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再融資上市公司數量、金額急劇上升;另一方面,募集資金用途頻頻變更、大量閑置。市場人士呼吁--
本報記者閻岳
上市公司資本資源利用率低下已成為我國證券市場日益突出的現象。一邊是大量的公
司IPO和再融資,一邊是募集資金大量閑置和頻頻變更募集資金投向。“機制因素是導致上市公司資本資源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一位資深市場分析人士指出。
近期再融資上市公司的數量和金額都相當巨大,如招商銀行擬發行100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宏源證券增發不超過1.2億股等。與之相對應的是,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大量閑置或變更募資投向的公告頻頻現身。截至目前,9月份已有8家公司發布了改變募集資金用途的公告。如安泰集團準備將募集資金的七成變更投向,涉及募集資金近2.5億元(占募集資金凈額的72.18%的募資項目——中外合資年產1萬噸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項目和回轉窯綜合節能技術改造項目被中止)。而6月18日才上市的三友化工也在9月10公告稱,授權董事會利用暫時閑置的募集資金約2億元(上市實際募集資金5.77億元)開展國債投資。
這位分析人士認為,雖說股票發行上市的管理已從“審批制”改為“核準制”,但仍帶有濃厚的審批色彩,這是導致上市公司資本資源利用率低下的機制根源。首先,企業申請股票首次發行上市甚至再融資所花費的時間十分漫長。上市公司從項目的確立、上報、到融資獲批,期間要耗費的時間是上市公司難以掌握的。應該說,大部分上市公司在確定募資項目時是經過審慎論證的,但等到融資請求獲批以后,或時不我待,企業已用其他來源的資金進行了投資,或市場情況已經發生逆轉,原定項目投資價值已大大減小,上市公司不得不更改原定募資用途。其次,由于考慮到申請股票發行的時間成本,有的上市公司索性先申請融資再找投資項目,而將募資項目的可行性報告變成了“可批性報告”,待融資實現后,再變更為當前想投入的項目。
上述現象也是造成一些上市公司大量募集資金閑置、只好存銀行和用于委托理財的原因之一。2002年,在1224家上市公司中,有71家上市公司資金用于委托理財;217個募股項目被上市公司變更資金用途;上市公司閑置資金合計超過3000億元(募集資金及自有資金),其中存入銀行資金超過1億元的上市公司就有811家。解讀這組數據,可以認定,上市公司資本資源的浪費現象是相當嚴重的。一位投資者的話道出了其中的憤慨:“與其讓它(上市公司)去委托理財,還不如我自己投資或直接委托理財呢!”
這位人士還認為,大部分上市公司缺乏核心競爭能力,也是造成資本資源利用率低下的原因之一。該人士認為,監管部門已經注意到了這些現象,在強化變更募集資金用途的信息披露方面對上市公司作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但要從源頭上治理資本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恐怕還要加速制度創新。
|