的作用,雖然是扭曲地發揮顯示作用但決不可能是不發揮作用。在經濟可望中長期持續增長的大潮中,中國股市最終將受到強烈的牽引。股市將面臨2年半熊市后的一輪新的大牛市,新一輪股市增長勢頭一旦形成,可望在一年內上漲高達60-100%
本報記者 聶志璽
放眼近期全球股市,由于美日經濟的復蘇,呈現普遍上漲態勢。美國、日本、香港股市更在十月份相繼創出近十六個月來的新高。唯有國內股市仍是跌跌不休,不僅同全球股市相背離,同在美、港上市中國公司股票相背離,也同今年我國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形勢相背離,完全失去了國民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一方面是股市跌勢不斷,投資者紛紛離場,另一方面卻是QFII熱情不情,瑞銀在3億美元的額度用完后還要再申請5億美元額,而且多數將繼續投入A股市場。正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赴考場”,中國股市這是怎么了?
股權分裂影響大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A股過去普遍定價過高,背負高市盈率的負擔,上漲困難。在封閉市場時代股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價格由資金決定,只要有資金流入,就能推高股價。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的逐步開放,股票的價值正在轉向由價值決定,以國外股市的市盈率為參照系,股票價格必然會向其價值回歸。
南方證券研究所研究員王義國認為:“在市場逐步開放的背景下,投資的行為會理性地趨向有中國背景的股票,尤其是H股和B股,目前只有15倍左右的市盈率,而同樣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成長,顯然比A股更具投資價值。現在看來,20倍市盈率是比較合適的。”
還有一些分析師認為,加入WTO后,盡管開放度越來越高,但A股市場仍然是個相對封閉的市場,QFII在總量上較兩市市值也還是非常小的比例,對市場的影響微不足道。今年經濟重返了高成長區,政策面上盡管有過規范措施,如整頓國債回購市場、券商不得挪用保證金、上市公司不得為母公司擔保等等,但這些政策影響的不是股市的整體,而且從長期看,是凈化和穩定市場的利好政策。真正造成國內股市下跌的因素還是來自股市自身。
海通證券研究所研究員陳崢嶸對記者說:“國內股市的下跌始于2001年6月14日后,所以一切問題的癥結也在于國有股全流通或以全流通為目標的國有股減持問題。這是A股市場最頭疼的問題,一天不解決,股市一天不能改變投機市的本質。股市理論上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它反映的是宏觀經濟的中長期走勢,短期內不一定吻合,相反受政策面影響更大,國有股流通問題就是最不確定的政策因素。而且這幾年熊市時市場擴容節奏沒把握好,一股獨大甚至是一股獨霸愈演愈烈,更加強了這種背離。”
經濟增長將引出大反轉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博士后、著名學者趙曉則從一般經濟學的角度討論目前非常難于理解的股市變化。他表示,對于影響股市走勢的因素,一般人會認為制度的因素是影響中國股市的最大因素。但是,制度風險其對股民心理的影響不應該是唯一的,它只是一個成本因素而已,我們還必須同時權衡其他的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中國經濟增長可能帶來的股市回報的上升可視為潛在的收益,比較制度風險(溢價)構成的成本與潛在回報形成的收益,并在合適的時點做投資選擇應該是可以想象的理性投擇戰略。
當前最大的制度風險是國有股減持的推出。股市所遭遇的制度風險從來都是存在的,但在不同價位應該說風險大不相同。隨著市場不斷地提前應變,事實上制度風險已經不斷地被消化、稀釋,目前的風險有可能已到達歷史最低點位。尤其是對于市場的戰略投資者來說,區區幾百點的價位事實上已屬于可以考慮戰略投資的價位了。
中國股市晴雨表的作用,雖然是扭曲地發揮顯示作用但決不可能是不發揮作用。在經濟可望中長期持續增長的大潮中,中國股市最終將受到強烈的牽引。趙曉認為,股市亦將面臨2年半熊市后的一輪新的大牛市,新一輪股市增長勢頭一旦形成,可望在一年內上漲高達60-100%。目前的股市低迷其實是“黎明前的黑暗”,隨時有可能出現反轉,迎來光明。
趙曉認為,對投資者來說,放棄股市投資固然可以避免國有股減持之類的大風險,卻要冒喪失年回報達100%收益的投資大風險。何者風險更大,是投資者必須從另一角度權衡的一道算術題。所以,宏觀經濟的增長必然會對股市產生波動效應。“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比較成本與收益,風險與風險之間后,市場也許會在某一個點位形成一個心理臨界線,一旦達到這個心理臨界線,由市場領導者啟動的一次大行情將出現,中國股市就將出現與中國經濟相一致的大牛市的反轉。”
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